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又把赵充国的意见下发讨论,公卿大臣们大多认为:“先零兵力强盛,又有罕、幵的支持。不先打败罕、幵,就无法对付先零。”于是,皇帝任命侍中许寿为强弩将军,就地任命酒泉太守辛武贤为破羌将军,下诏书嘉奖并采纳了辛武贤的计策,还写信责备赵充国:“如今粮草运输任务繁重,百姓深受困扰。将军率领一万多士兵,不趁着秋季水草丰美时与羌人争夺牲畜粮食,却打算拖到冬天。到那时,羌人早已储备好食物,大多藏匿在山中,凭借险阻据守,而我军士兵饱受严寒,手脚生冻疮,这样对作战能有什么好处?将军不考虑国家的巨大耗费,只想花几年时间来战胜敌人,换作谁不想这样轻松地打仗呢?现在命令破羌将军辛武贤等人于七月出兵攻打罕羌,将军务必领兵一同进发,不要再迟疑!”
赵充国上书辩驳:“陛下之前下诏书,打算派人告诉罕部落,朝廷大军即将到来,但不会诛杀罕人,以此瓦解他们的叛乱图谋。所以我派幵部落首领雕库去宣扬天子的仁德,罕、幵等部落都已得知陛下的诏令。如今先零羌的首领杨玉凭借石山森林的险要地势,伺机侵扰;罕羌并没有任何侵犯行为。现在放下先零不打,却先攻击罕羌,这是放过有罪之人,诛杀无辜百姓,平白无故惹出祸端,造成双重危害,实在不是陛下原本的意图。我听说兵法讲:‘进攻力量不足时,防守则绰绰有余。’又说:‘善于打仗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如今罕羌要是想侵犯敦煌、酒泉,我们应该整顿兵马、训练士兵,等他们来犯。这样就能以逸待劳,掌握制敌先机,这才是取胜之道。现在我担心敦煌、酒泉两郡兵力太少,防守尚且不足,要是出兵进攻,就等于放弃了调动敌人的策略,反而陷入被敌人调动的被动局面,我认为这样做很不妥。先零部落之所以叛乱,是因为与罕、幵部落消除仇怨,订立盟约,但他们心里也害怕罕、幵部落在汉军压力下背叛自己。我推测,先零的计划肯定是想先帮罕、幵解危,以此巩固盟约。如果我们先攻打罕羌,先零必定会全力援助。现在羌人的马匹肥壮,粮食充足,贸然进攻很难重创他们,反而会让先零有机会施恩于罕羌,加固双方联盟,聚集两万多精兵,还会胁迫其他弱小部落,使依附他们的人越来越多,像莫须等部落就更不会轻易脱离。这样一来,羌人兵力增多,我们再想消灭他们,就要多花数倍力气。我担心国家为此忧虑操劳的时间,恐怕得长达十几年,而不是两三年就能解决。依我之见,先消灭先零,罕、幵等部落不用大动干戈就能归服。如果先零被灭后,罕、幵仍不投降,等正月再攻打他们,既合理,时机也恰当。现在进兵,实在看不到有什么好处。”戊申日,赵充国上奏。秋七月甲寅日,皇帝下诏书,采纳了赵充国的计策。
赵充国于是领兵前往先零驻扎之地。羌人长期屯聚,已经懈怠。他们望见汉军大军压境,慌忙丢弃车辆辎重,想渡过湟水逃命。由于道路狭窄,队伍拥堵不堪。赵充国却下令军队缓慢追击。有人说:“追敌人就该快点,不然就错过战机了!”赵充国解释道:“这些羌人已是穷途末路,不能逼得太紧。我们追得慢,他们只顾着逃命;追得急了,他们反而会回头拼命。”校尉们听了,都觉得有道理。这一战,羌人落水淹死数百人,投降和被斩杀的有五百多人,汉军缴获马、牛、羊十万多头,战车四千多辆。
汉军到达罕羌地界后,赵充国下令:“不许焚烧村落,不许在田地里放牧!”罕羌人听说后,高兴地说:“汉军果然不会攻打我们!”首领靡忘派人来表示:“希望能回到原来的居地。”赵充国将此事上报,还没等朝廷回复,靡忘就亲自前来归降。赵充国赐给他饮食,又让他回去劝说族人。护军以下的将领都纷纷反对:“这可是反叛之人,怎么能擅自放他回去!”赵充国斥责道:“你们只想着按律法办事,保全自己,根本不是为国家着想!”话还没说完,朝廷诏书就到了,下令赦免靡忘的罪行。最终,罕羌果然没费一兵一卒就归降了。
皇帝下诏,让破羌将军、强弩将军率军到指定地点屯驻,准备在十二月与赵充国合兵,进攻先零。此时,前来投降的羌人已有一万多人。赵充国判断羌人内部必定会分崩离析,便打算撤除骑兵,让士兵屯田,等待羌人自行衰败。他的奏章还没上报,就接到了进兵的诏书。赵充国的儿子、中郎将赵卬十分担忧,派门客劝他:“要是出兵后吃了败仗,损兵折将,危害国家,您坚持自己的主张还有道理。可现在不过是策略上的利弊之争,何必这么固执?万一惹得皇上不高兴,派绣衣使者来责问,您自身都难保,还怎么顾得上国家?”
赵充国叹息道:“你说的这话太不忠诚了!要是当初听我的建议,羌人怎会叛乱到如今地步?之前朝廷征集能先去羌地的人选,我举荐了辛武贤;丞相、御史却建议派义渠安国,结果把羌地局势搞得一团糟。当初金城、湟中一带谷价每斛才八钱,我就对耿中丞说:‘要是能买三百万斛粮食储备起来,羌人肯定不敢作乱!’耿中丞只请求买一百万斛,最后实际只买到四十万斛;义渠安国两次出使,又耗费了一半。错失这两个关键计策,才让羌人有胆量叛乱。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如今战事久拖不决,要是四方边境的其他部族趁机动摇叛乱,相互影响,到那时,就算再有智慧的人也难以收拾局面,难道值得忧虑的只有羌人吗?我宁可拼上性命坚持正确主张,也要向圣明的君主进献忠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