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搬柴草来!”李瑁让人将随身携带的火油泼在火药桶上,又将附近的枯枝败叶堆在门口。就在此时,洞外传来呐喊声——崔万春带着人杀过来了!
“点火!”李瑁大喊着掷出火把,火油遇火瞬间燃起熊熊大火,他转身带人冲出山洞,与崔万春的人撞个正着。崔万春见火药库着火,吓得魂不附体,挥刀乱砍:“抓住他们!别让他们跑了!”
李瑁长剑出鞘,剑光如练,瞬间斩杀三名叛军。玄甲士们结成盾阵,且战且退,朝着后山的“一线天”撤退。身后的火药库传来震天巨响,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桃林塞的叛军乱作一团,哪里还顾得上追击。
逃回唐军大营时,天已蒙蒙亮。李瑁刚换下湿透的衣袍,便见郭子仪兴冲冲地进来:“殿下,成了!桃林塞的爆炸声一响,潼关的叛军果然慌乱,我军趁势攻城,已拿下了外城!”
然而,崔乾佑毕竟是宿将,很快便稳住了阵脚。他下令收缩防线,死守内城,还让人将所有百姓赶到城墙上当肉盾,与沧州的田承嗣如出一辙。唐军的攻势顿时受阻,连郭子仪都皱起了眉头:“这崔乾佑,竟也学起了这种阴招!”
李瑁站在城外的高地上,望着城墙上那些瑟缩的百姓,心中怒火中烧。就在此时,系统突然提示:【检测到内城西北角有异动,叛军正在转移粮草,那里的守卫比别处少三成,可能是防御薄弱点。】
“有了!”李瑁立刻召集将领,“崔乾佑在转移粮草,说明内城的粮仓已空!我们佯攻东南角,吸引他的主力,再派一支精兵突袭西北角,定能破城!”
郭子仪立刻安排:“我带三万精兵攻东南角,务必让崔乾佑以为我们要从那里突破!”他看向李瑁,“西北角就交给殿下了!”
次日清晨,唐军的猛攻如期而至。东南角的城墙上,投石机将巨石砸得粉碎,玄甲士架起云梯,悍不畏死地向上攀爬。崔乾佑果然中计,将内城的主力都调往东南角,连禁谷的弓箭手都调来了一半。
就在此时,李瑁亲率五千玄甲士,突袭西北角。这里的守卫果然薄弱,唐军没费多少力气便登上了城墙。崔乾佑闻讯赶来时,李瑁已带着人杀进内城,双方在街巷里展开激战。
“李瑁!我与你拼了!”崔乾佑红着眼睛冲过来,他的女婿在桃林塞死于火药库爆炸,此刻早已杀红了眼。李瑁不与他硬拼,长剑游走,专挑他的破绽。三十回合后,崔乾佑体力不支,被李瑁一剑刺穿小腹,倒在地上。
叛军见主将被杀,顿时溃散。唐军趁势占领潼关内城,解救了被当作肉盾的百姓。李瑁让人打开粮仓,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只有几袋发霉的糙米——果然如系统所说,叛军早已断粮。
打扫战场时,从崔乾佑的营帐里搜出了安禄山的密信,信上只有八个字:“死守潼关,孤必亲援”。李瑁将密信递给郭子仪,冷笑一声:“安禄山自身难保,还想援救别人?”
此时,洪七公带来了更惊人的消息:“安禄山在洛阳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已自立为帝,正带着残部逃往范阳!”
郭子仪抚掌大笑:“天助我也!安禄山一死,叛军必成一盘散沙!”他看向李瑁,“殿下,我们应即刻进军洛阳,擒拿安庆绪!”
李瑁望着潼关城头飘扬的大唐龙旗,心中百感交集。从长安的暗流涌动,到河北的浴血奋战,再到今日潼关的光复,这场历时数年的叛乱,终于迎来了终结的曙光。
“传我命令,”李瑁的声音传遍大营,“休整三日,进军洛阳!”
玄甲士们的欢呼声震彻云霄,回荡在潼关的山谷间。阳光洒在残破的城墙上,那些弹痕与血迹仿佛在诉说着这场鏖战的惨烈,却也预示着和平的临近。李瑁握紧腰间的尚方宝剑,剑身在阳光下泛着寒光——那是胜利的光芒,也是大唐复兴的希望。
三日后,唐军开拔前往洛阳。李瑁策马走在队伍最前方,身后是三万精锐,旌旗招展,甲胄鲜明。他知道,安庆绪的挣扎不过是强弩之末,平定叛乱、光复大唐的日子,已近在眼前。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