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渠安国来到羌人聚居地,召集先零部落三十多位首领,把其中特别桀骜不驯的全部斩杀;又发兵攻打先零部落,斩杀一千多人。这下,那些投降汉朝的羌人,还有归义羌侯杨玉等人又愤怒又怨恨,不再信任汉朝,于是他们胁迫其他弱小部落,背叛汉朝,侵犯边塞,攻打城镇,杀害官吏。义渠安国以骑都尉的身份,率领三千骑兵屯守防备羌人;军队到了浩亹,遭到羌人攻击,损失了大量辎重和兵器。义渠安国只好带兵退回令居,并将情况上奏朝廷。
当时赵充国七十多岁了,皇帝觉得他年纪大,派丙吉询问他谁能领兵出征。赵充国回答:“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人了!”皇帝又派人问他:“将军觉得羌人实力如何?需要多少兵力?”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军事情况难以远程推测,我希望能快马赶到金城,制定好作战方案后再上报。羌人只是小小的外族,竟敢违背天意叛乱,很快就会灭亡,希望陛下把这事交给我,别为此担忧!”皇帝笑着说:“好!”于是大规模调兵前往金城。夏天四月,派赵充国率领军队,前去攻打西羌。
六月,东方天空出现彗星。
赵充国到达金城后,等兵力集结到一万骑兵,准备渡河。他担心被羌人阻拦,就在夜里派三名校官率领士兵,口中衔枚(防止出声)先行渡河。士兵们一过河,就立刻安营扎寨。天亮时,军队按次序全部顺利渡河。这时,几十上百个羌人骑兵来到汉军附近,来回出没。赵充国说:“我们的人马刚长途跋涉,十分疲惫,不能追击。这些羌人骑兵骁勇善战,很难制服,我担心这是他们设下的诱敌之计。我们这次出征,目标是彻底消灭羌人,这种小便宜不值得贪图!”他下令军队不许出击。又派骑兵侦察四望峡,发现没有羌人埋伏。夜里,赵充国带领军队前进到落都,召集各位校官和司马说:“我就知道羌人不懂得用兵!要是他们派几千人守住四望峡,我们的军队怎么可能顺利进来!”
赵充国领兵打仗,特别注重派出大量侦察兵打探消息。行军时,时刻保持战斗准备;驻扎时,必定加固营垒。他生性谨慎稳重,爱护士兵,每次作战前都深思熟虑,谋划周全后才行动 。军队向西抵达西部都尉府后,他每天都给士兵提供丰盛的饮食,将士们都愿意为他效命。羌人多次前来挑战,赵充国却坚守不出。汉军抓到俘虏后,得知羌人首领们互相埋怨说:“早告诉你们别造反,现在天子派赵将军来了,他都八九十岁了,最会用兵。如今我们想拼个你死我活,能行吗?”
起初,罕、幵部落的首领靡当儿派弟弟雕库向都尉报告:“先零部落准备造反。”几天后,先零果然叛乱。雕库的族人有不少在先零部落中,都尉就把雕库扣下当人质。赵充国却认为雕库无罪,将他释放,并让他回去告诉部落首领:“朝廷大军只杀有罪之人,你们要和有罪的人划清界限,别跟着他们一起送死。天子下令,羌人中犯法的,只要能捕杀同伙,就可以免罪,还会根据功劳大小赏赐钱财,所捕获的对方妻子儿女、财物也都归己所有。”赵充国打算凭借威望和诚信,招降罕、幵部落以及被胁迫参与叛乱的人,瓦解羌人的联盟,等他们疲惫不堪时,再发动攻击。
此时,朝廷从内地各郡征调屯守边疆的士兵,总数已达六万人。酒泉太守辛武贤上奏说:“目前郡里的军队都在南山一带屯守,北部边境空虚,这种局势难以长久维持。如果等到秋冬季节再进兵,那是敌人在境外时的策略。现在羌人早晚侵扰,当地土地寒冷贫瘠,汉军的马匹难以过冬。不如在七月上旬,让军队携带三十日的口粮,兵分两路从张掖、酒泉出发,合击在鲜水畔的罕、幵部落。即便不能将他们全部消灭,也能抢夺他们的牲畜财产,俘虏他们的妻子儿女,然后收兵返回。到冬天再发动攻击,大军接连出击,羌人必定会被震慑打垮。”
皇帝把辛武贤的奏章交给赵充国,让他发表意见。赵充国认为:“一匹马驮运三十日的口粮,就需要米二斛四斗、麦八斛,再加上衣物装备、兵器,行军时很难快速追击。羌人一定会摸清我军进退的规律,慢慢撤退,追逐水草,躲进山林。我军要是贸然深入,羌人就会占据前方险要地势,守住后方咽喉要道,切断我军粮道,到时候必定会有伤亡危险,还会被外族耻笑,这样的后果千年都难以挽回。而辛武贤说能抢夺羌人的牲畜财产、俘虏他们的妻儿,这恐怕只是空话,不是什么好计策。先零部落是叛乱的主谋,其他部落只是被胁迫参与,所以我建议,暂且放过罕、幵部落的小过错,先不公开追究,集中力量讨伐先零,以此震慑其他部落。这样一来,他们应该会悔过自新,朝廷便可赦免他们的罪行,再选拔熟悉羌人风俗的好官吏,对他们进行安抚团结。这才是保全军队、确保胜利、安定边疆的良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