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正是陈守义的老战友老张。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拍着彼此的后背,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小满听到声音,从房间里跑出来,看到眼前的场景,虽然不认识老张,却也能感受到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这是你孙子?” 老张松开陈守义,看着小满,笑着问道。
“不是,是邻居家的孩子,叫小满,跟我一起钓鱼的小徒弟。” 陈守义擦了擦眼泪,笑着说,“小满,快叫张爷爷。”
“张爷爷好!” 小满礼貌地喊道,眼睛里满是好奇 —— 他终于见到了爷爷经常提起的张爷爷,那个和爷爷一起在部队钓鱼的老战友。
老张走进屋里,把帆布包放在桌子上,打开一看,里面装着几包茶叶和一些土特产:“这是我从外地带来的,给你和嫂子尝尝。我这次回来,是想在老家住一段时间,顺便看看你,没想到你还在钓鱼。”
“是啊,每天都去江湾钓鱼,还收了个小徒弟,” 陈守义笑着说,“你来得正好,明天咱们一起去江湾冰钓,让你看看我这小徒弟的技术,比我年轻时厉害多了。”
“好啊!” 老张高兴地答应道,“我在外地这些年,一直没机会钓鱼,早就手痒了,明天正好跟你们学学冰钓的技巧。”
接下来的一下午,陈守义和老张坐在沙发上,聊着分别这些年的经历。老张跟他们讲自己在外地的生活,说自己偶尔也会去河边钓鱼,却总觉得没有江湾的鱼新鲜;陈守义则跟老张讲自己退休后的生活,讲江湾的变化,讲小满的成长,还拿出小满的速写本给老张看。
“这孩子真有天赋,画得好,钓鱼技术也好,” 老张看着速写本,忍不住称赞道,“守义,你能遇到这么个好徒弟,真是缘分。”
小满坐在旁边,认真地听着两人的对话,时不时还会问一些关于部队钓鱼的趣事。老张很喜欢小满,耐心地回答他的问题,还跟他讲自己和陈守义在部队钓上大草鱼的故事,听得小满眼睛都亮了。
傍晚的时候,老伴做好了晚饭,桌子上摆着热气腾腾的鲫鱼汤和几道菜。四人围坐在桌子旁,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气氛格外温馨。老张喝着鲫鱼汤,忍不住称赞道:“还是江湾的鱼新鲜,这味道,比我在外地吃的任何鱼都香。”
“喜欢就多吃点,明天咱们再去冰钓,钓更多的鱼。” 陈守义笑着说,给老张夹了一块鱼肉。
吃完饭,老张要回自己家了,陈守义和小满送他到楼下。“明天早上七点,我在小区门口等你们,一起去江湾。” 老张挥了挥手,转身往自己家的方向走。
“张爷爷再见!” 小满喊道,眼里满是期待 —— 他终于能和爷爷、张爷爷一起钓鱼了,还能听更多关于部队钓鱼的故事。
回到家,小满坐在沙发上,拿出速写本,在上面画了一幅画:陈守义和老张站在江湾的冰面上,手里拿着鱼竿,旁边站着微笑的自己,背景是漫天飞舞的芦花和远处的航标灯。他在画下面写道:“今天张爷爷回来了,明天要和爷爷、张爷爷一起去江湾冰钓,太开心了!”
陈守义看着小满的画,心里满是幸福。他知道,明天将会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不仅能和老战友一起钓鱼,还能让小满感受到这份跨越岁月的战友情谊,这份情谊,和钓鱼的传承一样,都是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第二天早上七点,陈守义、小满和老张准时在小区门口集合。三人背着钓包,提着鱼桶,往江湾走去。老张走在中间,一边走一边跟两人讲自己在部队的趣事,小满走在旁边,时不时拿出速写本画几笔,陈守义走在另一边,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感慨 —— 岁月虽然改变了他们的容颜,却没有改变他们对钓鱼的热爱,更没有改变他们之间的情谊。
到了江湾的浅滩区,李师傅已经在那里了。看到老张,李师傅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走过来:“这位是?”
“这是我的老战友老张,刚从外地回来,今天跟我们一起冰钓。” 陈守义介绍道。
“原来是张大哥,久仰大名,守义经常跟我们提起你。” 李师傅笑着说,“今天咱们一起冰钓,人多热闹。”
四人在冰面上凿了四个冰窟窿,分别下钩。老张虽然很久没钓鱼了,技术却一点没生疏,没一会儿就钓上了一条鲫鱼。小满坐在老张旁边,认真地学习老张的钓鱼技巧,还把老张教的要点记在速写本上。
“张爷爷,您在部队钓的那条大草鱼,真的有五斤多吗?” 小满一边挂红虫,一边问道。
“是啊,” 老张笑着说,“那时候条件艰苦,没有好的鱼竿和饵料,我们就用竹竿当鱼竿,用自己做的饵料,没想到还能钓上那么大的草鱼。那天我们在炊事班煮了一锅鱼汤,全连的人都尝了,都说好吃。”
小满听得入了迷,手里的速写本上又多了一幅画 —— 两个穿着军装的年轻人,站在河边,手里拿着竹竿,旁边放着一条大草鱼。
不知不觉,天已经快黑了。四人的鱼桶里都装满了鲫鱼,老张的鱼桶里还多了一条一斤多的鲤鱼,是今天最大的收获。“时间不早了,咱们该回去了,明天还要来呢。” 陈守义看了看天色,说道。
四人收拾好钓具,背着钓包,提着鱼桶,慢慢往家走。雪地上留下四串长长的脚印,在夕阳
喜欢江湾钓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江湾钓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