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过后的青衣江湾,彻底被盛夏的绿意与荷香包裹。清晨五点半,陈守义背着帆布钓包走出楼道时,鼻腔里满是荷叶的清香与江水的湿润气息,混着远处早点摊油条的香气,盛夏的烟火气扑面而来。他钓包内侧的布袋里,装着小满连夜整理的 “全省研学标准推广培训手册”—— 封面是少年手绘的江湾与全省十市水域的联动地图,标注着 “标准全域普及,生态协同守护” 的核心主题,旁边写着一行小字:“让每片水域都有标准,让每场研学都有温度”。
“爷爷!这里!”
小区门口的合欢树下,小满正踮着脚挥手,怀里抱着一摞 “全省研学标准推广邀请函”,背上的双肩包侧袋里露出半截新做的 “标准推广工具包”—— 包含标准培训 PPT、跨市协同监测设备、校园成果评选细则,还有一本 “标准适配案例手册”,扉页贴着江湾与试点市的标准落地对比照片。少年穿着件天蓝色的速干衣,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却依旧笑得灿烂:“您看邀请函!今天咱们要做三件大事:开展全省研学标准巡回培训、联合周边五市攻坚跨市生态问题、举办校园研学成果省级评选,还要邀请省生态厅和教育厅的领导来督导,让江湾制定的标准真正在全省扎根!”
陈守义接过邀请函,指尖拂过内页的推广流程,心里泛起暖意。流程表详细划分了 “标准巡回培训组”“生态协同攻坚组”“校园成果评选组” 三个板块:“标准巡回培训组” 要在江湾设立主会场,通过线上 + 线下结合的方式,为全省十市培训研学骨干;“生态协同攻坚组” 要联合周边五市,针对 “跨市水域污染溯源”“鱼类跨区域洄游保护” 两大问题开展联合监测;“校园成果评选组” 则通过线上申报、线下展演的方式,评选全省优秀校园研学案例,推广先进经验。“做得太周全了,” 他把邀请函放进钓包,“今天的主场地在江湾的荷花塘观景平台,老张和李师傅四点就去布置培训会场了,王师傅带了新熬的‘绿豆百合粥’,说是盛夏喝着解暑,还能给培训人员补充体力。”
“太好了!” 小满蹦了一下,肩上的工具包晃了晃,“我还准备了‘标准推广效果评估表’,从‘培训覆盖率’‘问题解决率’‘成果创新性’三个维度打分,表现突出的市能获得‘全省研学标准推广示范市’称号,优先获得江湾的技术支持;校园评选还设置了‘最佳生态实践奖’,获奖社团能获得省级研学基金和专业设备!一会儿培训开始后,您带江湾培训讲师组,我跟五市的代表负责生态协同监测,咱们同步推进,保证标准推广出实效!”
两人踩着晨露往江湾走,盛夏的江湾像一幅鲜活的水墨画。岸边的柳树垂下浓密的枝条,新叶在风里轻轻摇曳,偶尔有蝉鸣从枝头传来,与江水流动的 “哗哗” 声交织,成了盛夏独有的交响曲;荷花塘里的荷花已绽放大半,粉色的花瓣映着碧绿的荷叶,偶尔有蜻蜓停在花苞上,翅膀扇动着像架小飞机;水下的鲫鱼在荷叶根间穿梭,偶尔啄食掉落的荷花花粉,引得水鸟低空掠过,翅膀扫过水面,留下一道优美的弧线 —— 那正是盛夏荷花与鱼类的共生场景,也是今天跨市协同监测的核心对象。
走了约莫二十五分钟,江湾的荷花塘观景平台出现在眼前。这里早已热闹起来 —— 老张和李师傅在搭建 “标准培训主会场”,用蓝色背景板布置讲台,台下摆放着 50 个线下座位,旁边架着直播设备,确保全省十市能线上同步观看,立着的牌子上写着 “全省生态研学标准推广培训会,以培促推,以推促践”;王师傅和赵叔在整理 “生态协同监测区”,桌子上摆着水质快速检测仪、鱼类追踪器、污染溯源设备,旁边贴着 “跨市协同监测方案”,标注着 “联合采样、数据共享、问题共治” 三大核心步骤;小林和小周在布置 “校园成果展示区”,搭着线上评选后台和线下展演舞台,展示板上贴着来自全省的校园研学案例照片,还立着块牌子:“全省校园研学成果评选,让青春为生态发声”;甚至连省生态厅的刘厅长和教育厅的张厅长,也带着专家团队早早到场,手里拿着 “全省研学标准推广督导方案”,正跟几位市代表讨论如何建立长效推广机制,脸上满是期待。
“守义,小满,可算来了!” 老张放下手里的直播设备,迎上来接过邀请函,“就等你们的评估表和工具包了,昨天 D 市的马老师还问标准培训的重点内容,一会儿咱们先开讲师培训会,再启动全省培训,保证线上线下同步顺畅!”
李师傅也笑着凑过来,手里拿着一个装着 “绿豆百合粥” 的保温桶:“小满,先喝点粥暖暖身子,今天‘江湾线下培训’我来带,教大家标准实操技巧;刘厅长带的专家负责生态协同监测的专业指导,你负责协调各环节进度,咱们分工明确,忙而不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江湾钓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江湾钓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