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派冗从仆射垣荣祖回徐州劝说薛安都,薛安都说:“现在京城周围不到百里之地,且不说攻城取胜,单是想想都能让人拍手笑个不停;况且我不想辜负孝武帝。”垣荣祖说:“孝武帝的行为,足以招致祸殃,现在虽然天下人都响应刘子勋,但这正是加速灭亡,成不了什么事。”薛安都不听,还挽留垣荣祖让他做自己的将领。垣荣祖是垣崇祖的堂兄。
兖州刺史殷孝祖的外甥司法参军颍川人葛僧韶,请求让殷孝祖入朝,明帝派他去。当时薛索儿屯兵占据渡口要道,葛僧韶从小路得以到达,劝殷孝祖说:“景和帝凶狠狂妄,自古以来从未有过;朝廷和民间都处于极度危险之中,性命就在旦夕之间。主上平定叛乱、铲除暴君,重新开创天地,国家动乱、朝廷危难之时,应该拥立年长的君主。但一群糊涂人互相煽动,无端制造事端,贪图拥立幼主的利益,竞相抱有非分之想。如果天道帮助叛逆,群凶的图谋得逞,那么主上年幼、时势艰难,权力分散,战乱不断发生,哪里还有我们容身之地!舅舅年轻时就有立功的志向,如果能率领兖州的精兵,回朝拥戴朝廷,不仅能辅佐君主平定叛乱,还可以在史册上留下美名。”殷孝祖详细询问朝廷的消息,葛僧韶根据情况加以回答和开导,并陈述朝廷军队精锐强大,主上想把前锋的重任托付给他。殷孝祖当天就把妻子儿女托付在瑕丘,率领文武官员二千人,跟随葛僧韶回建康。当时各地都归附寻阳,朝廷只保住丹阳一郡;而永世县令孔景宣又反叛,义兴的叛军快要到延陵,朝廷内外担忧危急,众人都想逃散。殷孝祖突然到来,兵力不少,而且都是北方来的壮士,人心大为安定。十七日,晋升殷孝祖为抚军将军,假节、督前锋诸军事,派他前往虎槛,赏赐非常丰厚。
当初,明帝派东平人毕众敬到兖州招募人马,毕众敬到彭城后,薛安都用利害关系劝说他,假传明帝的命令让毕众敬代理兖州事务,毕众敬听从了他。殷孝祖派司马刘文石驻守瑕丘,毕众敬领兵袭击杀死了刘文石。薛安都一向和殷孝祖有矛盾,让毕众敬杀死殷孝祖的儿子们。兖州境内都归附了毕众敬,只有东平太守申纂占据无盐,不肯服从。申纂是申钟的曾孙。
十九日,明帝亲自统领军队,出宫驻扎在中堂。二十四日,任命山阳王刘休佑为豫州刺史,督辅国将军彭城人刘勔、宁朔将军广陵人吕安国等各路军队向西讨伐殷琰。巴陵王刘休若督建威将军吴兴人沈怀明、尚书张永、辅国将军萧道成等各路军队向东讨伐孔觊。当时将士大多是东方人,他们的父兄子弟都已归附孔觊。明帝趁送军出征的机会,普遍宣告说:“我正致力于施行仁德、减轻刑罚,使父子兄弟罪行互不牵连,帮助顺从朝廷还是跟随叛逆,一律以本人的选择来判断。你们应当深刻理解我的心意,不要因为亲戚关系而有顾虑。”众人于是非常高兴。凡是叛乱者的亲族党羽在建康的,都让他们像原来一样担任官职。
壬子日,路太后去世。
孔觊派他的孙子孔昙瓘等人在晋陵九里驻军,阵容十分盛大。沈怀明抵达奔牛,所率兵力薄弱,于是修筑营垒固守。张永到了曲阿,不知道沈怀明是否安全;百姓惊恐不安,张永便退回延陵,靠近巴陵王刘休若,众将领都劝刘休若退守破冈。当天,天气严寒,风雪猛烈,堤坝决口损坏,士兵们没有坚守的决心。刘休若下令:“有敢说撤退的人斩!”众人才稍稍安定,于是修筑营垒休整。不久收到沈怀明的书信,得知叛军暂时没有进军,军主刘亮又率军赶到,兵力逐渐增强,人心才安定下来。刘亮是刘怀慎的侄孙。
殿中御史吴喜曾以主书的身份侍奉世祖,逐渐升任河东太守。到这时,他请求带领三百精兵,到东边去拼死作战。皇上任命吴喜为建武将军,挑选羽林勇士配给他。议论的人认为“吴喜是个文书官员,从未当过将领,不能派遣。”中书舍人巢尚之说:“吴喜过去跟随沈庆之,多次经历军旅生活,性情既勇敢果断,又熟悉战阵;如果能任用他,必定会有成效。众人议论纷纷,都是因为不能识别人才罢了。”于是派遣吴喜前往。吴喜先前多次奉命出使东吴,性情宽厚,所到之处人们都怀念他。百姓听说吴河东前来,都望风归降或逃散,所以吴喜所到之处都能取胜。
永世人徐崇之攻打孔景宣,将其斩杀,吴喜任命徐崇之兼管县中事务。吴喜抵达国山,遭遇东军,发起进攻,大败东军。从国山进军驻扎在吴城,刘延熙派他的将领杨玄等人抵抗。吴喜兵力很弱,杨玄等人兵力强盛。吴喜奋勇攻击,斩杀杨玄,进逼义兴。刘延熙用栅栏阻断长桥,据守郡城,吴喜修筑营垒与他对峙。
庾业在长塘湖口两岸筑城,拥有七千士兵,与刘延熙遥相呼应。沈怀明、张永与晋陵的东军相持,长时间不能决出胜负。外监朱幼举荐司徒参军督护任农夫勇猛果敢有胆力,皇上配给他四百人,让他协助向东讨伐。任农夫从延陵出发前往长塘,迅速进攻,奋力作战,大败庾业,庾业弃城逃往义兴。任农夫收缴他的船只兵器,向义兴进军,援助吴喜。二月初一,吴喜渡水攻打郡城,分兵攻击各营垒,登上高处指挥,好像命令四面同时进军似的。义兴人非常恐惧,各营垒都溃散了。刘延熙投水而死,于是攻克义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