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日,北魏的魏郡王陈建去世。
北魏的员外散骑常侍李彪等人前来齐朝访问。
十二月乙卯日,北魏任命侍中淮南王拓跋佗为司徒。
柔然侵犯北魏的边境,北魏的任城王元澄率领部众抵御,柔然逃走了。元澄是元云的儿子。氐族、羌族反叛,朝廷下诏任命元澄为都督梁、益、荆三州诸军事、梁州刺史。元澄到了梁州,讨伐反叛的,安抚归服的,氐族、羌族都被平定了。
当初,齐太祖(萧道成)命令黄门郎虞玩之等人核查审定户口登记薄(黄籍)。齐武帝(萧赜)即位后,另外设立了校籍官,配置令史,规定每人每天要查出几件伪造户籍的案子。这件事连年不停,百姓忧愁怨恨,不得安宁。外监会稽人吕文度向武帝禀报,建议将户籍被剔除的人全部发配到边远地区戍守,结果很多百姓逃亡躲避罪责。富阳百姓唐宇之趁机用妖术迷惑民众发动叛乱,攻陷了富阳,三吴地区被剔除户籍的人纷纷投奔他,部众达到三万人。
吕文度和茹法亮、吕文显都凭借奸邪谄媚的手段得到武帝的宠信。吕文度担任外监,独揽兵权,领军将军只是挂个虚名而已。茹法亮担任中书通事舍人,权势尤其显赫。王俭常说:“我虽然身居高位,但所掌握的权力哪里比得上茹公呢!”
这一年,柔然的部真可汗去世,他的儿子豆仑继位,号称伏名敦可汗,改年号为太平。
永明四年(丙寅年,公元486年)
春天,正月初一,北魏孝文帝(元宏)举行朝会,开始穿戴帝王的礼服礼帽(衮冕)。
正月二十日,柔然侵犯北魏边境。
唐宇之攻陷钱唐,吴郡各县的县令大多弃城逃跑。唐宇之在钱唐称帝,立太子,设置文武百官;派遣他的将领高道度等人攻陷东阳,杀死东阳太守萧崇之。萧崇之是齐太祖的同族弟弟。唐宇之又派遣将领孙泓侵犯山阴,到达浦阳江时,浃口戍主汤休武击败了他。武帝征发禁军几千人、战马几百匹,向东进军攻打唐宇之。朝廷的军队抵达钱唐,唐宇之的部众是乌合之众,畏惧骑兵,刚一交战就溃散了,官军擒获并斩杀了唐宇之,进而平定了各郡县。
朝廷的军队乘胜追击,却大肆纵容抢掠。军队返回后,武帝听说了这件事,正月二十五日,将军主前军将军陈天福斩首示众;左军将军刘明彻被罢免官职、削除爵位,交付东冶治罪。陈天福是武帝宠信的将领,他被处死之后,朝廷内外无不震惊敬畏。武帝派通事舍人丹阳人刘系宗随军慰劳,走遍了遭受叛贼侵扰的郡县,对于被叛贼逼迫参与叛乱的百姓一概不予追究。
闰正月初一,武帝立皇子萧子贞为邵陵王,皇孙萧昭文为临汝公。
氐王杨后起去世。闰正月十五日,武帝下诏任命白水太守杨集始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杨集始是杨文弘的儿子。杨后起的弟弟杨后明担任白水太守。北魏也任命杨集始为武都王。杨集始到北魏朝见,北魏任命他为南秦州刺史。
闰正月十九日,武帝到籍田举行亲耕仪式。
二月初七,武帝立皇弟萧钅求为晋熙王,萧铉为河东王。
北魏没有乡党治理的制度,只设立宗主督护百姓;百姓大多隐瞒户口,三五十家才合并为一户。内秘书令李冲上奏说:“应该依照古代的制度:五家设立一个邻长,五邻设立一个里长,五里设立一个党长,选拔乡中强壮而谨慎的人担任。邻长免除一个人的徭役,里长免除两个人的徭役,党长免除三个人的徭役;任职三年没有过失,就升一级。百姓的赋税,一对夫妇缴纳一匹帛,二石粟。大致十匹帛作为国家的调赋,二匹作为调外的费用,三匹作为百官的俸禄。此外还有杂调。百姓年龄在八十岁以上的,允许一个儿子不服徭役。孤独无依、年老体弱、重病缠身、贫穷无法养活自己的人,由三长轮流供养。”奏书呈上后,孝文帝诏令文武百官共同商议。中书令郑羲等人都认为不可行。太尉拓跋丕说:“我认为这个办法如果推行,对官府和百姓都有好处。但现在正是农忙时节,核查户口,百姓一定会劳苦怨恨。请等过了今年秋天,到冬天再派遣使者去办理,这样比较合适。”李冲说:“‘百姓可以让他们按照命令去做,不能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如果不趁着征收赋税的时候推行,百姓只会知道设立三长、核查户口的辛苦,却看不到平均徭役、减少赋税的好处,心中必定会产生怨恨。应该趁着征收赋税的月份,让百姓知道赋税的公平,既了解了这件事,又得到了好处,推行起来就比较容易了。”群臣大多说:“按照九品的等级征收赋税,已经实行很久了,一旦改变制度,恐怕会造成混乱。”文明太后说:“设立三长,那么征收赋税就有了固定的标准,被豪强隐瞒的户口可以显现出来,投机取巧的人可以得到制止,为什么不可以呢!”二月十三日,北魏开始设立党长、里长、邻长,核定百姓的户籍。百姓起初都感到愁苦,豪强尤其不愿意。不久之后,赋税徭役的征收节省了十多倍,朝廷上下都安定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