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八年(公元65年 乙丑年)
春天正月己卯日,司徒范迁去世。
三月辛卯日,朝廷任命太尉虞延为司徒,卫尉赵熹代理太尉事务。
越骑司马郑众出使北匈奴,单于想让郑众给他行跪拜礼,郑众坚决不低头。单于就派人围住他,不给他水和火。郑众拔出刀发誓宁死不屈,单于害怕了,这才停止刁难,还另外派使者,跟着郑众一起回到京城。当初,大司农耿国曾上书说:“应该设置度辽将军,驻扎在五原,防止南匈奴有人逃跑。”朝廷没采纳。南匈奴须卜骨都侯等人得知汉朝和北匈奴有使者往来,心里产生了怨恨,就想背叛汉朝,还偷偷派人去北匈奴,让北匈奴派兵来接应他们。郑众出塞后,察觉到不对劲,派人暗中侦查,果然抓到了须卜骨都侯派去的人。于是郑众上书说:“应该再设置一位大将,防止南北匈奴勾结。”从这时候起,朝廷开始设置度辽营,让中郎将吴棠代理度辽将军事务,率领黎阳虎牙营的士兵,驻扎在五原郡的曼柏县。
秋天,十四个郡国发了大水。
冬天十月,北宫修建完成。
丙子日,朝廷招募犯了死罪关在监狱里的人,让他们到度辽营效力;有犯罪后逃亡的人,也可以按照不同情况赎罪。楚王刘英拿着黄色细绢和白色细绢,交给封国的国相说:“我作为藩王,犯下了很多过错。感激朝廷的大恩,送上这些绢帛,希望能用来赎罪。”国相把这件事上报给朝廷。皇帝下诏书回复说:“楚王诵读黄帝、老子的精妙言论,崇尚佛陀的仁慈教义,斋戒三个月,向神灵发誓,有什么可怀疑的,会有灾祸呢!把绢帛退还给他,让他用这些东西来资助佛门信徒和僧人准备丰盛的斋饭吧。”当初,皇帝听说西域有一种神叫佛,就派使者到天竺去寻求佛法,带回了佛经和僧人。佛经的内容大多以虚无为本,推崇慈悲不杀生。认为人死后,精神不会消失,会重新投胎转世;人活着时做的好事坏事,都会有报应。所以修行的关键是修炼精神,最终成为佛。佛教还用宏大高远的说法来劝导普通百姓。精通佛法的人,被称为沙门。从这时起,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人们绘制佛像,而王公贵族里,楚王刘英是最早信奉佛教的。
壬寅日,月末最后一天,发生了日全食
皇帝下诏书,让各个部门的官员好好履行职责,有话直说,不用忌讳。于是,朝堂上的官员们纷纷呈上密封的奏章,各自指出朝政的问题和得失。皇帝看完奏章后,深刻地反省自己的过错,还把奏章拿给百官看。他下诏书说:“大家所说的,都是我的过失。百姓有冤屈,我没能帮他们解决;狡猾的官吏违法乱纪,我也没能有效制止;还轻易地征调民力来修建宫殿,日常出行不讲节制,情绪喜怒无常。回顾历史上的教训,我感到十分惶恐,只担心自己德行浅薄,时间久了会变得懈怠!”
北匈奴虽然派使者来进贡,但还是不停地在边境抢劫骚扰,边境城市白天都得紧闭城门。皇帝打算派使者回访北匈奴的使者,郑众上书劝谏说:“我听说北匈奴单于想要我们汉朝派使者去,是想离间南匈奴的部众,稳住西域三十六国的心;还想宣扬和汉朝和亲的事,在邻国面前炫耀,让那些想归附汉朝的西域国家犹豫不决,让原本向往中原的人断了念想。我们的使者一到,他们肯定会傲慢无礼。要是再派使者去,匈奴就会觉得自己的计谋得逞,那些原本反对和汉朝交往的大臣也不敢再说话了。这样一来,南匈奴就会动摇,乌桓也会产生异心。南单于在汉朝待了很久,对我们的情况很了解,万一他们分裂反叛,很快就会成为边境的大患。现在幸好有度辽营的军队在北方边境扬威,就算不回访匈奴,他们也不敢轻易闹事。”皇帝没听进去,还是派郑众去了。
郑众又上书说:“我上次出使,没向匈奴单于行跪拜礼,单于一直怀恨在心,还派兵包围我。现在我又奉命出使,肯定会遭到他们的欺凌羞辱。我实在不忍心拿着大汉的符节,向匈奴人单独跪拜。要是匈奴真能让我屈服,那大汉的威严就会受损。”皇帝还是不听。郑众没办法,只好出发,在路上连续上书,坚决反对这次出使。皇帝生气地斥责了郑众,把他追回来关进了廷尉府。后来赶上大赦,郑众才得以回家。再后来,皇帝见到从匈奴来的人,听说了郑众和单于争执行礼的情况,又把郑众召回来,任命他为军司马。
永平九年(公元66年 丙寅年)
夏天四月甲辰日,皇帝下诏书,让司隶校尉和各州刺史,每年推荐一名任职三年以上、政绩特别突出的县长官,和上计吏一起送到京城;同时,也要把那些治理得特别差的官员上报。
这一年,粮食大丰收。
皇帝赐给皇子刘恭灵寿王的封号,赐给皇子刘党重熹王的封号,但他们暂时还没有自己的封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