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韵堂窗台上的桃核苗,小桃子已长到乒乓球大小,淡绿色的果皮上渐渐透出粉晕,像小姑娘脸上的腮红。沈墨正用软尺量果实的周长,指尖刚绕完一圈,怀中的星槎引突然泛起灵动的双色光 —— 淡蓝色的水脉光裹着淡金色的地脉光,像什刹海面上的波光,稳稳指向城中的什刹海,与北海守塔人赵师傅说的 “海眼水位降得快,荷花池枯了一半,连湖边的柳树都蔫了” 完全对应。
“什刹海的守海人老郑发来视频,海眼旁的‘观海亭’下,湖水都露出泥底了,往年这时候能没过膝盖,现在只能没过脚踝,湖边的老住户都在说‘海眼不冒水了’。” 董雅南推门进来,手中的平板电脑播放着画面:观海亭下的湖底布满干裂的纹路,几株枯萎的荷花杆斜插在泥里,远处的水面缩成一圈,像块缩小的镜子,“用探淤杖测了,海眼的‘枢芯’能量指数只有 30%,水下的淤塞物肯定堵到枢芯了 —— 这海眼是元代天工坊凿的‘地脉水眼’,枢芯连白塔的塔枢石,海眼一堵,白塔的地脉气也会弱,连周边的地下水都跟着降。”
董晓背着监测包跑进来,包侧挂着新准备的水下工具:防水探照灯(续航久,水下亮度高)、潜水铲(铲头带齿,挖水下淤塞物)、海枢膏(董氏隐脉用海水晶混合玉泉山活水熬的,修复水眼枢芯),探水勺的木柄还缠了圈防滑绳,说是 “水下握得稳”:“沈哥!我昨晚把《地脉水眼考》背熟了!什刹海眼的枢芯是‘青铜海眼珠’,藏在水下三尺的石龛里,珠上刻着‘水通地脉’的符文,能引地下水往上冒,要是珠被堵了,海眼就成了‘死眼’!我还练了水下憋气 —— 能憋一分半钟,虽然下不去太深,但能帮您递工具,对吧?”
沈墨笑着把软尺放进抽屉,将净脉砂(细磨至粉末状,水下易扩散)、通海符(用麻布浸过什刹海水,绘有水脉符文)、水下温度计(测水温,低于 15℃会影响枢芯活性)和潜水服(董氏隐脉特制的,轻便且防水)装进背包。三人驱车向什刹海出发,车窗外的街景从胡同渐变成湖边步道,快到观海亭时,远远就看到裸露的湖底 —— 黄褐色的淤泥在阳光下泛着干硬的光,与远处还剩的一小片湖水形成刺眼的对比。
守海人老郑已在观海亭旁等候,他穿着深蓝色的防水裤,手中握着一根长杆测水杆,杆身上的刻度还沾着淤泥:“三位可算来了!这海眼昨天又降了半尺,我用测水杆探了,最深的地方也只有两尺,再降下去,连湖底的鱼都得干死。老辈人传下来的话,‘海眼冒,什刹闹’,这海眼要是真干了,湖边的茶馆、酒肆都得关门,连夏天的荷花节都办不成了。”
跟着老郑走到观海亭下,沈墨蹲下身,指尖抚过湖底的淤泥 —— 泥块坚硬,一捏就碎,混着细小的碎石和枯枝,还有几枚游客掉落的硬币嵌在泥里。董晓立刻掏出水下温度计,将探头插进泥旁仅剩的浅水里,数值很快跳出来:“沈哥!水温只有 13℃!低于枢芯需要的 15℃!得先想办法升温,不然修好了也难激活!”
沈墨取出地灵石,贴在观海亭的石柱上,金色光纹顺着石柱蔓延,穿过浅水区,在水下三尺处勾勒出海眼枢芯的轮廓 —— 石龛里的青铜海眼珠泛着暗淡的光,珠身缠着厚厚的淤塞物,像裹了层黑泥的珠子,连刻着 “水通地脉” 的符文都看不见,只有微弱的蓝光从淤塞物缝隙中透出,像快熄灭的萤火虫。
“得先抽掉浅水区的水,露出石龛再清理,不然水下操作看不清,还容易让淤塞物散得更开。” 沈墨取出折叠式抽水泵,“老郑,麻烦您找几根长水管,把水引到远处的积水区;董雅南,你用探淤杖稳住水下的水脉气,别让抽水时的水流冲坏石龛;董晓,你帮我铺防水布,把抽干的区域围起来,防止泥沙掉进石龛。”
老郑很快找来水管,抽水泵启动后,浅水区的水位慢慢下降,石龛渐渐显露 —— 半尺见方的石龛里,青铜海眼珠被淤塞物裹得严严实实,淤塞物里混着枯枝、塑料袋碎片,还有一层黑色的影气余烬,像沥青一样粘在珠身上。董晓蹲在石龛旁,用潜水铲小心地挖开表面的淤塞物,每挖一下都要确认没碰到海眼珠:“沈哥!淤塞物好硬!里面还有小石子,得用潜水铲的齿一点点抠!”
沈墨接过潜水铲,铲头轻轻抵住淤塞物 —— 硬壳下的淤塞物其实是湿泥混合影气余烬形成的,用铲齿一撬就能裂开。他顺着裂缝慢慢挖开,黑色的影气余烬随着湿泥脱落,董雅南立刻用吸水棉接住,防止余烬掉进石龛缝隙:“小心珠身的符文!别用铲齿刮到,青铜珠的符文薄,一刮就掉。”
清理到一半时,董晓突然 “呀” 了一声:“沈哥!海眼珠上有裂纹!在‘水’字符文旁边,得用海枢膏补,不然激活后会漏水!” 众人凑过去看,果然,珠身靠近石龛的位置有一道半寸长的细裂纹,裂纹里还嵌着细小的泥粒,像眼里进了沙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