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头查验!”王翦的声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每一卷!每一首!逐字逐句!字迹、墨色、纸张质地纹理的细微差别,更要紧的,是内容!任何反复出现的意象、生僻典故、固定搭配的字词,尤其是…行文的节奏、停顿,以及最关键的——韵脚!所有不合常理、突破常规之处,用朱砂圈出,记录在案!”
命令下达,书房内瞬间只剩下笔尖在纸页上快速滑动的簌簌声,幕僚们凝神屏息,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扫描着眼前的文字海洋。时间在专注中悄然流逝,案头的铜灯盏中,烛泪无声堆积,如同小小的白色坟茔。
“将军!”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的老幕僚突然抬起头,布满血丝的双眼中闪烁着惊疑不定的光芒,他指着摊开的两卷诗稿,“这首《黑水谣》的尾联‘寒冰裂谷,龙蛇潜藏’…韵脚是‘藏’(阳韵)!再看这首《狼居胥怀古》的颔联‘孤冢斜阳,胡尘莽莽’…韵脚‘莽’(养韵)!还有这首《焉支叹》的颈联‘红颜零落,芳草萋萋’…韵脚‘萋’(齐韵)!”
他拿起第三卷《祁连雪》,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再看这首!‘琼峰擎玉宇,飞雪掩重渊’…尾字‘渊’(先韵)!紧接着‘罡风卷地起,万壑生寒烟’…尾字‘烟’(仙韵)!按《切韵》或通行诗律,阳、养、齐、先、仙…这些韵部或远或近,在近体诗中绝少如此混杂通押!可这些诗里,不仅混用,而且衔接流畅,吟诵起来竟无丝毫滞涩,仿佛…本就是浑然一体、约定俗成的韵律体系!”
蒙恬立刻凑近,锐利的目光快速扫过那几处被朱砂圈出的韵脚,又拿起旁边几卷标有同样异常的诗稿快速比对:“不错!这绝非邯郸文人学艺不精!倒像是…刻意为之!他们在用一套我们未知的、或者…被遗忘的韵律规则!”他猛地转向王翦,眼中精光爆射,“将军!这不合常规的押韵,就是标记!是藏在诗赋迷宫里的路标!”
王翦霍然起身,几步跨到案前,俯身凝视那些被朱砂圈出的字眼。混押…未知的体系…路标!他低沉的声音在书房内回荡,带着猎人逼近陷阱边缘的冰冷兴奋:“继续!找出所有类似的、不合常规的韵脚!一个不漏!”
书房内的气氛骤然绷紧。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更多的涟漪被惊起。
“这首《北海游》!‘瀚海连天碧,孤鸿没远冥’…‘冥’(青韵)!下句‘沙碛埋金镞,冰河映古庭’…‘庭’(青韵)!再下句‘长歌动星野,朔气贯长庚’…‘庚’(庚韵)!青、庚混押!”
“还有意象的重叠!”蒙毅也发现端倪,他将几卷标注异常的诗稿并排铺展,“将军请看!‘黑水’、‘狼居胥’、‘祁连’、‘北海(瀚海)’、‘焉支’…这些指向匈奴腹地的关键地名,在这些混押的诗篇中反复出现!而且…出现的位置,往往就在那些不合常规的韵脚之前或之后!如同锁孔与钥匙!”
一幅惊人的图景在烛光下逐渐清晰!这些用漠北苦寒草浆制成的“雪涛笺”,承载的并非无病呻吟的辞藻,而是一幅幅精心绘制的密码地图!赵国文人以咏叹边塞为幌子,通过突破常规、刻意混杂的押韵方式,将匈奴王庭周边的重要地理坐标——黑水(河流)、狼居胥(山脉)、祁连(山脉)、瀚海(湖泊)、焉支(圣山)——巧妙地标注出来!每一个不合常理的韵脚,都像夜空中一颗被点亮的星辰,无声地指引着通往漠北核心的道路!
“是密码!”蒙恬倒吸一口凉气,寒意顺着脊椎爬升,“用诗赋的韵律做密码载体!将匈奴的命门,藏在这风花雪月的吟唱里!何其精妙!何其歹毒!”
“但这套押韵体系的根源,在哪里?”王翦的眉头并未舒展,他紧紧盯着那些被反复圈出的、看似随意却又暗含规律的韵脚组合,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在记忆深处悄然翻涌。这种古朴、疏朗、不拘一格的韵律,仿佛在尘封的岁月里,他曾与之邂逅。
他拿起那首《黑水谣》,低声吟诵起来,声音在寂静的书房中显得格外清晰:“…黑水汤汤,其源自长,寒冰裂谷,龙蛇潜藏…”当念到“其源自长”时,那种跨越韵部、悠远苍茫的韵律感,如同尘封的古锁被钥匙转动,猛地打开了他记忆的闸门!
【三:荒经密钥 】
“《山海经》!”王翦的声音如同惊雷,在众人紧绷的神经上炸响!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带着愕然与难以置信。
“是《山海经》的韵律!”王翦不再多言,他如同一道旋风,猛地转身扑向书房角落那堆尚未整理的、从赵国宫廷秘库中缴获的古籍竹简!灰尘被他的动作带起,在烛光中弥漫。他快速翻找,动作带着一种近乎焦灼的专注,手指划过一卷卷蒙尘的简牍。终于,他抽出一卷格外厚重、以不知名黑色兽皮为封的古简,皮绳捆扎处磨损严重,显然年代久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秦风骨:王翦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