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瑁与郭子仪于边疆厉兵秣马、巩固防御之时,安禄山在他的老巢范阳,正心怀叵测地谋划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规模叛乱。他深知,前几次的交锋让他尝到了苦头,若想成功颠覆大唐,必须精心策划,联合更多的势力,方能给予大唐致命一击。
安禄山端坐在宽敞的议事厅中,四周烛火摇曳,将他那阴鸷的面容映照得忽明忽暗。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一众谋士与将领,开口说道:“前番与唐军交战,李瑁与郭子仪那二人确实有些手段,让我们吃了亏。但本王不会就此罢休,此番定要让他们知道本王的厉害。”
一位留着山羊胡的谋士谄媚地笑着,上前说道:“王爷英明!那李瑁和郭子仪不过是侥幸得手,此次王爷若能联合周边势力,定能让大唐在我们的铁蹄下战斗。”
安禄山微微点头,脸上闪过一丝狠厉:“不错,本王正是此意。如今我们要广结盟友,扩充实力。北方的突厥部落,一直对大唐的富饶之地垂涎三尺,我们可许以重利,邀他们一同举事。还有西方的吐蕃,若能说服他们出兵相助,大唐必将腹背受敌。”
众人纷纷称是,安禄山接着说道:“另外,我们在大唐朝堂与江湖中的眼线,也不能闲着。让他们继续散布谣言,扰乱大唐的民心和军心。同时,密切关注李瑁和郭子仪的一举一动,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向本王汇报。”
说罢,安禄山将目光投向地图,手指在上面缓缓移动,最后停留在大唐的几处战略要地上。“这里,还有这里,都是大唐防御的关键之处。待我们联合各方势力,便从这些地方突破,直捣长安。”
在安禄山的授意下,他的使者们纷纷出发,前往周边势力的领地。首先来到了突厥部落。突厥可汗营帐内,安禄山的使者恭敬地说道:“可汗,如今大唐内部混乱,正是我们谋取利益的好时机。我家王爷愿与可汗联手,一同攻打大唐。待事成之后,大唐的北方土地,皆可归可汗所有。”
突厥可汗听闻,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大唐疆域辽阔,兵力雄厚,仅凭你们恐怕难以成事。本可汗若要出兵,你们能提供何种支持?”
使者赶忙说道:“可汗放心,我家王爷已集结了大批兵力,且粮草充足。此次联合行动,我们愿打头阵,为可汗扫清障碍。而且,攻下大唐后,财富、美女,可汗皆可优先挑选。”
突厥可汗心动了,他哈哈一笑:“好!本可汗便与你们合作。待本可汗整顿兵马,便与你们一同出兵。”
使者完成使命,马不停蹄地赶往吐蕃。在吐蕃王的宫殿中,使者同样以利益相诱:“吐蕃王,大唐的繁华你们想必也有所耳闻。如今安禄山王爷决心推翻大唐,若吐蕃能出兵相助,日后大唐的西部领土,吐蕃可随意划分。”
吐蕃王沉思良久,权衡利弊后说道:“此事关系重大,容本王考虑几日。你们先下去休息。”
使者焦急万分,生怕吐蕃拒绝。于是,他暗中贿赂吐蕃的大臣,让他们在吐蕃王面前美言。在多方努力下,吐蕃王最终答应出兵。
与此同时,安禄山在大唐朝堂与江湖中的眼线也开始行动起来。在朝堂上,他们四处散播谣言,说李瑁拥兵自重,意图谋反,还说郭子仪与安禄山暗中勾结,准备里应外合。这些谣言在大臣们之间迅速传播,引起了一阵恐慌。一些不明真相的大臣纷纷上书唐玄宗,请求彻查李瑁和郭子仪。
在江湖中,眼线们也没闲着。他们故意制造各门派之间的矛盾,挑拨离间。声称某个门派与安禄山勾结,抢夺其他门派的资源。一时间,江湖中人心惶惶,各门派之间剑拔弩张,原本团结的江湖联盟再次陷入混乱。
安禄山得知这些消息后,得意地大笑:“李瑁、郭子仪,看你们这次如何应对。待本王联合各方势力,定要将你们一举歼灭。”
然而,安禄山的这些举动并非毫无破绽。李瑁和郭子仪安插在安禄山身边的探子,察觉到了一些异常。探子将安禄山联合周边势力的消息,以及朝堂和江湖中谣言四起的情况,迅速汇报给了李瑁和郭子仪。
李瑁得知消息后,面色凝重地对郭子仪说道:“郭将军,安禄山果然在谋划一场更大的叛乱。联合周边势力,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而且朝堂和江湖中的谣言,也会对我们造成不利影响。”
郭子仪皱着眉头,说道:“殿下,事不宜迟。我们一方面要加强边疆的防御,应对安禄山和周边势力的联合进攻;另一方面,要派人回长安,向陛下解释清除朝堂上的谣言,同时想办法平息江湖中的纷争,不能让安禄山的阴谋得逞。”
李瑁点头表示赞同:“郭将军所言极是。我们即刻行动。”
于是,郭子仪立刻召集将领们,部署防御工作。他将兵力重新调配,在各个战略要地加强了防御工事,增设了岗哨,密切监视着周边的动静。同时,组织士兵们进行紧急训练,提高应对不同敌人的能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