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宣拿起账簿,手指划过上面的吐蕃文字,脸色渐渐凝重:“李盟主……好手段。”
“分内之事。”李瑁的目光落在账簿上,“据俘虏交代,吐蕃的粮草主要囤积在月牙泉,由回鹘的五千骑兵看守。若能烧掉粮草,联军至少要后退十日。”
唐军主将猛地站起身:“月牙泉四周都是沼泽,骑兵根本进不去!”
“骑兵进不去,我们能去。”李瑁看向秦沧,“怒蛟帮的水性,应付沼泽不在话下。”
秦沧拍着胸脯道:“没问题!只要给我二十个弟兄,保管把月牙泉搅个天翻地覆!”
接下来的十日,靖边卫成了边境线上最锋利的一把刀。他们时而化作鬼魅,夜袭联军的粮草营;时而扮作牧民,混入敌营打探消息;遇上小股巡逻队,便设下陷阱,杀得对方片甲不留。吐蕃赞普几次派使者斥责大唐“用江湖匪类耍诈”,却在接连损兵折将后,不得不将先锋部队后撤了三十里。
这日午后,李瑁正在帐内研究地图,秦风匆匆闯进来,手里拿着一封密信:“盟主,影阁在党项营里抓到个信使,这是从他身上搜出来的。”
信纸是用羊骨粉写的,需用特制的药水才能显影。李瑁将信纸浸入水中,渐渐浮现出几行字:“月圆之夜,回鹘袭左,党项袭右,吐蕃主力直取雁门关。”
“好险。”李瑁捏紧了信纸,“今夜便是月圆。他们这是想趁我军不备,三路合围。”
他立刻赶往帅帐,裴宣正在与将领们议事,听闻此事,脸色骤变:“左路是云漠草原,右路是黑石山,都是易攻难守之地!我军兵力本就不足,分兵防守怕是……”
“不必分兵。”李瑁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峡谷,“这里是回鹘军必经之路,两侧都是悬崖,可让玄尘道长布下迷阵,再让厉谷主带刀客埋伏在两侧,待敌军进入峡谷,便滚下巨石堵住去路。”
他又指向黑石山的一处隘口:“党项人擅长攀岩,秦帮主可带着怒蛟帮的人守在这里,用火箭点燃他们的攀爬绳。至于吐蕃主力……”
李瑁看向唐军主将:“请将军派五千精兵,在关前十里处列阵,摆出决战的架势。待回鹘、党项两军受阻,吐蕃必然惊疑不定,此时我军再出骑兵突袭,定能击溃他们的士气。”
裴宣看着地图上的部署,又看了看李瑁沉静的侧脸,忽然站起身,对着他拱手道:“李盟主深谋远虑,裴某佩服。便依盟主之计行事!”
入夜后,圆月悬在天幕上,清辉洒满荒原。回鹘的骑兵踏着月光进入峡谷,马蹄声惊动了栖息的夜鸟,却没发现两侧的悬崖上,数百道黑影正屏息等待。
“放!”厉锋一声令下,数十个陶罐从崖上滚下,罐内的迷药遇风便散。回鹘骑兵顿时人仰马翻,咳嗽声与惊叫声此起彼伏。紧接着,巨石如雨点般砸下,将峡谷两端堵得严严实实。厉锋带着刀客们俯冲而下,刀光在月色下连成一片,峡谷内很快便成了修罗场。
与此同时,黑石山隘口火光冲天。秦沧站在隘口顶端,看着党项士兵的攀爬绳被火箭点燃,惨叫声从崖下传来。他身边的弟子们不断将滚油浇下去,隘口下很快便积起了一层焦黑的尸体。
雁门关前,吐蕃赞普望着迟迟没有传来消息的左右两翼,又看着关前严阵以待的唐军,心中渐渐升起不安。就在他犹豫着是否要下令撤退时,李瑁忽然带着靖边卫的精锐,从侧面的沙丘后杀出。
这些江湖高手身法诡异,专挑吐蕃军官下手。李瑁的长剑如白蛇出洞,转眼便挑落了三名千夫长。吐蕃大军阵脚顿时大乱,唐军趁机冲杀过来,两路兵马夹击,不到一个时辰,便将吐蕃主力打得溃不成军。
当黎明再次降临时,雁门关前的战场上,唐军与靖边卫的士兵并肩而立。裴宣走到李瑁身边,看着远处仓皇逃窜的联军,忽然放声大笑:“李盟主,今日之后,谁还敢说江湖人是草莽?”
李瑁望着晨光中的关隘,城楼上的“唐”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他想起出发前,青城的弟子们曾问他:“盟主,咱们江湖人为何要帮朝廷打仗?”
那时他说:“因为边关的土地上,埋着的不仅是唐军的尸骨,还有无数百姓的家园。江湖人可以不涉党争,但不能看着家国被践踏。”
此刻,看着身边那些满身血污的江湖汉子——玄尘道长的道袍被划破了数处,秦沧的胳膊上中了一箭,厉锋的刀上还滴着血——李瑁忽然觉得,之前联盟内部的那些分歧,朝堂上的那些算计,在这万里河山面前,都变得微不足道。
“裴侍郎,”李瑁转身道,“联军虽退,但根基未损,怕是还会再来。靖边卫愿留在边境,协助唐军驻守。”
裴宣郑重地点头:“有李盟主在,大唐边境无忧。我这就写奏折回长安,奏请陛下嘉奖各位英雄。”
李瑁笑了笑,没有接话。他走到一名正在包扎伤口的唐军士兵身边,那士兵见是他,连忙挣扎着起身:“多谢盟主昨夜相救!”
“都是为了大唐。”李瑁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再次投向关外的荒原。风依旧在吹,胡笳声却已远了许多。
远处的沙丘上,几只孤雁正展翅南飞。李瑁知道,这场仗还没结束,三国联军绝不会善罢甘休。但他心中却充满了底气——只要江湖人与朝廷能摒弃前嫌,携手并肩,这万里河山,便无人能撼。
夕阳西下时,靖边卫的营地升起了炊烟。玄尘道长在给伤员疗伤,秦沧与唐军将领猜拳喝酒,厉锋则在擦拭他的佩刀。李瑁坐在一块岩石上,看着这一幕,忽然想起了青城山上的那棵银杏树。此刻的边关虽无草木葱茏,却有着另一种惊心动魄的生机——那是侠骨与忠魂共同守护的,家国的安宁。
夜色渐深,李瑁站起身,望着天边的星辰。他知道,明日又将是一场硬仗,但他和他身后的江湖儿女,已做好了准备。因为他们守护的,不仅是雁门关的城楼,更是心中那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江湖。
风穿过营地,带着酒香与药草的气息。李瑁握紧了腰间的长剑,剑穗在夜风中轻轻摆动,像极了青城山下,那串永远在提醒他责任的铜铃。只是此刻,这责任里,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名为“家国”的分量。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