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峻让左光禄大夫陆晔驻守留台,逼迫百姓全都聚集到后苑,派匡术驻守苑城。
尚书左丞孔坦投奔陶侃,陶侃任命他为长史。
当初,苏峻派尚书张闿暂时统领东部的军队,司徒王导秘密让张闿用太后的诏书告谕三吴的官吏百姓,让他们发动义兵救援天子。会稽内史王舒任命庾冰代理奋武将军,让他率领一万士兵,向西渡过浙江。于是吴兴太守虞潭、吴国内史蔡谟、前义兴太守顾从等人都起兵响应。虞潭的母亲孙氏对虞潭说:“你应当舍生取义,不要因为我年老而牵挂!”她把家里的僮仆都派去参军,卖掉自己的首饰来充当军费。蔡谟因为庾冰应当恢复原来的职位,就离开郡城把职位让给庾冰。
苏峻听说东方起兵,派他的部将管商、张健、弘徽等人抵抗;虞潭等人和他们交战,互有胜负,没能前进。
陶侃、温峤的军队驻扎在茄子浦。温峤因为南方的士兵熟悉水战,而苏峻的士兵擅长步兵作战,下令将士:“有上岸的人处死!”恰逢苏峻运送一万斛米赠给祖约,祖约派司马桓抚等人去迎接。毛宝率领一千人作为温峤的前锋,对他的部下说:“兵法说‘军令有时可以不服从’,难道能眼看可以攻击叛贼却不上岸攻击吗!”于是擅自前去袭击桓抚,缴获了所有的米,斩杀和俘获了上万人,祖约因此陷入饥饿困乏的境地。温峤上表推荐毛宝担任庐江太守。
陶侃上表推荐王舒监管浙东军事,虞潭监管浙西军事,郗鉴都督扬州八郡诸军事,命令王舒、虞潭都接受郗鉴的调度。郗鉴率领军队渡过长江,和陶侃等人在茄子浦会合,雍州刺史魏该也率领军队前来会合。
丙辰日,陶侃等人的水军直指石头城,到达蔡洲,陶侃驻扎在查浦,温峤驻扎在沙门浦。苏峻登上烽火楼,望见对方军队声势浩大,露出畏惧的神色,对身边的人说:“我本来就知道温峤能聚集众人。”
庾亮派督护王彰攻击苏峻的同党张曜,反而被张曜打败。庾亮送去符节和印信向陶侃谢罪,陶侃回答说:“古人有三次失败的事,您才失败两次;现在事态紧急,不应该这样屡次请罪。”庾亮的司马陈郡人殷融到陶侃那里谢罪说:“这是将军(指庾亮)做的事,不是我们这些人能决定的。”王彰到后说:“这是我自己做的,将军不知道。”陶侃说:“过去殷融是君子,王彰是小人;现在王彰是君子,殷融是小人。”
宣城内史桓彝,听说京城失守,慷慨流泪,进军驻扎在泾县。当时各州郡大多派使者向苏峻投降,裨惠又劝桓彝应当暂且和苏峻互通使者,来缓解接连而来的灾祸。桓彝说:“我受国家厚恩,按道义应当献出生命,怎么能忍受耻辱和逆臣通信问候呢!如果事情不能成功,那也是天命。”桓彝派将军俞纵驻守兰石,苏峻派他的部将韩晃攻打兰石。俞纵将要失败时,身边的人劝他退兵。俞纵说:“我受桓侯(桓彝)厚恩,应当以死报答。我不能辜负桓侯,就像桓侯不辜负国家一样。”于是奋力作战而死。韩晃进军攻打桓彝,六月,城池陷落,韩晃抓住桓彝,把他杀了。
各路军队刚到石头城,就想决战,陶侃说:“叛贼气势正盛,难以和他们争胜,应当用时间和智谋来打败他们。”不久后多次作战都没有战功,监军部将李根请求修筑白石垒,陶侃同意了。连夜修筑堡垒,到天亮就建成了。听到苏峻军队整队的声音,将领们都害怕他们来进攻。孔坦说:“不是这样。如果苏峻攻打堡垒,必须要东北风很急,使我们的水军不能前去救援;现在天气平静,叛贼一定不会来。他们整队,必定是要派兵从江乘出发,去抢掠京口以东地区。”后来果然如此。陶侃让庾亮率领二千人防守白石垒,苏峻率领一万多步兵骑兵从四面攻打,没能攻克。
王舒、虞潭等人多次和苏峻的军队作战,都不顺利。孔坦说:“本来不需要召郗公来,结果使得东门没有屏障。现在应当派他回去,虽然晚了点,但还是比不派好。”陶侃于是命令郗鉴和后将军郭默返回占据京口,修建大业、曲阿、庱亭三个堡垒来分散苏峻的兵力,让郭默防守大业垒。
壬辰日,魏该去世。
祖约派祖涣、桓抚袭击湓口。陶侃听说后,准备亲自去迎击。毛宝说:“义军依赖您,您不能出动,我请求去讨伐他们。”陶侃同意了。祖涣、桓抚经过皖县,趁机攻打谯国内史桓宣。毛宝前去救援,被祖涣、桓抚打败。箭射穿了毛宝的大腿,穿透了马鞍,毛宝让人踩着马鞍拔出箭,血流满了靴子。他回军攻击祖涣、桓抚,把他们打败赶跑了,桓宣才得以突围,回到温峤那里。毛宝进军到东关攻打祖约的军队,攻下了合肥戍,恰逢温峤召见他,就又回到石头城。
祖约的各位将领暗中和后赵勾结,答应做内应。后赵将领石聪、石堪率领军队渡过淮河,攻打寿春。秋季七月,祖约的军队溃散,他逃奔到历阳,石聪等人俘虏了寿春二万多户人家返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