但在沈墨的感知中,这口大缸却散发着一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极其隐晦的能量波动。这波动并非源于水脉,也非星力,而是一种……机械与星辰混合的奇异感觉。
他仔细检查大缸,外表并无异常。他尝试着,将一丝星力注入缸体。
“咔哒。”
一声极轻微的机括转动声从缸底传来!
沈墨目光一凝,小心地移开大缸(其重量远超寻常,显然内有乾坤),露出了下方一块略显松动的青石板。他撬开石板,下面是一个浅坑,坑中静静地躺着一个一尺见方的紫檀木匣。
木匣上没有锁,只有表面阴刻着一副简单的北斗七星图。
沈墨心中有所预感,他伸出手指,依照北斗七星的方位,依次轻轻点过那七颗星刻。
“嗡……”
木匣内部传来低沉的共鸣,盒盖自动向上弹开一条缝隙。
匣内没有耀眼的宝光,只有一本纸张泛黄、线装的手抄册子,以及一个巴掌大小、结构极其精巧复杂的青铜制微型浑天仪模型。
册子的封面上,用工整的楷书写着:《灵台秘苑补遗·水运星图针晷说》
沈墨拿起册子,轻轻翻开。里面的字迹与“天工遗训”不同,更加秀丽工整,像是明代馆阁体的风格。内容并非修炼法门,而是详细记述了一种利用水力驱动,结合星图与晷针,用于测算特定星辰方位与地脉水脉耦合点的精密仪器——“水运星图针晷”的制作原理、使用方法,以及……一些观测记录。
而在最后几页,绘制着一幅熟悉的星图——正是铜质罗盘上紫禁城微缩图的简化版,但其中明确标注出了奉先殿与浴德堂这两个节点,并用虚线连接,旁边注有一行小字:
“地水相济,星桥暗度,以镇幽壤。然星桥脆弱,需时校准,尤忌阴秽侵扰。”
星桥!
沈墨瞬间明白了!奉先殿的地脉节点与浴德堂的水脉节点,通过某种无形的能量联系,构成了一座“星桥”!这座星桥,是“九幽玺”封印体系在紫禁城内部的重要支撑结构之一!其作用是稳定地水能量,强化镇压效果。
而“需时校准”,说明这座星桥并非一劳永逸,需要定期维护。 “尤忌阴秽侵扰”,则直接点出了威胁——无论是“索影者”的“影噬”之力,还是景山泄露的怨念戾气,都属于“阴秽”,都可能破坏这座脆弱的星桥!
他拿起那个青铜浑天仪模型。模型虽小,但行星齿轮、窥管、刻度环一应俱全,核心处甚至镶嵌着一粒微小的、散发着星辉的宝石碎屑。当他将一丝星力注入其中时,模型上的星辰竟然自行缓缓转动起来,与天穹之上的真实星辰隐隐对应!
这不仅仅是一个模型,更是一个微型的、用于校准“星桥”的便携式星图推算仪!
放下册子与模型,沈墨心中波澜起伏。意外的发现,为他揭示了“九幽玺”封印体系在紫禁城内部的运作机理的一角。地脉与水脉节点构成的“星桥”,如同巨大封印伸入城内的“锚点”,既汲取能量,也提供稳定。
维护这些“星桥”,或许就是他这个“星槎”传人,在应对“九幽玺”危机中,能够切实着手的第一步!
同时,他也意识到,发送匿名警告的人,或许并非敌人。对方提及“地脉异动”,可能正是察觉到了他探查奉先殿节点的行为。而“影噬将临”,则明确指出了“星桥”面临的直接威胁。
他小心地将册子与青铜模型收好,将青花大缸与青石板恢复原状。
走出浴德堂,阳光正好。沈墨抬头,望向巍峨的宫墙与蓝天,目光却仿佛穿透了这些表象,看到了其下那由地脉、水脉、“星桥”与“星槎”网络共同构成的、无声运转了数百年的庞大能量体系。
守护这片宫阙,远比想象中更加复杂与艰难。
而他,已然成为了这守护体系中,新的一员,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喜欢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