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一时糊涂,就答应了。结果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把绵山烧得光秃秃的,也没见介子推出来。等火灭了,人们才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了他和老娘的尸体,介子推的后背还靠着棵柳树,树下有片衣襟,写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重耳抱着尸体,哭得撕心裂肺:“是吾害了你啊!子推!”
他下令,每年这一天,全国都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纪念介子推,这就是后来的“寒食节”。
青林看着重耳在柳树下立誓,要“常清明”,心里百感交集。这人不是神,也会犯错,但他能认错,能记住教训,这就比好多君王强多了。
之后的几年,青林看着重耳怎么治理晋国。
他减免赋税,让百姓安心种地;重用贤能,不管是跟着他流亡的老臣,还是以前反对过他的人,只要有本事,都能得到重用;他还建立军队,训练士兵,却不随便打仗,只用在该用的时候。
有一年,周王室内乱,周天子派人来求救。大臣们都说:“晋国刚安定,别管闲事。”重耳却摇头:“尊王攘夷,是诸侯的本分。周天子有难,吾不能不管。”
他亲自带兵,平定了内乱,把周天子送回了洛邑。周天子很感动,赐了他好多土地,晋国的名声一下子就起来了。
再后来,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重耳亲自带兵,在城濮和楚军交战。他想起当年在楚国避难时,楚成王曾款待过他,就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报答当年的恩情,这就是“退避三舍”。
可楚军得寸进尺,紧追不舍。重耳没办法,只好下令反击。晋军将士奋勇杀敌,把楚军打得大败。
这一仗,让晋国成了中原的霸主。重耳在践土会盟诸侯,连周天子都派人来参加,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
站在会盟的高台上,看着下面黑压压的诸侯和士兵,重耳感慨万千,他对身边的青林说:“当年在翟国,吾何曾想过有今日?可若没有那些年的流亡,没有那些苦,吾恐怕也成不了今日的吾。”
青林看着他,头发全白了,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可眼神里的光,比当年在翟国时更亮了。这十九年的流亡路,磨掉了他的浮躁,却磨出了他的坚韧;那些吃过的苦,受过的辱,都变成了他治理国家的智慧。
他创造的奇迹,不是天生的,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是一口一口苦水咽下去的,是一群人用忠诚和热血堆起来的。
这天,青林在宫里看着工匠们修复介子推死时靠着的那棵柳树,突然觉得一阵头晕,眼前的景象开始晃动。重耳的身影越来越模糊,宫人们的声音越来越远,像是隔着一层水。
他知道,自己要回去了。
最后一眼,他看见重耳站在柳树下,手里拿着那片衣襟,轻声念着:“但愿主公常清明……”
再睁眼时,青林发现自己趴在书桌上,《左传》摊开着,正好是“晋公子重耳之亡”那一页。台灯亮着,没冒烟,窗外是城市的灯火,不是绛都的宫墙。
桌上的日历显示,明天就是清明节。
青林拿起书,指尖划过“退避三舍”“寒食节”“践土会盟”这些字,突然觉得这些不是干巴巴的历史,是有温度的。他仿佛能看到重耳在流亡路上啃野菜的样子,看到他接过介子推递来的肉羹时的感动,看到他站在会盟台上的意气风发。
真正的奇迹,从来不是突然降临的。它藏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藏在待人接物的真诚里,藏在知错能改的勇气里。就像重耳,就算跌落到泥土里,也能从泥土里长出参天大树。
第二天,青林买了些青团,坐在公园里,看着柳树抽出新芽。他想起重耳,想起介子推,想起那些在流亡路上互相扶持的人。
或许,清明节不只是纪念,更是提醒——提醒我们要像重耳那样,历经磨难也不丢初心;要像介子推那样,忠诚善良不图回报;要像那些追随者那样,懂得什么值得坚守。
风拂过柳梢,带着点暖意。
青林咬了口青团,甜甜的,带着点艾草的清香。
他想,重耳要是尝到这味道,大概也会笑吧。
毕竟,他当年盼着的,不就是百姓能吃上一口热乎的、甜美的食物吗?
这盛世,如他所愿。
喜欢未来星空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未来星空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