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接过短竿,小心翼翼地把鱼钩放进冰窟窿里。红虫在水里扭动着,很快就吸引了小鱼的注意。他按照李师傅教的方法,把浮漂调整到刚好露出水面一目,然后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浮漂。陈守义站在他身边,帮他扶着竿子,生怕他不小心把竿子掉进冰窟窿里。
没过多久,浮漂轻轻动了一下。小满心里一紧,手指下意识地握紧了竿柄。又过了几秒钟,浮漂猛地往下一沉,瞬间没入水中。“提竿!” 李师傅大喊一声。
小满反应迅速,双手握着竿子,轻轻往上一扬 —— 鱼竿弯了一个小小的弧度,一条银闪闪的鲫鱼被钓了上来,尾巴还在不停摆动,溅起的水花落在冰面上,瞬间结成了小冰粒。“我钓上鱼了!爷爷,李爷爷,我冰钓钓上鱼了!” 小满高兴得跳起来,差点滑倒,陈守义赶紧扶住他。
李师傅笑着递过抄网:“好样的!第一条冰钓的鱼要留着,这叫‘开竿鱼’,能带来好运气。” 小满小心翼翼地把鲫鱼放进自己带来的小水桶里,桶里早就放好了带冰碴的江水,鲫鱼进去后,很快就欢快地游了起来。
陈守义也在旁边凿了个冰窟窿,挂好红虫下钩。他的动作比小满熟练很多,没一会儿就钓上了一条鲫鱼。三人坐在冰面上,头灯的光交织在一起,映着冰窟窿里的江水,像三颗温暖的星星落在江湾的寒冬里。
“李爷爷,您冬天经常来冰钓吗?” 小满一边挂红虫,一边问道,手里的速写本还放在腿上,偶尔会画几笔眼前的场景。
“是啊,冬天没事干,来冰钓既能打发时间,又能钓点新鲜鱼,给家里添道菜。” 李师傅钓上一条鲫鱼,放进桶里,“以前江湾冬天没这么多人来冰钓,自从你和你爷爷来了之后,好多人都跟着学,现在每到周末,这浅滩区都能看到不少钓手。”
陈守义听着,心里泛起一阵暖意。他想起自己刚退休时,每天一个人来江湾钓鱼,那时候的江湾冬天总是冷冷清清的,如今因为他和小满,江湾变得热闹起来,还多了这么多一起钓鱼的朋友,这份热闹,比钓上多少鱼都让他开心。
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远处的天际线泛出淡淡的橘红,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冰面上,反射出刺眼的光。三人的水桶里都装满了鲫鱼,小满的速写本上也画满了冰钓的场景,有凿冰的李师傅,有钓上鱼的自己,还有站在冰面上微笑的陈守义。
“时间不早了,咱们该回去了,不然冰面化了,路就不好走了。” 陈守义看了看手表,已经快十点了,说道。
李师傅和小满点点头,开始收拾钓具。小满把自己钓的鲫鱼分了一半给李师傅:“李爷爷,您教我冰钓,这些鱼您拿回去尝尝,就当我谢谢您了。”
“不用不用,你自己留着吃,你第一次冰钓就钓这么多,不容易。” 李师傅推辞道。
“李爷爷,您就收下吧,不然我该不高兴了。” 小满把鱼桶往李师傅身边推了推,眼神格外坚定。
李师傅拗不过小满,只好收下,笑着说:“那我就不客气了,晚上我做个红烧鲫鱼,给你们送点过去。”
三人背着钓包,提着鱼桶,慢慢往家走。雪地上留下三串长长的脚印,像三条通往温暖的小路。小满走在中间,一边走一边跟陈守义和李师傅讲自己画的速写,还说要把这些画整理成一本 “江湾钓鱼画册”,等以后给孩子们看;陈守义和李师傅走在两边,听着少年的话,时不时笑着点头,寒风虽然刺骨,心里却满是温暖。
回到家,老伴已经做好了午饭,桌子上摆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和几道菜。“回来了?赶紧洗手吃饭,饺子刚出锅,还热着呢。” 老伴笑着接过陈守义手里的鱼桶,“今天冰钓收获不少啊,晚上给你们做个鲫鱼汤,补补身子。”
陈守义洗手坐下,吃着热乎乎的饺子,心里满是满足。小满坐在他旁边,一边吃饺子,一边给老伴讲今天冰钓的趣事,从凿冰窟窿到钓上第一条鱼,每一个细节都讲得很仔细,还拿出速写本给老伴看自己画的画。
“小满画得真好,” 老伴看着速写本,忍不住称赞道,“等过几天,咱们把这些画贴在墙上,让大家都看看咱们江湾的钓鱼故事。”
吃完饭,陈守义坐在沙发上休息,小满则在房间里整理自己的速写本,还在每幅画下面写上了钓鱼的时间和技巧。陈守义看着少年认真的样子,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老战友老张 —— 要是老张还在,肯定会喜欢这个喜欢钓鱼又喜欢画画的孩子,说不定还会跟他一起探讨钓鱼技巧,一起画江湾的风景。
正想着,门铃突然响了。陈守义起身去开门,门外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 头发花白,穿着件军绿色的外套,手里提着一个帆布包,脸上带着熟悉的笑容。
“守义,好久不见!”
陈守义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眼里瞬间泛起了泪光:“老张!你怎么回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江湾钓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江湾钓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