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被孩子们拉着,教他们认符文的样子,她用树枝在地上画着 “稳脉平波” 的符文,“这个符文是汇水湾缓冲石上的,能让水不晃,你们看,就像这样 ——” 她边说边比划,孩子们学得认真,小脸上满是好奇。
沈墨坐在石凳上,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心里突然明白了 “导流枢” 的真正意义 —— 它从来不是冰冷的青铜、石头、符文,而是这些鲜活的人,这些热气腾腾的生活,是玉米饼的香甜,是泉水白菜的清爽,是孩子们的笑声,是老人们的笑容。地脉守护,守护的不是地脉本身,而是依赖地脉生活的人们,是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烟火气。
夕阳西下,丰收宴渐渐接近尾声。村民们开始收拾东西,但脸上的笑容依旧灿烂。老鲁给沈墨三人装了满满一袋玉米饼和玉米粉,“带回去慢慢吃,不够了再跟我说,我再给你们磨!” 老周则送了他们三个新编的芦苇筐,“这个筐子结实,能装东西,以后去修复节点,还能用来装工具。” 老何则装了一坛泉水,“这是水源泉的水,带回去泡茶,比城里的矿泉水好喝。”
三人提着村民们送的礼物,踏上了回家的路。夕阳为通济渠镀上一层金红,渠水泛着金光,蓄脉库的水泛着淡蓝光,青苇荡的芦苇在风中轻轻晃动,像在挥手告别。董晓坐在自行车后座,手里拿着风车,风车在风中转着,映着夕阳的光,“沈哥,今天真开心,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热闹的丰收宴,以后我们还要来!”
“会的。” 沈墨笑着说,“以后每年丰收,我们都来,看看大家的日子,看看我们修的节点,看看这片土地的生机。”
董雅南看着相机里的照片,“这些照片我要好好整理,做成相册,放在斫韵堂,以后看到就能想起今天的热闹。”
回到斫韵堂时,夜色已经降临。沈墨把村民们送的玉米饼和玉米粉放进厨房,把芦苇筐放在窗台上,把泉水坛放在工作台旁。脉气灯碎片的七彩光落在这些礼物上,像是给它们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窗台上的桃核苗,枝头的果子已经被董晓摘了下来,放在盘子里,散发着清甜的果香。
三人坐在工作台旁,剥着老周送的莲蓬,聊着丰收宴上的趣事。董晓说下次要学做小米粥,董雅南说要把照片洗出来贴满墙,沈墨则说要把村民们的故事写进修复记录里,让更多人知道,地脉守护背后,有这么多可爱的人。
夜色渐深,斫韵堂的灯光依旧明亮。脉气灯碎片的七彩光渐渐柔和,与窗外的月光交织在一起,落在通济渠与玉河故道的地图上。沈墨知道,第三卷《导流枢》的故事,已经接近圆满的收尾 —— 从通济渠的水源泉到玉河故道的尾水闸,从青苇荡的芦枢丛到汇水湾的缓冲石,每一个节点都已激活,每一条水脉都已连通,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因地脉的生机而变得更好。
但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地脉的生机还在流淌,人们的守护还在继续,沈墨、董雅南、董晓也会带着这份初心,继续走下去,守护更多的地脉,唤醒更多的河道,让更多的土地焕发生机,让更多的人们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
脉气灯碎片的七彩光,在夜色中轻轻闪烁,像是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希望与未来,也像是在期待着下一次的守护之旅。
喜欢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