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隶校尉王寓依靠宦官的势力,想让太常张奂举荐自己,张奂拒绝了他。于是王寓诬陷张奂结党营私,导致张奂被终身禁止为官。张奂曾经和段颎在攻打羌人的问题上有过争执,两人关系不好。段颎担任司隶校尉后,想把张奂赶回敦煌并加害于他。张奂写信向段颎苦苦哀求,才得以幸免。
魏郡的李暠担任司隶校尉时,因为旧仇杀了扶风的苏谦。苏谦的儿子苏不韦把父亲的尸体埋起来,但不举行正式葬礼,他隐姓埋名,结交侠客准备报仇。李暠后来升任大司农,苏不韦藏在草堆里,挖地道一直通到李暠的卧室,杀死了他的小妾和小儿子。李暠吓得魂飞魄散,在地上铺木板睡觉,一夜之间换了九个地方。苏不韦又挖开李暠父亲的坟墓,砍下尸体的头颅,拿到集市上示众。李暠派人追捕苏不韦,却一直抓不到,最终愤恨交加,吐血而死。后来苏不韦遇到大赦,回到家中,才正式安葬父亲并守丧。张奂和苏氏家族一直关系很好,而段颎和李暠交情不错。段颎征召苏不韦担任司隶从事,苏不韦害怕被害,称病不去。段颎大怒,派从事张贤到苏不韦家中杀他,还事先把毒药交给张贤的父亲,说:“如果张贤抓不到苏不韦,你就喝下这个!”于是张贤逮捕了苏不韦及其全家六十多口人,全部杀死。
? 渤海王刘悝被贬到瘿陶时,曾通过中常侍王甫帮忙恢复封国,并答应事成后答谢五千万钱。后来桓帝留下遗诏恢复了刘悝的封国,刘悝知道这不是王甫的功劳,就不肯给钱。中常侍郑飒、中黄门董腾多次和刘悝来往,王甫暗中监视,把情况告诉了段颎。这年冬天十月,朝廷逮捕郑飒,关进北寺监狱,又让尚书令廉忠诬陷郑飒等人“密谋迎立刘悝,犯下大逆不道之罪”。皇帝于是下诏,让冀州刺史查办刘悝。刘悝被逼自杀,他的十一个妃妾、七十个子女、二十四个歌女都死在狱中,太傅、国相等官员全部被杀。王甫等十二人都因“平乱有功”被封为列侯。
? 十一月:会稽郡的妖贼许生在句章起兵,自称“阳明皇帝”,聚集了上万人。朝廷派扬州刺史臧旻、丹阳太守陈寅前去讨伐。
? 十二月:司徒许栩被免职,大鸿胪袁隗被任命为司徒。
鲜卑侵犯并州。
南匈奴单于车儿去世,他的儿子屠特若尸逐就单于继位。
熹平二年(公元173年,癸丑年)
? 正月:发生大规模瘟疫。
? 丁丑日:司空宗俱去世。
? 二月壬午日:皇帝大赦天下。
光禄勋杨赐被任命为司空。
? 三月:太尉李咸被免职。
? 夏天五月:司隶校尉段颎被任命为太尉。
? 六月:北海发生地震。
? 秋天七月:司空杨赐被免职,太常、颍川人唐珍被任命为司空。唐珍是唐衡的弟弟。
? 冬天十二月:太尉段颎被免职。
鲜卑侵犯幽州和并州。
癸酉晦日:出现了日食现象。
熹平三年(公元174 年,甲寅年)
? 二月己巳日:皇帝大赦天下,给天下人带来喘息之机。随后,东海人陈耽被任命为太尉,挑起了朝廷重任。
? 三月:中山穆王刘畅离世,因为他没有儿子,按照当时的规矩,他的封国被废除,不再存在。
? 六月:河间王刘利的儿子刘康被封为济南王,他肩负起了祭祀孝仁皇的重要职责。
? 这一年,吴郡司马、富春人孙坚招募了一千多名精锐勇士,协助州郡官府去讨伐许生。到了冬天十一月,臧旻、陈寅在会稽与许生的队伍展开大战,最终大获全胜,斩杀了许生。与此同时,任城王刘博也去世了,由于他没有子嗣,他的封国也随之断绝,不再延续。
? 十二月:鲜卑族侵犯北地,北地太守夏育率领屠各部落的军队进行追击,成功打败了鲜卑人。因为这次战功,夏育被升迁为护乌桓校尉。然而,鲜卑人并不甘心失败,又再次侵犯并州,边境局势依旧紧张。
? 在这一年年末,司空唐珍被罢官,永乐少府许训接替他担任司空一职,开始在新的岗位上履职。
熹平四年(公元175 年,乙卯年)
? 三月:皇帝下诏,让众多儒者共同校正《五经》的文字内容。皇帝特意命令议郎蔡邕用古文、篆、隶三种字体将校正后的《五经》书写下来,然后刻在石碑上,把这些石碑树立在太学门外。这样一来,后来学习儒家经典的人都有了标准的参考。石碑刚刚立好,前来观看和临摹的人络绎不绝,每天拉车前来的就有一千多辆,把大街小巷都堵得水泄不通。
? 早些时候,朝廷大臣们商议,认为州郡官员之间容易结党营私,互相包庇。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朝廷制定了规定:有婚姻关系的家庭,以及来自两个州的人,不能在对方所在地区担任监察官职。到了此时,又出台了“三互法”,规定更加严格细致,导致官员选拔变得十分困难。幽州和冀州的刺史职位空缺了很长时间,一直没能补上合适的人选。蔡邕向皇帝上书说:“幽州和冀州,向来是出产铠甲和战马的重要地方。但近年来,因为战乱和饥荒,当地的资源逐渐匮乏。如今这两个州的刺史职位空缺已久,当地的官吏和百姓都盼着朝廷能尽快派人任职,可三公府选拔官员,过了一个多月还没有定论。我打听原因,说是因为要避开‘三互法’的限制。其实‘三互法’主要针对的就是这两个州。而且,这两个州的人还受到任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导致选拔工作犹豫不决,迟迟定不下来。这使得幽州和冀州无人管理,千里之地一片萧条。我觉得‘三互法’这种禁令,本就不是什么重要的规定。现在只要朝廷树立威严,严明法令,就算是相互监察的官员,也会因为畏惧而不敢徇私枉法,更何况有‘三互法’的限制呢?以前韩安国从囚徒中被起用,朱买臣出身低微,他们都凭借自身才能回到家乡任职,哪里会顾及‘三互法’这种琐碎的规定呢?希望陛下能效仿先帝,废除这些不合理的禁令。对于各州刺史,如果有能力合适需要更换的,不要受时间和‘三互法’的限制,选拔出合适的人才。”但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