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匈奴语称“瀚海”,漠北最大咸水湖)!
焉支山(匈奴另一圣山,盛产制作胭脂的植物)!
而“金帐立焉,龙气所钟”——这最终的指向,清晰无误地点明了匈奴单于王庭的位置:就在浩瀚的瀚海(北海)之畔,焉支山向阳的温暖山麓之下!这正是秦军斥候多年来用无数鲜血和生命探寻,却始终如同雾里看花、无法精确定位的匈奴心脏!
巨大的危机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整个书房!赵国虽灭,但其遗毒竟已与匈奴王庭勾结得如此之深!如此隐秘高效的情报通道,将赵地虚实、秦军动向,乃至整个北疆防务的弱点,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漠北单于的手中!此刻秦军主力尚在邯郸清剿残敌、安抚地方,北疆虽有蒙恬坐镇九原,但兵力分散。若匈奴单于得到这些详尽情报,趁秦军无暇北顾之机,倾巢南下…后果不堪设想!
“蒙恬!”王翦的声音如同寒铁淬火,瞬间撕裂了凝重的空气!
“末将在!”蒙恬早已按剑肃立,浑身肌肉紧绷,如同即将离弦的劲箭!
“持我虎符!”王翦将一枚沉甸甸的玄鸟虎符重重拍在蒙恬手中,同时将那张写有密码推演结果的帛书塞入他怀里,“点八千轻骑!一人三马!即刻启程,昼夜兼程,驰返九原!”
他的语速快如疾风,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抵达后,一面勒令各塞严加戒备,加固城防,广布斥候!一面…由你亲自挑选军中最为精锐、最擅潜行匿踪的斥候,组成‘猎隼营’!以此图…”他重重一点蒙恬怀中的帛书,“为指引,秘密潜入漠北!目标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确认瀚海之畔、焉支山阳的匈奴王庭确切位置!
绘制详尽的山水道路营盘图!记住,是潜行! 是确认!非万不得已,不得暴露行踪!但若行藏败露,或判断对方已有大规模集结南侵迹象…”王翦眼中寒光如冰刃乍现,“准你临机决断,先发制人!务必将这条情报毒蛇,斩断于漠北巢穴之中!”
“末将遵命!”蒙恬抱拳,声如金石,眼中燃烧着决死的火焰。他深深看了王翦一眼,将虎符与帛书紧紧贴于胸前甲胄之内,猛地转身,沉重的战靴踏在青砖地面上,发出急促而坚定的铿锵之声,迅速消失在黎明前最浓重的黑暗里。
王翦的目光缓缓扫过案几上那些洁白的“雪涛笺”。它们依旧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以及那挥之不去的、来自漠北的苦涩草腥。他拿起最初那卷《碣石吟》,再次凑近,深深吸气。那混杂的气息仿佛化作了实质的幻影——瀚海咸涩的风扑面而来,焉支山顶的万年积雪闪耀着刺骨的寒光,而在那山阳的温暖营地里,匈奴单于如同盘踞的毒龙,正用鹰隼般的目光,冷冷地注视着南方!
就在这时,蒙毅在整理那些从赵国传递诗赋的密探随身物品时,发出一声极轻微的惊疑。他从一个看似普通、用于装诗卷的粗竹筒内壁上,用匕首极其小心地刮下了一小片几乎与竹青融为一体的、干涸板结的彩色物质。那碎片极小,却色彩分明——暗红如凝固的血痂,靛青如深海寒渊,其中还掺杂着点点微不可察的、闪烁着暗淡金光的粉末。
“将军…”蒙毅的声音带着一丝困惑,将竹筒和那点微小的彩色碎屑递上,“这是在传递《祁连雪》诗稿的密探竹筒内发现的…不像墨迹,倒像是…某种干涸的颜料?”
王翦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捻起那点碎屑,凑近跳动的烛火。暗红、靛青、金粉…这妖异而神秘的色彩组合,带着一种扑面而来的、强烈的异域祭祀气息!这绝非中原画师所用!这色彩…这风格…瞬间击中了他记忆深处的某个场景——那是多年前在楚地追击残敌时,在一处废弃的古老祭坛壁画上所见!那些描绘着巫舞、神兽、日月星辰的图腾,正是用这种暗红、靛青和掺金粉末的颜料绘制,散发着同样诡异而古老的气息!
赵国密探传递匈奴情报的竹筒内,为何会残留着楚地巫祝祭祀风格的彩绘颜料?!
这条连接邯郸与漠北的隐秘通道之上,难道还缠绕着来自南方荆楚之地的、更加古老幽暗的藤蔓?《山海经》的密码钥匙…楚地的神秘色彩…匈奴的王庭…
这三者交织的阴影深处,究竟还隐藏着怎样惊心动魄的图谋?
王翦死死盯着指尖那点微小的彩色碎屑,仿佛凝视着深渊缓缓睁开的又一只诡谲之眼。破晓的曙光终于刺穿云层,洒入庭院,却丝毫未能驱散他心头那愈发浓重、盘踞不散的巨大疑云。邯郸的胜利,仅仅掀开了更大棋局的一角。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秦风骨:王翦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