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十月十三日,汉献帝在高祖庙祭祀,派代理御史大夫张音带着符节、捧着皇帝的玉玺和诏书,要把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三次上书推辞,然后在繁阳修筑受禅坛。二十九日,曹丕登上祭坛,接受玉玺,正式即皇帝位,燃起大火祭祀天地、山川,更改年号,大赦天下。
十一月初一,曹丕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允许他继续使用汉朝的历法,享受天子的礼乐待遇;还封山阳公的四个儿子为列侯。曹丕追尊祖父曹嵩为太皇帝,父亲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尊母亲王太后为皇太后。把汉朝原来的诸侯王改封为崇德侯,列侯改封为关中侯。大臣们也都按照功劳大小,被封官晋爵。此外,曹丕还把相国改为司徒,御史大夫改为司空。山阳公把两个女儿献给曹丕做妃子。
曹丕想要更改历法,侍中辛毗进谏说:“魏朝继承了舜、禹的正统,顺应天命民心;而商汤、周武王是通过战争平定天下,才更改了历法。孔子说:‘用夏朝的历法最为适宜。’《左传》也说:‘夏朝的历法符合自然规律。’陛下何必一定要更改历法呢!”曹丕觉得有道理,就听从了他的建议。
当时大臣们都在歌颂魏国的功德,大多贬低汉朝;只有散骑常侍卫臻公开说明禅让的意义,称赞汉朝的美好。曹丕多次看着卫臻说:“天下的珍宝,应该和山阳公共同分享。”
曹丕想要追封太后的父母,尚书陈群上奏说:“陛下凭借圣明的德行顺应天命,开创基业,改革制度,这些都应该成为后世永远遵循的典范。查阅古代典籍,没有给妇女分封土地、授予爵位的制度。按照礼法,妇女的地位是根据丈夫的爵位来确定的。秦朝违背古法,汉朝沿袭了秦朝的做法,这都不是先王制定的好制度。”曹丕说:“这个建议很好,那就不要施行追封了。”于是,他还将此定为制度,收藏在宫廷的档案库中。
十二月,开始营建洛阳宫。十七日,曹丕前往洛阳。
曹丕对侍中苏则说:“之前打败酒泉、张掖后,西域派使者到敦煌,进献了直径一寸的大珍珠。能不能再派人去购买一些?”苏则回答说:“如果陛下的德政能使中原百姓融洽和睦,让仁德传播到沙漠地区,这些珍宝不用求就会自己送来。要是靠派人去买来,那就没什么珍贵的了。”曹丕听后,默默不语。
曹丕征召东中郎将蒋济担任散骑常侍。当时,曹丕下诏给征南将军夏侯尚说:“你是我的心腹大将,特别委以重任,你可以作威作福,决定人的生死。”夏侯尚把诏书拿给蒋济看。蒋济来见曹丕时,曹丕问他在外边听到和看到了什么,蒋济回答说:“没有听到什么特别好的事情,只听到了亡国的话。”曹丕听后,气得变了脸色,问他为什么这么说。蒋济详细地做了解释,并说:“‘作威作福’,这是《尚书》中明确的告诫。天子说话不能随便,古人对此非常慎重,希望陛下明察!”曹丕立刻派人追回了之前的诏书。
曹丕想把冀州十万户士兵的家属迁徙到河南,充实当地人口。当时正赶上大旱,又闹蝗灾,百姓饥饿,各部门官员都认为不能这样做,但曹丕坚持要这么办。侍中辛毗和朝中大臣一起请求面见曹丕,曹丕知道他们是来劝谏的,就板着脸等着他们。大臣们都不敢说话,辛毗说:“陛下想迁徙士兵家属,是出于什么考虑呢?”曹丕说:“你认为我这样做不对吗?”辛毗说:“确实认为不对。”曹丕说:“我不和你讨论这件事。”辛毗说:“陛下不认为我没才能,把我安排在身边,让我担任谋议之官,怎么能不和我讨论呢!我所说的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国家考虑,陛下怎么能对我发火呢!”曹丕不回答,起身走进内室。辛毗跟上去拉住他的衣襟,曹丕用力甩动衣袖,不回头,过了很久才出来,说:“佐治(辛毗字佐治),你逼我逼得也太紧了吧!”辛毗说:“现在迁徙百姓,既会失去民心,又没有粮食供给他们,所以我不敢不极力劝谏。”于是,曹丕只迁徙了一半的人。
有一次,曹丕外出射野鸡,回头对大臣们说:“射野鸡太快乐了!”辛毗说:“对陛下来说是很快乐,对臣下们来说却是很辛苦。”曹丕听后,默默不语,此后就很少再出去射野鸡了 。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辛丑年),春天正月,曹丕任命议郎孔羡为宗圣侯,负责祭祀孔子。三月,加封辽东太守公孙恭为车骑将军,同时重新开始使用五铢钱。
蜀地传言汉献帝已经遇害,于是刘备为汉献帝发丧,穿上丧服,追谥他为孝愍皇帝。刘备的部下纷纷称有祥瑞出现,劝刘备称帝。前部司马费诗上书说:“殿下因为曹操父子逼迫天子篡位,所以才奔波万里,召集军队,准备讨伐逆贼。如今大敌还没有消灭,就先自己称帝,恐怕会让人心生疑惑。当初汉高祖和项羽约定,先攻破秦朝的人就封王。等到刘邦攻下咸阳,俘获秦王子婴,仍然推辞谦让。何况如今殿下还没有走出自己的领地,就想要称帝自立呢!我实在认为殿下不应该这样做。”刘备听了很不高兴,把费诗降职为永昌从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