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韵堂窗台上的桃核苗已长到三尺高,枝桠间的旧桃核壳终于脱落,新抽的嫩枝上缀着六片鲜绿的叶子,风一吹就轻轻摇晃,像在跟桌角的龙泉井水打招呼。沈墨正用软布擦拭探淤杖的铜头,指尖刚触到杖尖的水波纹,怀中的星槎引突然泛起清亮的蓝光 —— 比龙泉寺泉枢的蓝光更透亮,带着 “镜面反射” 的细碎光泽,直直指向城南的陶然亭,与上一章结尾感知到的 “水镜台倒影模糊” 完全对应。
“陶然亭的管理员张叔一早发来照片,水镜台的‘镜心池’彻底没了倒影,水面蒙着一层灰雾,连池边的垂柳都照不清轮廓,底下的荷花池也快干了,荷叶都蔫成了卷儿。” 董雅南推门进来,手中的平板电脑里存着对比图 —— 左边是往年的水镜台,镜心池像块完整的蓝宝石,能清晰映出亭顶的飞檐;右边是现在的样子,水面浑浊,灰雾像薄纱裹着池面,“张叔说,这水镜台是清代天工坊造的‘双水脉台’,镜心池连龙泉寺的泉脉,荷花池连永定河的支流,现在双脉都堵了,周边的居民连晨练都少了 —— 以前大家都爱来这儿看倒影、喂锦鲤,现在池里的锦鲤都躲在石缝里不出来。”
董晓背着监测包跑进来,包侧挂着新领的 “水脉纯度仪”,屏幕还亮着开机界面:“沈哥!我昨晚查了陶然亭的档案,水镜台的镜心池底下有个‘镜枢盘’,是青铜做的,刻着‘水映天’的符文,能让水面变平、倒影变清,要是枢盘被堵了,水面就会起雾!我还练了怎么用纯度仪测水质 —— 数值超过 80 就是清的,低于 50 就浑,对吧?”
沈墨笑着点头,将净脉露(加了荷花粉的改良版,更适配水生脉气)、通泉符(新晒的桑皮纸,浸过龙泉井水)、青铜小钩(用来勾出池底的枯枝)和吸水棉垫(铺在池边防泥沙滑进池里)装进背包。三人驱车向陶然亭出发,车窗外的街景渐渐从写字楼变成公园绿地,快到南门时,远远就看到水镜台的汉白玉栏杆 —— 原本该映着蓝天的镜心池,此刻像块蒙了灰的玻璃,连亭顶的影子都散成了碎片。
张叔已在水镜台旁等候,他穿着藏蓝色的管理员制服,手中握着一把长杆捞网,网兜里还装着几片枯黄的荷叶:“三位可算来了!镜心池的水昨天又浑了一层,我用捞网捞了半天,只捞到些枯枝败叶,底下的泥太深,不敢下去。老辈人传下来的话,‘水镜清,陶然宁’,这池要是一直浑着,冬天连冰都结不结实,来年荷花更没法种了。”
跟着张叔走到镜心池边,汉白玉栏杆上还留着往年游客拍照的痕迹,只是现在没人靠近 —— 池面的灰雾泛着淡淡的凉意,用手掬起一点水,能感觉到指尖沾着细小的颗粒,像未溶解的沙尘。董晓立刻掏出水脉纯度仪,将探头伸进池里,屏幕数值很快跳出来:“沈哥!纯度只有 35%!浑得厉害!镜枢盘肯定被泥沙和枯枝堵死了!”
沈墨蹲在池边,将地灵石贴在汉白玉栏杆上,金色光纹顺着栏杆蔓延,穿过池底的淤泥,在地下三尺处勾勒出镜枢盘的轮廓 —— 是一个直径三尺的圆形青铜盘,盘上的 “水映天” 符文大半被泥沙覆盖,还有几根枯枝缠在枢盘的铜枝上,像给枢盘戴了顶乱蓬蓬的帽子,符文间的蓝光微弱得几乎看不见。
“得先抽掉镜心池的部分水,露出枢盘再清理,不然泥沙会一直往下滑,越清越浑。” 沈墨取出折叠式抽水泵,“张叔,麻烦您找根水管,把水抽到旁边的荷花池里,既能减少镜心池的水量,又能给荷花池补点水;董雅南,你用探淤杖稳住池底的水脉,别让抽水时的水流冲散更多泥沙;董晓,你帮我铺吸水棉垫,把池边的泥土挡在垫外,别掉进池里。”
张叔很快找来水管,抽水泵启动后,镜心池的水位慢慢下降,池底的淤泥渐渐显露 —— 黑色的淤泥里混着枯枝、塑料袋碎片,还有几枚游客掉落的硬币,离枢盘越近,枯枝越多,像一圈杂乱的栅栏围着枢盘。董晓蹲在池边,用青铜小钩小心地勾出枯枝,每勾一根都要放进旁边的垃圾袋:“沈哥!枢盘露出来了!上面的符文还能看清一点,‘水映天’的‘天’字旁边缠着好多细沙,得用软毛刷慢慢扫!”
沈墨踩着铺在淤泥上的木板,走到枢盘旁 —— 青铜盘上的符文蒙着一层厚沙,用手指轻轻一擦,能看到底下鲜亮的铜色。他取出浸过净脉露的软毛刷,顺着符文的纹路轻轻扫过,细沙像被风吹走的尘埃,纷纷落在吸水棉垫上,董雅南则用探淤杖的蓝光护住扫下来的细沙,防止它们重新飘回枢盘:“小心点,枢盘边缘有个小裂纹,别让毛刷勾到,不然会漏进水脉管里。”
董晓凑过来一看,果然,枢盘西侧有个半寸长的裂纹,裂纹里还嵌着细小的碎石:“沈哥!用枢管膏补吧!上次补龙泉寺的枢管就用的这个,能粘住还不影响符文!” 她从背包里掏出枢管膏,挤在小瓷碟里,用竹片蘸取少许,递到沈墨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