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三城光复的捷报传到长安时,曲江池的荷花正开得灿烂。李瑁却无暇欣赏这盛景,他刚在紫宸殿领了玄宗的旨意,与郭子仪共同执掌讨逆大军,目标直指安禄山最后的巢穴——潼关。
潼关城外的营帐连绵十里,玄甲士的铠甲在烈日下泛着冷光。李瑁与郭子仪站在中军大帐的沙盘前,指尖划过黄河与渭水之间的狭长地带。这里是长安的东大门,安禄山若死守潼关,唐军便难以前进一步。
“安禄山已调集了五万残兵,”郭子仪指着沙盘上密密麻麻的黑旗,“其中三万是他的嫡系‘曳落河’,都是些百战余生的胡骑,悍勇异常。”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更麻烦的是,他在潼关两侧的禁谷、桃林塞都布了伏兵,还让人炸毁了黄河上的浮桥,显然是想将我们困死在关外。”
李瑁的指尖落在禁谷的位置。那里地势险要,谷内只有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栈道,传说当年曹操讨伐马超,便是从这里奇袭潼关。“安禄山倒是懂些兵法,”他冷笑一声,“知道扼住这两处咽喉,就能让我们进退两难。”
帐外传来脚步声,张彪掀帘而入,手里捧着一卷地图:“殿下,这是从德州俘虏口中审出的潼关布防图,连暗哨的位置都标得清清楚楚!”
地图展开,上面用朱砂标出了叛军的兵力分布:潼关主城驻有两万“曳落河”,禁谷栈道两侧藏着五千弓箭手,桃林塞则囤积了大量滚石与火药,守将正是安禄山的女婿崔乾佑——此人最善守城,当年安禄山攻陷洛阳,便是靠他死守潼关拖延了唐军三个月。
“崔乾佑……”李瑁想起此人的履历,曾在河西节度使麾下任职,熟悉唐军的攻城战术,“此人不好对付。”他看向郭子仪,“将军可有破敌之策?”
郭子仪抚须沉吟:“硬攻绝非上策。潼关城墙高五丈,护城河宽三丈,崔乾佑又在城头布置了投石机与连弩,强攻只会徒增伤亡。”他指向禁谷,“不如效仿曹操,派一支精兵从禁谷奇袭,烧毁叛军的粮草,届时潼关不攻自破。”
“此计虽妙,却怕有诈。”李瑁摇头,“安禄山深知禁谷的重要性,怎会不设埋伏?你看这地图,禁谷中段标注着‘飞石阵’,显然是故意示弱,引我们上钩。”
两人正商议间,洪七公带着丐帮弟子送来密报:“老叫花子的人混进了潼关,说安禄山这几日脾气暴躁得很,动不动就杀人,连崔乾佑都被他杖责了三次。”他指着密报上的字,“还说叛军的粮草只够支撑十日,崔乾佑几次请求从洛阳调粮,都被安禄山驳回了。”
“粮草不济……”李瑁眼中闪过精光,“这才是叛军的死穴!”他立刻在沙盘上推演,“安禄山不让崔乾佑调粮,必是洛阳也已无粮可调。我们只需围住潼关,断其外援,不出半月,叛军自会崩溃。”
郭子仪却摇头:“安禄山是困兽犹斗,若知道我们围而不攻,定会拼死突围,到时候反而麻烦。”他指着桃林塞,“不如这样:我率主力在潼关正面佯攻,吸引叛军注意力;殿下亲率玄甲士与江湖弟子,奇袭桃林塞,烧毁他们的火药库,断其守城利器。”
李瑁点头赞同:“桃林塞的守将是个纨绔子弟,名为崔万春,是崔乾佑的侄子,此人贪杯好色,正是突破口。”他让人找来熟悉桃林塞地形的猎户,“塞内的火药库设在何处?可有密道?”
猎户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山谷:“那里叫‘鬼见愁’,三面环山,只有一个出口,火药库就藏在山洞里。至于密道……老辈人说,塞后的悬崖上有个‘一线天’,能通到火药库背后,只是多年没人敢走。”
“就是那里了!”李瑁拍板,“今夜三更,我带五百玄甲士、两百江湖弟子,从‘一线天’潜入桃林塞!”
入夜后的桃林塞,篝火在崖边明明灭灭。崔万春果然如情报所说,正在中军帐里饮酒作乐,帐外的守卫也懒懒散散,抱着长矛打盹。李瑁带着人,借着月光攀向“一线天”——那是一道宽不足三尺的石缝,仅容一人侧身通过,脚下便是万丈深渊。
华山派的弟子在前开路,他们用铁爪抓住岩壁上的石缝,像猿猴般灵活地攀爬。李瑁紧随其后,指尖被锋利的岩石划破,鲜血滴在石壁上,却浑然不觉。爬到一半,忽听上方传来咳嗽声——是叛军的暗哨!
柳轻烟眼疾手快,一枚银针无声无息地射出去,暗哨闷哼一声便没了动静。众人屏住呼吸,继续向上攀爬,终于在三更时分抵达桃林塞的后山。
“按计划行事。”李瑁压低声音,玄甲士分成两队,一队由张彪带领,去解决外围的守卫;另一队则跟着他,直奔“鬼见愁”的火药库。江湖弟子们则分散开来,在塞内四处放火,制造混乱。
“鬼见愁”的山洞外只有十个守卫,正围着篝火赌钱。李瑁一挥手,点苍派的弩箭同时射出,守卫们还没反应过来便已倒地。玄甲士们迅速撬开山洞的铁门,里面果然堆满了火药桶,引线盘在角落,旁边还放着数十支火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