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过后的青衣江湾,寒风裹着碎雪覆盖了园区,生态湖的冰面结得厚实,岸边的松柏挂满白霜,偶尔有候鸟掠过,留下一串清脆的鸣叫声。陈守义站在新周期指挥中心的落地窗前,手里握着《2033 全球生态治理新周期启动计划》,封面上的全球生态协作图谱用蓝色线条标注着关键任务 —— 潘帕斯草原生态恢复监测、极地冰盖修复技术推广、海洋塑料垃圾清理成果巩固。可当他翻到 “南太平洋生态治理” 章节时,指尖突然停在一行红色预警文字上:“南太平洋岛国海平面持续上升,斐济、汤加、瓦努阿图部分岛屿沿海区域被淹,1.2 万居民面临迁徙危机”。
“陈叔!南太平洋海平面上升紧急报告!” 小满抱着平板电脑一路小跑冲进中心,棉鞋踩在地板上留下一串湿漉漉的脚印,屏幕里的画面触目惊心 —— 斐济瓦图莱莱岛的沿海村庄,海水已经漫过房屋的一楼窗台,村民们正背着老人和孩子往高地转移,原本热闹的街道变成一片泽国;汤加哈派群岛的珊瑚礁屏障被海浪冲垮,大量海水涌入农田,刚种下的芋头苗被海水浸泡后枯萎;无人机拍摄的视频里,瓦努阿图埃法特岛的海岸线较去年后退了 15 米,部分沿海公路已完全沉入海中。
陈守义接过平板,快速滑动屏幕查看实时数据:过去半年,南太平洋海平面较往年同期上升 8 厘米,斐济有 3 个村庄被完全淹没,汤加的农田盐碱化率超过 40%,瓦努阿图的淡水储备仅够维持当地居民 20 天需求。“当地的应急防护措施效果怎么样?” 他抬头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凝重。
“斐济政府已搭建临时防洪堤,但多为沙袋堆砌,抗海浪冲击能力弱,昨晚的风暴潮又冲垮了 300 米,” 小满调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来的报告,“汤加和瓦努阿图缺乏专业的防洪设备和技术人员,只能靠人工搬运石块加固海岸,效率极低。三国政府联名发来求助函,希望江湾能提供生态防洪技术和应急救援支持。”
陈守义立刻拨通赵叔的电话,听筒里传来设备调试的电流声:“赵叔,立刻组建南太平洋生态应急团队,把东南亚雨林的柔性防洪技术和中东的智能监测设备改造后调运过去,用‘跨洋应急通道’转运,务必在 72 小时内抵达斐济苏瓦港。另外,联系培育基地的跨国项目组,让参与‘海洋生态防护’项目的学员加入,这既是新周期的实战任务,也是项目技术标准化的重要检验。”
“可是陈叔,南太平洋的热带风暴频繁,柔性防洪技术可能无法抵御强海浪冲击,而且学员们没有海岛防洪经验,语言沟通也存在障碍……” 赵叔的声音里带着顾虑。
“南太平洋岛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首当其冲者,海平面再上升 10 厘米,将有 5 个岛屿彻底消失,” 陈守义的语气坚定,“让技术团队在转运途中对防洪设备进行抗风暴改造,加装海浪缓冲模块;学员们带上多语言智能翻译设备,再邀请斐济的洛图马人、汤加的哈派人和瓦努阿图的安布里姆人部落首领担任生态顾问,他们世代生活在海岛,掌握着传统的珊瑚礁养护和海岸防护经验,能帮我们快速适应环境。另外,通知马丁先生协调联合国减灾署,推动三国建立‘跨岛生态防洪协同机制’,我们需要形成‘生态防洪 + 应急搬迁 + 原住民参与’的立体防护网络。”
挂了电话,陈守义转身走向大厅墙上的跨洋生态协作地图,手指在南太平洋区域重重一点:“小满,把海平面上升数据同步到全球治理数据平台,联系中国、斐济、汤加、瓦努阿图的海洋科研机构,共享海浪监测和珊瑚礁退化数据,让技术团队开发‘海岛淹没预警模型’,实时预判沿海区域淹没风险,为防护部署提供数据支持。”
就在这时,指挥中心的门被推开,培育基地的跨国项目组学员们穿着统一的深蓝色海岛实训服站在门口,来自斐济的学员纳维手里捧着项目方案,黝黑的脸上满是坚定:“陈叔,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我是苏瓦人,熟悉当地的海岛地形和气候,一定能帮村民们守住家园!”
陈守义看着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人,他们脸上还带着潘帕斯草原救援后的疲惫,却依旧眼神明亮。“好,” 他拍了拍纳维的肩膀,“到了南太平洋,要多听部落首领的建议,他们的传统经验是应对海岛危机的宝贵财富。记住,生态防洪不仅要抵御海水入侵,还要保护珊瑚礁和红树林生态,不能为了短期防护破坏长期生态平衡。”
学员们齐声应下,转身快步离开,深蓝色的身影在雪地映衬下,像一道道守护海洋的光。陈守义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清楚,这场跨洋海岛生态防护战,不仅是新周期启动的关键任务,更是对全球生态治理协作能力的一次重要考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江湾钓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江湾钓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