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接过表格和资料,纷纷称赞小满细心。张厅长笑着说:“小满这孩子,把标准验收、生态巩固和校园培育结合得这么好,真是全省生态研学深化工作的‘核心推动者’!江湾的验收模式已经具备引领性,今天的活动就是要让标准成果真正转化为生态保护和教育发展的实效!”
上午七点半,江湾的 80 名验收人员(含 30 名数据核查员)、周边五市的 60 名生态巩固代表(每市 12 名,含 5 名技术骨干)和两厅领导团队陆续赶来。验收人员们穿着统一的浅蓝色验收马甲,胸前别着 “标准验收观察员” 徽章,有的调试核查终端,有的准备抽检工具,有条不紊地做着准备;代表们则围着生态巩固区,认真查看数据对比图表,偶尔互相讨论长效机制细节;专家们站在校园培育区,翻阅社团孵化指南,偶尔向校园代表提问,场面既热闹又有序。
小满和小林负责签到,给每位验收人员发了验收手册和工具包,给每位代表发了评分表和红色批注笔;陈守义和老张则带着大家参观验收点,介绍今天的核心任务:“咱们要通过验收检验标准落地实效,通过长效机制巩固生态成果,通过品牌培育提升校园研学质量,最终实现‘标准有实效、生态有改善、教育有特色’的目标。”
上午八点整,江湾初秋全省研学标准验收与生态成果深化工作正式开始,三个核心环节同步推进。
第一环节:全省研学标准落地成效验收(分六组开展,江湾 3 组 + 五市各 1 组远程联动)
组 1:江湾数据核查组(陈守义 + 15 名验收人员,含 5 名专家)
陈守义带着核查组在江湾一号验收点,通过跨区域数据平台,核查全省十市的标准落地数据。他教学员们如何按指标核查:“‘落地覆盖率’要看十市的社区、学校是否 100% 开展标准研学,‘数据准确率’要看上传数据的误差是否低于 5%,‘生态改善度’要看水质、鱼类数量等指标是否有提升,每个指标都有明确的量化标准,不能主观判断。”
专家王工补充:“咱们要重点核查‘数据真实性’,随机抽取 10% 的上传数据,与现场记录比对,避免虚报、假报,确保验收结果真实可靠。”
核查组通过平台调取数据,发现全省十市的标准落地覆盖率达 95%(其中江湾、A 市、B 市达 100%),数据准确率平均 92%(江湾最高,达 98%),生态改善度平均 15%(A 市提升最明显,达 20%)。陈守义随机抽取 D 市的 10 条数据,与现场记录比对,误差均在 3% 以内,符合标准要求。
“整体情况很好,但还有提升空间,” 陈守义说,“C 市的覆盖率只有 85%,要督促其加快推广;E 市的数据准确率 88%,要指导其优化数据记录流程;咱们把这些问题整理成报告,反馈给各市,帮助他们改进。”
组 2:江湾现场抽检组(老张 + 15 名验收人员,含 5 名专家)
老张带着抽检组在江湾二号验收点,现场抽检《荷花 - 鱼类共生观测课》的标准执行情况。抽检对象是江湾市实验小学的校园社团,社团成员按标准开展观测 —— 从花粉密度采集、鱼类数量计数,到水质检测、数据上传,每一步都严格执行。
老张查看社团的观测记录:“花粉密度每平方米 75 粒,鱼类数量 32 条(鲫鱼 25 条、鲤鱼 7 条),水温 22℃,PH 值 7.2,数据误差 2%,完全符合标准;上传到平台的时间与现场记录一致,没有延迟,做得很好!”
专家李工还抽检了生态饵料制作 —— 社团成员用 “槐花瓣 10 克 + 麦麸 20 克” 制作饵料,24 小时降解测试显示完全降解,诱鱼持续时间 3.5 小时,只吸引目标鱼,符合标准要求。“现场抽检结果优秀,” 李工说,“江湾的校园社团已经能熟练掌握标准,真正实现了‘标准入课堂、实践见实效’。”
抽检组还同步查看五市的远程抽检直播 ——A 市的校园社团在湖泊开展《鱼类洄游观测课》,调整了观测范围后,数据准确率达 95%;B 市的社团用芦苇芽替代槐花瓣制作饵料,效果符合标准;D 市的社团数据上传及时,误差控制在 4% 以内,整体抽检合格率达 90%。
组 3:全省问题整改核查组(李师傅 + 15 名验收人员,含 5 名专家)
李师傅带着核查组在江湾三号验收点,核查盛夏培训和协同攻坚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他们调取五市的整改报告和佐证材料:
D 市的 2 个居民生活排污口,已完成整改,安装了简易污水处理装置,COD 值从 35mg/L 降至 20mg/L(达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江湾钓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江湾钓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