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的心沉了下去。他知道自己不能改变历史,但看着眼前这个即将掀起科学革命的人,他突然想做点什么。他拿出手机,调出一张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卫星地图,指着各个岛屿说:“这些岛以前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被海水分开。所以岛上的物种既相似,又不同。”
达尔文的眼睛像被点燃的火把,他抢过手机,手指在屏幕上滑动,喃喃自语:“地理隔离……对,就是这个!我怎么没想到!”他突然抓住青林的胳膊,“你说的环境影响,加上地理隔离,再加上……那些不适应的都死了,留下的就变了,对不对?”
青林点点头,喉咙有些发紧。
“我要把这些写下来。”达尔文冲进船舱,片刻后抱出一摞手稿,“我已经记了三十多本笔记,画了两百多张图,我要证明物种不是不变的,是慢慢变的!”他突然停下来,眼镜后的目光变得温柔,“谢谢你,青林。不管你来自哪里,你让我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那天晚上,海上起了风暴。青林被放大镜的强光惊醒,发现自己站在甲板中央,达尔文正举着油灯找他。“这是我父亲给我的怀表,”他把块银表塞进青林手里,表盖内侧刻着只知更鸟,“它走得不准,但我总觉得,时间不是直线,是圈,说不定哪天我们还能在某个港口遇见。”
放大镜的光芒彻底吞噬视野前,青林最后看到的,是达尔文冲进实验室的背影,油灯的光映在他的笔记本上,照亮了那行刚写下的字:“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再次睁眼时,青林正趴在大学图书馆的桌子上,面前摊着一本《物种起源》。手机屏幕亮着,显示着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卫星地图,和他在贝格尔号上展示的一模一样。掌心的黄铜放大镜凉丝丝的,镜片上的拉丁文清晰可见。
口袋里多了样东西——那只银表,表盖内侧的知更鸟和记忆中一模一样,表针停在凌晨三点十七分,正是贝格尔号经过好望角的时刻。
青林翻开《物种起源》的序言,达尔文在里面感谢了“所有在航行中给予启发的朋友”,其中有个名字被墨水晕染过,隐约能看出是“Qing”。他突然想起达尔文说的“时间是圈”,或许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早已感觉到,自己的思想会穿越时空,遇到理解它的人。
走出图书馆时,晨光正好。青林看到花坛里的三叶草,突然想起达尔文曾花八年时间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写下《植物的运动本领》。他蹲下身,用那枚黄铜放大镜观察叶片的纹路,阳光透过镜片,在草叶上投下小小的光斑,像极了贝格尔号甲板上的星斗。
他摸出那只银表,轻轻打开。表芯发出细微的“咔哒”声,像是跨越百年的回响。青林突然明白,科学最动人的不是结论,是追问——就像达尔文对着雀鸟标本困惑的眼神,像他在暴雨中写下的猜想,像他明知会被质疑却依然提笔的勇气。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导师发来的邮件,问他的进化论论文什么时候交。青林笑了笑,指尖在屏幕上敲下:“就快了,我想再看看那些雀鸟的喙。”
阳光穿过放大镜,在他的笔记本上烧出个小小的焦痕,像颗正在萌发的种子。
喜欢未来星空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未来星空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