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您这浮漂怎么不动啊?”
一个清脆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打断了陈守义的思绪。他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着蓝色校服的少年站在那里,背着一个红色的双肩包,包上还挂着一个小小的卡通玩偶。少年手里攥着一根塑料鱼竿,线轴上的尼龙线缠得像一团乱麻,怎么解都解不开,脸上满是着急和沮丧。
陈守义仔细看了看这个少年,觉得有些眼熟,想了一会儿才记起来,前两天他也在江湾见过这个孩子,当时孩子就蹲在不远处的岸边,手里拿着同样的塑料鱼竿,半天没钓上一条鱼,最后还因为线缠在一起,气得差点把鱼竿扔了。看这样子,这孩子应该是个钓鱼新手,对钓鱼一窍不通。
“你这铅坠太沉了,” 陈守义指了指少年鱼竿上的铅坠,耐心地解释道,“江里的水流比池塘里急,你这铅坠这么沉,虽然能让鱼钩沉到水底,可水流会把鱼钩冲跑,鱼根本找不到你的钩,怎么会咬钩呢?”
少年听了陈守义的话,恍然大悟,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爷爷,我之前都不知道这些,我看别人钓鱼都是这么弄的,就跟着学了。”
陈守义笑了笑,从钓包里拿出一卷细铅丝,递给少年:“来,我教你调漂。你先把浮漂往上挪一点,然后剪一点铅丝,缠在鱼线上,再把鱼钩抛进水里,看看浮漂露出水面几目。一般来说,像这种江里钓鱼,浮漂露出水面两三目是最好的,这样既能保证鱼钩沉到水底,又能让浮漂很灵敏,鱼一咬钩,浮漂马上就会有反应。”
少年接过铅丝,眼睛亮晶晶的,认真地听着陈守义的讲解,时不时地点点头,像个认真听讲的学生。陈守义看着少年的样子,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小时候。那时候儿子也像这个少年一样,对什么都充满好奇,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追着他问个不停。如今儿子已经长大了,在外地上班,很少回家,每次想起儿子,陈守义的心里都会有些失落。
“爷爷,那钓位是不是也很重要啊?我看您一直坐在这个地方,是不是这里的鱼比较多?” 少年一边按照陈守义教的方法调整浮漂,一边好奇地问道。
“当然重要了,钓鱼选对钓位,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陈守义指着自己面前的洄湾处,对少年说,“你看这里,水流比较慢,水里的食物不容易被冲走,鱼就喜欢来这里觅食。而且水下还有一片芦苇丛,鱼可以在里面躲避天敌,所以这里的鱼比较多。像你之前蹲的那个地方,水流比较急,食物留不住,鱼很少会去那里。”
少年顺着陈守义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水下有一片芦苇丛,只是因为水有些深,看得不是很清楚。“爷爷,您真厉害,连这些都知道。” 少年忍不住称赞道,眼里满是崇拜。
陈守义笑了笑,又从钓包里掏出一块小小的磨刀石,递给少年:“你再看看你的鱼钩,钩尖都钝了,就算有鱼咬钩,也很容易脱钩。你用这个磨刀石把钩尖磨锋利点,磨刀的时候要注意,力度要均匀,不能太用力,不然会把鱼钩磨坏的。磨钩跟做事一样,都得细致,不能马虎。”
少年接过磨刀石,小心翼翼地开始磨鱼钩。他的动作很生疏,磨了一会儿,就觉得手酸了,可还是坚持着。陈守义在一旁看着,时不时地提点他几句:“磨的时候要顺着鱼钩的弧度磨,不要来回磨,这样磨出来的钩尖才锋利。”“再磨轻点,你看,钩尖都快被你磨平了。”
在少年磨鱼钩的时候,陈守义也没闲着,他从铁盒里拿出一条蚯蚓,用手指轻轻捏着,把蚯蚓挂在鱼钩上。挂蚯蚓也是个技术活,要把蚯蚓的身体均匀地缠绕在鱼钩上,不能让蚯蚓掉下来,同时还要保证蚯蚓是活的,这样才能吸引鱼过来。陈守义的动作很熟练,没一会儿就把蚯蚓挂好了,然后轻轻一抛,鱼钩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准确地落入他之前打窝的地方,浮漂稳稳地立在水面上,露出两目多一点。
没一会儿,浮漂就轻轻往下点了点,像是有鱼在试探。陈守义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浮漂,手指搭在鱼竿上,随时准备提竿。少年也停下了手里的活,好奇地看着陈守义的浮漂,大气都不敢喘。
又过了几秒钟,浮漂突然往下沉了半目,然后又迅速往上顶了一下。“就是现在!” 陈守义心里默念一声,手腕轻轻一扬,鱼竿瞬间弯成了一道漂亮的弧线,鱼线在水面上划出细碎的水花,发出 “嗖嗖” 的声音。
喜欢江湾钓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江湾钓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