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 李信猛地起身,话音刚落,躺在地上的武士突然齐刷刷地睁开眼睛!
那些武士的眼睛里没有丝毫神采,只有一片浑浊的白,他们像是没有知觉的木偶,猛地从地上跃起,手中的青铜剑直刺向 nearest 的秦军士兵。秦军士兵猝不及防,一名士兵的胳膊被剑划中,鲜血瞬间涌出,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列阵!” 李信大喝一声,秦剑出鞘,寒光一闪,挡住了一名武士刺来的剑。两剑相撞,“铮” 的一声脆响,李信只觉手腕一麻 —— 这武士的力道竟远超寻常兵士,且招式狠辣,全是搏命的路数,没有半分破绽。
赵佗率领士兵迅速列成秦军方阵,长矛在前,盾牌在后,弩手在侧,箭矢上弦,对准了那些武士。可那些武士像是不知疼痛,即便被长矛刺穿身体,依旧嘶吼着向前冲,黑色的血从伤口流出,落在青石板上,发出 “滋滋” 的声响。
“将军,这些人不对劲!” 赵佗一边抵挡武士的攻击,一边喊道,“他们不怕疼,也不怕死!”
李信心中一动,想起之前在太湖私铸岛遇到的吴越匠人,那些人也是这般悍不畏死。他目光扫过武士的脖颈,突然发现每个武士的脖颈处都有一道细微的红痕,像是被什么东西刺过。他侧身避开一名武士的剑,同时伸手抓住武士的脖颈,指尖触到一处凸起 —— 是一枚细小的青铜针!
“打他们的脖颈!” 李信高声喊道,“他们脖颈处有机关!”
秦军士兵立刻调整目标,长矛和秦剑纷纷指向武士的脖颈。一名士兵的剑精准地挑中武士脖颈处的青铜针,那武士动作一顿,眼中的浑浊散去几分,随即像失去力气般倒在地上,不再动弹。
有了先例,秦军士兵纷纷效仿,不过半炷香的时间,所有武士都倒在地上,有的昏迷不醒,有的还在微弱挣扎。李信让人将昏迷的武士绑起来,抬到墓道外的空地上,又让人仔细搜查演武场,看看有没有其他埋伏。
赵佗走到李信身边,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将军,这些到底是什么人?怎么会躺在吴王墓里,还跟活死人一样?”
李信蹲下身,查看那枚从武士脖颈处取下的青铜针。针身细长,针尖涂着暗红色的药膏,凑近闻了闻,有一股苦涩的草药味。他摇摇头:“现在还不好说,得等这些人醒了,或者找到其他线索,才能知道答案。”
【三:假死秘药】
秦军的临时营帐设在浮丘山脚下的一片空地上,被俘的武士被分别关押在三个帐篷里,每个帐篷外都有两名士兵看守。李信让人请来随军的军医 —— 老军医姓秦,曾在咸阳太医院任职,擅长辨识草药和诊治奇症。
秦军医先查看了一名尚未昏迷的武士,那武士躺在草席上,眼神涣散,嘴里喃喃自语,说的都是吴地方言,李信让人找来吴老当翻译,勉强听出几句 “复国”“项氏”“刘亭长” 之类的字眼。
“秦老,你看看他这状况,是怎么回事?” 李信问道。
秦军医俯身,先摸了摸武士的脉搏,又翻开他的眼睑,最后查看了脖颈处的针孔,眉头紧锁:“将军,此人脉象微弱,气血凝滞,但五脏六腑并无损伤,倒像是…… 像是气血被什么东西暂时封住了,导致神志不清,肢体僵硬。”
“气血被封?” 赵佗不解,“难道是中了毒?”
“不是毒,更像是一种迷药。” 秦军医摇摇头,伸手从武士的腰间摸出一个巴掌大的皮袋,打开一看,里面装着几小包褐色的药粉,还有一卷竹简。“将军,您看这个。”
李信接过竹简,展开一看,上面用楚式隶书刻着几行字,开头写着 “假死方”,后面跟着一串草药名:曼陀罗花三钱、乌头一钱、当归五钱、菖蒲二钱,还有几味李信不认识的草药,末尾注着 “服之可致气血凝滞,如死状,三日后自醒,依《黄帝内经?灵枢》‘血气者,人之神也’所制”。
“《黄帝内经》?” 李信心中一动,他虽不精医术,但也听过这部医书的名头,据说那是上古传下的医典,记载着人体气血运行的道理。
秦军医凑过来看了看竹简,连连点头:“没错!这药方确实合《黄帝内经》的道理。《灵枢?本神》里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这药方用曼陀罗和乌头暂时阻滞气血运行,让神气暂时‘舍心’,看起来就像死人一样;再用当归和菖蒲调理气血,防止伤及根本,三日后气血自行通畅,人就能醒过来 —— 这是很高明的医理,不是寻常郎中能配出来的。”
“这么说,这些人是故意服了这假死药,躺在吴王墓里装死?” 赵佗恍然大悟。
“应该是这样。” 秦军医拿起一点药粉,放在鼻尖闻了闻,“这药粉的配比很精准,多一钱乌头就会致命,少一钱曼陀罗又达不到假死的效果。看来配制这药方的人,对《黄帝内经》和草药药性都很熟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秦风骨:王翦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