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石显听说大家都在议论,说他害死了前将军萧望之,担心天下的学者指责自己,因为谏大夫贡禹精通经术、气节高尚,于是派人表达心意,和贡禹结交,还向皇帝推荐贡禹,贡禹一路升迁到九卿的位置,石显对他的礼节十分周到。于是就有人称赞石显,认为他并没有嫉妒、诬陷萧望之。石显施展阴谋诡计为自己开脱罪责、获取皇帝信任,用的都是这类手段。
荀悦评论说:奸臣迷惑君主的程度实在太深了,所以孔子说:“要远离奸佞之人。”不只是不任用他们,还要远远地隔绝他们,堵塞奸佞产生的源头,这才是防范的最高境界。孔子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治国的关键根本,在于先端正自己。公平正直、诚实守信,是端正自身的主要内容。所以,授予官位前,一定要核实其品德是否真实;安排事务前,一定要核实其能力是否真实;给予赏赐前,一定要核实其功绩是否真实;施加刑罚前,一定要核实其罪行是否真实;尊重一个人之前,一定要核实其品行是否真实;相信一个人之前,一定要核实其言论是否真实;使用一件物品前,一定要核实其质量是否真实;处理一件事情前,一定要核实其情况是否真实。这样,众多正直的人汇聚在朝廷,各种实事落实在民间,先王的治国之道,就是如此罢了!
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八月癸亥日,光禄勋匡衡升任御史大夫。闰月丁酉日,太皇太后上官氏去世。这年冬天十一月,齐地和楚地发生地震,降下大暴雪,树木被折断,房屋也遭到毁坏 。
建昭三年(乙酉,公元前36年)
夏天六月甲辰日,扶阳共侯韦玄成去世。秋天七月,匡衡升任丞相,戊辰日,卫尉李延寿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这年冬天,西域都护、骑都尉北地人甘延寿,与副校尉山阳人陈汤,在康居合力诛杀匈奴郅支单于。
起初,郅支单于自恃匈奴是大国,又打了胜仗,十分骄横。他对康居王毫无礼数,一怒之下杀死康居王的女儿、贵族及数百百姓,还把一些人肢解后扔进都赖水中。他强迫百姓修筑城池,每天征调五百人,修了两年才完工。他还派使者向阖苏、大宛等国索要每年的进贡,这些国家不敢不给。汉朝先后派三批使者到康居,索要谷吉等人的尸体,郅支单于却刁难、侮辱汉朝使者,拒不接受汉朝诏令。他还通过西域都护上书,说“生活困苦,希望归附强大的汉朝,送儿子入朝侍奉皇帝”,态度傲慢无礼到了极点。
陈汤为人沉着勇敢,深谋远虑,足智多谋,渴望建立奇功。他和甘延寿商议说:“夷狄惧怕臣服强大的国家,这是天性。西域原本属于匈奴,如今郅支单于威名远扬,不断侵犯乌孙、大宛,还经常为康居出谋划策,企图让这两国臣服。如果他真的控制了这两个国家,几年之内,西域各城郭国家都将陷入危险。而且郅支单于的部下剽悍善战,多次获胜。如果放任不管,时间一长,必定成为西域的大患。虽然康居距离遥远,但蛮夷之地没有坚固的城池和强劲的弓弩防御。要是征调屯田的官兵,再驱使乌孙的军队,直捣郅支单于的城池,他们想逃没处逃,守城又难以自保,这样千载难逢的大功,一个早上就能成就!”甘延寿也觉得有道理,打算上奏朝廷请求批准。陈汤却说:“朝廷和公卿们商议,这么重大的决策,一般人难以理解,事情肯定不会获批。”甘延寿犹豫不决,没有听从。
正巧甘延寿久病不起,陈汤便擅自假传圣旨,征调西域各城郭国家的军队,以及车师戊己校尉屯田的官兵。甘延寿得知后,惊得跳起来,想要阻止。陈汤大怒,手按宝剑呵斥道:“大军已经集结,你小子想坏了大家的大事吗!”甘延寿只好听从。两人部署军队,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军队加起来共有四万多人。甘延寿、陈汤上奏弹劾自己假传圣旨的罪状,同时陈述了军事行动的情况。当天,他们就带领军队分路进发,兵分六路:其中三路从南道越过葱岭,直奔大宛;另外三路由甘延寿亲自率领,从温宿国出发,经北道进入赤谷,穿过乌孙,进入康居境内,抵达阗池西边。
此时,康居副王抱阗率领数千骑兵侵犯赤谷城东部,杀害、掳掠大昆弥的一千多人,抢走大量牲畜,在后面追上了汉军,还抢劫了汉军的后勤物资。陈汤派西域的军队迎击,杀死四百六十人,救回被掳掠的四百七十人,交还给大昆弥,缴获的马、牛、羊则充当军粮,还抓获了抱阗的贵族伊奴毒。进入康居东部边境后,陈汤下令军队不得抢掠。他暗中召见康居的贵族屠墨,向他展示汉朝的威严和信誉,和他饮酒结盟后才放他离开。大军继续前进,在距离郅支单于城大约六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后来又抓获康居贵族贝色子的儿子开牟,让他做向导。贝色子是屠墨母亲的弟弟,他们都怨恨郅支单于,因此汉军详细了解到了郅支单于的情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