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薰殿的朱漆大门推开时,一股比斋宫更浓郁的潮湿气息扑面而来,混着殿内久存的书卷霉味,在鼻尖萦绕不散。这座位于外朝西路的殿宇,比斋宫更显僻静,殿外石阶上生着几簇淡绿色的苔藓,阳光落在上面,泛着湿润的光泽 —— 这里的水脉之气,比预想中更盛。
“南薰殿以前是存放历代帝王画像的地方,后来画像移到其他馆阁,这里就主要用来存放一些与礼制相关的旧档。” 董雅南边走边介绍,指尖拂过殿内靠墙的木架,上面堆叠着捆扎整齐的蓝布封皮档案,“水脉节点应该在殿内东侧,靠近窗户的位置,那里通风好,水脉精气不容易淤积。”
沈墨点点头,目光扫过殿内。与斋宫的肃穆不同,南薰殿更显质朴,墙壁上还残留着当年悬挂画像的挂钩痕迹,木质窗棂的雕花虽有磨损,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致。他走到东侧窗边,停下脚步 —— 脚下的青石板比其他地方更凉,甚至能隐约感觉到一丝微弱的水汽从石缝中渗出,这正是水脉节点的特征。
他放下背包,取出铜质罗盘。罗盘刚接触地面,指针就开始快速转动,最终稳稳指向斋宫的方向,青铜烙印泛着温润的蓝光,与空气中的水脉之气产生了清晰的共鸣。“星桥的连接很稳定,从罗盘反应看,水脉节点的能量比斋宫的地脉更活跃。”
董雅南走到他身边,将定魂钟放在罗盘旁,钟体轻轻震颤,一道淡金色的光纹扩散开来,笼罩住两人周围的区域:“先感应一下水脉内部的情况,之前斋宫发现了‘影’气残留,这里说不定也有隐患。”
沈墨盘膝坐下,深吸一口气。与探查斋宫地脉时不同,这次他没有急着调动星力,而是先闭上眼,让指尖轻轻贴在青石板上,用最纯粹的感知去触碰那股潜藏的水脉精气。
起初,是冰凉的湿润感,像是把手伸进了深井里,带着水特有的柔和。接着,他能 “感觉到” 一股清澈的水蓝色能量在石板下流动,顺着无形的星桥,与斋宫的淡金色地脉之气遥遥呼应 —— 这是星桥正常运转的状态,能量流转顺畅,没有滞涩。
可就在他的感知向水脉深处探去时,忽然触碰到一丝异样 —— 不是 “影” 气那种阴冷的黏腻感,而是一种极细的、带着土灰色的 “杂质”,混杂在水蓝色的精气中,像是水流里的沙尘,不仔细分辨根本察觉不到。
“有发现吗?” 董雅南的声音很轻,目光落在沈墨微微蹙起的眉头上。
沈墨睁开眼,指尖还残留着那丝 “杂质” 带来的滞涩感:“水脉里有奇怪的杂质,不是‘影’气,更像是…… 被污染的地脉碎屑。” 他顿了顿,再次闭上眼,这次调动了一丝星力,裹着感知向那丝杂质探去,“这些杂质在缓慢消耗水脉精气,虽然影响不大,但长期下去,会让星桥的能量变得浑浊。”
董雅南蹲下身,从布包里取出一个小巧的琉璃瓶,倒出一点透明的液体,滴在青石板上。液体接触石板的瞬间,竟顺着石缝渗了进去,片刻后,石板上渗出的水汽明显变得清澈了几分。“这是‘净脉露’,能暂时净化水脉里的杂质。不过要彻底清除,得找到杂质的来源。”
她指着罗盘上的青铜烙印:“姑祖母说过,‘地脉之核’苏醒前,地脉和水脉会出现异常,比如出现这种不明杂质,这是‘九幽玺’的能量开始渗透到周围地脉的征兆。”
沈墨心中一沉。他想起玄枢说的 “三日之期”,若这些杂质是 “九幽玺” 苏醒的征兆,那留给他们的时间,或许比预想中更少。他接过董雅南递来的 “净脉露”,将液体均匀地倒在水脉节点周围的石缝里,看着液体缓缓渗入,空气中的水脉之气果然变得更清新了几分。
“我再试试能不能顺着杂质找到来源。” 沈墨再次闭上眼,这次他将星力与青铜烙印的共鸣结合,让感知顺着水脉精气流动的方向,向杂质的源头探去。
感知穿过石板,顺着水脉向下游走。水蓝色的精气如同河流般奔腾,那些土灰色的杂质如同漂浮的沙尘,顺着水流缓缓移动,最终汇聚向一个方向 —— 不是景山,而是更远处的御河!
“杂质的源头在御河方向。” 沈墨睁开眼,语气带着一丝惊讶,“不是从景山过来的,是从御河的水脉支流渗进来的。”
董雅南也有些意外:“御河是紫禁城的主要水系之一,连接着城外的河流,要是御河的水脉被污染,不仅南薰殿的星桥会受影响,其他与水脉相关的节点也可能遭殃。” 她走到窗边,看向殿外远处的御河方向,“看来得去御河沿岸看看,找到杂质的具体来源,不然光净化南薰殿的水脉,治标不治本。”
沈墨点点头,收起罗盘。刚站起身,他忽然察觉到一丝异样 —— 殿外传来一阵极轻的脚步声,不是游客的喧闹,而是带着刻意放轻的谨慎,像是有人在殿外徘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