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十二点,活动暂停,开始统计渔获。小满和小林负责称重记录,陈守义和老张则负责分类 —— 把大的鱼留给独居老人熬汤,小的鱼则分给钓友们自己吃。最终统计下来,一共钓了八十多斤鱼,其中五十多斤用来捐赠,三十多斤分给钓友。
“咱们现在开始捐赠,” 老张拿着名单,“一共要去五户独居老人家里,每户送十斤鱼,再带点姜茶和饺子,让老人们过个暖年。”
众人分成五组,每组带着渔获和年货,往老人家里走。小满和陈守义一组,负责去住在三楼的刘爷爷家。刘爷爷今年八十多岁,子女都在外地,平时一个人生活。看到他们送来的鱼和年货,刘爷爷激动得说不出话,拉着他们的手,眼眶都红了:“谢谢你们,这么冷的天还想着我,这鱼我明天熬汤,肯定香。”
“刘爷爷,您别客气,” 小满笑着说,“以后我们常来看您,还跟您说江湾钓鱼的趣事。”
从刘爷爷家出来,雪又开始下了,纷纷扬扬的,落在身上,凉丝丝的,却格外舒服。小满看着手里的捐赠名单,心里满是温暖 —— 原来,钓鱼不仅能收获快乐,还能把温暖传递给更多人,这份意义,比钓上多少鱼都珍贵。
下午三点,捐赠活动结束,众人回到小区,开始准备傍晚的团圆渔宴。小区广场上已经搭好了临时灶台,李师傅和王奶奶负责做饭,陈守义和老张负责收拾渔获,小满和小林、小周则负责布置场地,挂灯笼、贴春联,把广场打扮得格外喜庆。
傍晚六点,团圆渔宴正式开始。桌子上摆满了各种鱼菜 —— 红烧鲤鱼、鲫鱼汤、酥炸鲫鱼、清蒸鲈鱼,还有各种凉菜和主食,中间摆着一个大大的蛋糕,上面写着 “江湾钓友,新年团圆”。
“来,干杯!” 老张举起酒杯,里面装着白酒,“祝咱们江湾钓友新年安康,渔获满满;也祝咱们的公益活动越办越好,让江湾的温暖,传得更远!”
“干杯!” 众人一起举杯,酒杯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
小满喝着果汁,吃着鱼肉,听大家聊新年的计划 —— 老张说春天要带大家去水库钓开江鱼,李师傅说夏天要教大家做新的草窝饵料,王师傅说秋天要组织第二次鲤鱼赛,赵叔说冬天还要办公益冰钓活动。
“我有个提议,” 小满突然站起来,手里拿着《江湾钓鱼指南》,“咱们把每年的钓鱼故事和技巧都整理下来,做成‘江湾钓鱼年鉴’,每年新年的时候印一本,送给大家,让江湾的故事,永远传下去!”
“好啊!” 众人纷纷响应,掌声雷动。
陈守义看着小满自信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这孩子从一个钓鱼新手,成长为能组织活动、传递温暖的 “小钓王”,不仅传承了钓技,更传承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的温情 —— 这才是江湾钓鱼文化最珍贵的部分。
晚宴过后,大家一起放烟花。烟花在夜空中炸开,五颜六色的,照亮了江湾的夜空,也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小满拉着陈守义的手,指着烟花,兴奋地说:“爷爷,明年咱们还要一起钓鱼,一起办公益活动,一起写‘江湾钓鱼年鉴’!”
“好啊,” 陈守义摸了摸小满的头,“爷爷会一直陪你,看着江湾的故事,一年一年,继续写下去。”
夜深了,小满躺在床上,手里拿着《江湾钓鱼指南》,心里满是期待。他想起今天的公益活动,想起大家的笑脸,想起江湾的冰面和灯笼,突然觉得,新年最珍贵的不是礼物,而是和喜欢的人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把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而江湾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上,陈守义、小满、老张、李师傅,还有更多热爱钓鱼的人,会把这份对钓鱼的热爱、对公益的热情、对邻里的温情,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无论是寒冬的冰钓,还是春天的开江鱼,无论是夏天的草窝,还是秋天的鲤鱼赛,江湾的流水会记得,江湾的芦苇会记得,江湾的每一个人,都会记得 —— 那些在江湾度过的日子,那些温暖的瞬间,那些传承的故事,永远是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小满对着窗外的江湾,默默许下心愿:愿江湾的水永远清澈,愿江湾的鱼永远肥美,愿江湾的人永远温暖,愿江湾的故事,永远流传。
而江湾的流水,带着新年的祝福,带着四季的记忆,带着传承的温情,缓缓向前,流向更远的地方,也流向更温暖的未来。
喜欢江湾钓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江湾钓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