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元年(公元301年,辛酉年)
春天正月,朝廷任命散骑常侍、安定人张轨为凉州刺史。张轨觉得当时天下大乱,心里盘算着要占据河西地区作为安身之所,所以主动请求去凉州任职。那时凉州境内盗贼到处横行,鲜卑族也时常侵扰。张轨到任后,把宋配、汜瑗当作自己的主要谋士,将这些乱党和入侵者全部打败,他的威名在西部地区传开。
相国司马伦和孙秀,指使牙门赵奉假传晋宣帝司马懿的“神谕”,说:“司马伦应该早日登上皇位。”散骑常侍、义阳王司马威,是司马望的孙子,平时就爱讨好司马伦。司马伦让司马威兼任侍中,派他去威逼晋惠帝,夺走皇帝的玉玺和绶带,伪造了禅让诏书。又让尚书令满奋拿着符节,捧着玉玺绶带,把皇位“禅让”给司马伦。左卫将军王舆、前军将军司马雅等人率领士兵冲进宫殿,向禁卫军三部司马说明情况,用威逼和赏赐的手段,让他们不敢反抗。张林等人则带兵把守各个宫门。正月乙丑日,司马伦坐着皇帝的车驾进入皇宫,登上皇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始。晋惠帝从华林西门出宫,被安置在金墉城,司马伦派张衡带兵看守他。
正月丙寅日,司马伦尊晋惠帝为太上皇,把金墉城改名为永昌宫,将皇太孙司马臧废为濮阳王。他立自己的长子司马荂为皇太子,封儿子司马馥为京兆王,司马虔为广平王,司马诩为霸城王,这些儿子都兼任侍中并掌握兵权。司马伦任命梁王司马肜为宰衡,何劭为太宰,孙秀为侍中、中书监、骠骑将军、仪同三司,义阳王司马威为中书令,张林为卫将军。其他党羽也都纷纷当上卿、将等官职,很多人破格提拔,多得数都数不清。就连奴仆、士兵也都被封了爵位。每次上朝,官员们帽子上装饰的貂蝉(代指高官)坐满朝堂,当时的人编了句谚语讽刺说:“貂尾不够用,狗尾巴来凑。”这一年,各地举荐的贤良、秀才、孝廉都不用考试就直接授官;各郡国负责统计事务的计吏,以及十六岁以上的太学生也都被授予官职;大赦当天在职的郡守县令都被封侯;各郡负责文书的主要属吏都被举荐为孝廉,各县的主要属吏都被举荐为廉吏。国家府库里的财物,都不够用来赏赐这些新封的官员。需要封官赐爵的人太多,铸造官印都来不及,有的就只能用空白木板来代替官印授予官职。
当初,平南将军孙旗的儿子孙弼,以及孙子孙髦、孙辅、孙琰,都攀附孙秀,和孙秀认作同族,短短一个月就做了大官。等到司马伦称帝,这四个人都当上将军,被封为郡侯,孙旗也被任命为车骑将军,授予开府的资格。孙旗觉得孙弼等人接受司马伦的官职爵位太过离谱,肯定会给家族招来灾祸,就派小儿子孙回前去责备他们,但孙弼等人根本不听。孙旗没办法管他们,只能痛哭一场。
正月癸酉日,司马伦派人杀了濮阳哀王司马臧。孙秀独揽朝政大权,司马伦发出的诏令,孙秀经常随意修改、增减,甚至直接用青纸自己写诏书,有时候早上发的诏令晚上就改了,朝廷官员的职位变动就像流水一样频繁。张林向来和孙秀关系不好,还因为没得到开府的资格而心怀怨恨,他偷偷给太子司马荂写信说:“孙秀独断专行,大家都不满意,而且现在的功臣都是些小人,把朝廷搞得一团糟,可以把他们全杀了。”司马荂把这封信交给司马伦,司马伦又拿给孙秀看。孙秀劝说司马伦逮捕张林并杀了他,还灭了张林三族。孙秀忌惮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因为他们各自手握重兵,占据一方。于是,孙秀把自己的亲信党羽都安排到三王的幕府中做参谋,还加封司马冏为镇东大将军,司马颖为征北大将军,都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高位,想用这种方式安抚他们。
李庠作战勇猛,很得人心,益州刺史赵廞(xīn)渐渐对他起了猜忌之心,但还没表露出来。长史、蜀郡人杜淑,张粲劝赵廞说:“将军您刚刚起兵,就把重兵交给李庠在外统领,他毕竟不是我们同族,恐怕心思和我们不一样。这就好比把武器倒过来交给别人,应该早点想办法解决他。”正好这时李庠劝赵廞称帝,杜淑、张粲就趁机诬陷李庠大逆不道,赵廞下令将李庠斩首,还杀了他十几个子侄。当时李特、李流都带兵在外,赵廞派人去安抚他们说:“李庠说了不该说的话,罪该万死。但兄弟之间,罪责不相互牵连。”又重新任命李特、李流为督将。李特、李流因此怨恨赵廞,带兵回到绵竹。
赵廞手下的牙门将、涪陵人许弇请求担任巴东监军,杜淑、张粲坚决不同意,许弇一怒之下,在赵廞官署的大厅里亲手杀了杜淑、张粲,杜淑、张粲的手下又把许弇杀了。这三个人都是赵廞的心腹,赵廞的势力从此开始衰落。
赵廞派长史、犍为人费远,蜀郡太守李苾,督护常俊率领一万多人去截断北方的道路,在绵竹的石亭驻扎。李特秘密聚集了七千多士兵,趁夜袭击费远等人的军队,放火烧营,费远的军队死伤十之八九。李特接着进攻成都,费远、李苾和军祭酒张微在夜里打开城门逃走,文武官员也全都逃散。赵廞只能独自带着妻子儿女乘小船逃跑,到广都时,被随从杀死。李特进入成都后,放纵士兵大肆抢掠,还派使者到洛阳,向朝廷陈述赵廞的罪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