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的防化靴踩碎炼丹房门槛上的冰晶时,便携终端的能量探测器正发出尖锐的蜂鸣。
公元1160年的淮南寿春,寒雾像凝固的汞液漫过夯土墙,而终端的全息投影显示,墙缝里渗出的暗红色粉末,正以0.4赫兹的频率规律震颤——这不是寻常的丹砂,光谱分析显示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微量的反氢同位素,与23世纪实验室合成的聚变催化剂特征完全吻合。
96小时前,青林在调试"中古化学能量场分析仪"时被卷入时空乱流。
此刻这台巴掌大的仪器藏在交领道袍内侧,显示屏上跳动的三维模型揭示着惊人事实:整个炼丹房的地基里,埋着一张由铜管组成的网络,管内流动的水银在低温下呈现超导特性,能将炼丹炉的能量波动实时传导至地下深处的陨铁核心。
"何人擅闯丹房?"
呵斥声裹着硫磺味砸过来。
青林转身,看见个穿紫色道袍的老者举着铁钳走来,钳口夹着块通红的矿石,矿石表面的裂纹里流淌着金色的液滴。
当老者走过探测器的扫描范围时,终端突然弹出警告:"检测到高强度粒子流,源头:矿石内部,粒子类型与超新星爆发残留一致。"
被拖拽至炼丹炉前时,青林终于看清了这处神秘场所的全貌。
三足鼎状的炼丹炉高达丈余,炉壁镶嵌着二十八宿形状的铜镜,镜面反射的火光在穹顶交织成星图。炉底的通风口处,刻着密密麻麻的刻度,刻度旁标注的"火候",实则是精确到秒的温度控制参数——这比欧洲最早的温度计早了整整四百年。
"贫道路九渊,"老者放下铁钳,指节上的老茧里嵌着银白色粉末,"在此炼制'长生丹'已三十载。"他用铜勺舀起一勺黑色粉末,粉末在勺中竟自行悬浮起来,"你身上有'星砂'的气息,莫非来自'天外'?"
青林的探测器剧烈震动起来。他认出那黑色粉末正是硝石、硫磺与木炭的混合物,但其中悬浮的银白颗粒,却是标准的反物质尘埃。当路九渊将粉末倒入炼丹炉,炉壁的铜镜突然集体亮起,终端显示周围的空气正在发生聚变反应——三个氧原子在无外能输入的情况下聚合成碳,释放的能量被铜镜反射成螺旋状的能量束。
这就是原始火药的真相。接下来的三个月,青林以"云游道士"的身份留在丹房,逐渐窥见这套"炼丹术"背后的超时代科技:
路九渊用来混合原料的青铜盆,盆底刻着斐波那契螺旋线。按此纹路搅拌,能使硝石颗粒均匀分布在硫磺晶体周围,形成稳定的晶格结构——这是现代炸药的纳米级混合工艺,却被伪装成"阴阳调和"的道家仪式;
炼丹炉的烟道里,藏着由陨铁打造的过滤装置。装置上的微孔直径精确到0.1微米,能截留反应产生的有毒气体,同时让可燃气体顺利排出——其原理与现代防毒面具的活性炭滤网完全相同;
最令人心惊的是温度控制系统。炉壁夹层中流淌的水银,能根据铜镜反射的光强自动调节流量,使炉温稳定在210℃±5℃——这恰好是硝酸钾分解并释放氧气的临界温度,比诺贝尔发明的硝化甘油稳定技术早了近八百年。
"世人皆以为炼丹是求长生,"一个雪夜,路九渊在炉前添柴,火焰突然呈现出诡异的蓝绿色,"却不知这'药'真正的用处,是聚天地之气,裂金石之坚。"他用剑挑起一块冷凝的药渣,药渣在月光下泛着金属光泽,"你看这结晶,像不像流星划过夜空的痕迹?"
青林的终端突然破解了一段加密信号。屏幕上浮现出路九渊的《丹房秘要》手稿,其中"伏火法"的配方旁,用朱砂写着三行密语:"硝石七两,硫磺二两,木炭一两,需经磁石磁化,置于寅时阳气最盛时合之。"翻译成现代化学公式,正是最佳氧平衡比例的黑火药配方,其爆轰速度可达每秒400米。
乾道元年的春天,金军袭扰淮南,寿春守将求援。路九渊带着青林登上城楼,将十余个陶罐摆在垛口。罐口塞着浸油的棉絮,罐身缠绕着麻绳,绳头系着硫磺球。"这叫'飞火',"路九渊点燃硫磺球,将陶罐掷向敌军,"能烧穿铁甲,阻敌三日。"
青林的探测器显示,陶罐内壁涂着一层铅丹,能与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反应生成二氧化铅,增强燃烧温度;而麻绳的编织方式遵循特定的螺旋角,能使陶罐在空中旋转,保证落地时罐口朝下——这原理与现代手榴弹的引信设计惊人地相似。
爆炸产生的浓烟中,青林看见路九渊悄悄转动了腰间的玉佩。玉佩是块天然磁石,转动时产生的磁场使空气中的火药颗粒重新排列,形成定向冲击波。他突然明白,所谓的"炼丹火候",实则是对磁场强度的精确控制,而道家的"阴阳五行",不过是对化学反应的具象化描述。
"这些'星砂'来自元佑元年的那颗流星,"路九渊在城楼角落里对青林坦白,他从怀中掏出块陨铁碎片,碎片表面的熔壳下,显露出规则的六边形纹路,"那晚它坠落在龙虎山,砸出的深坑至今寸草不生。我取其碎屑入药,才知此物能引动天地之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未来星空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未来星空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