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宗想任命韦玄贞为侍中,还想授予乳母的儿子五品官;裴炎坚决反对,中宗大怒说:“我把天下让给韦玄贞都可以!难道还舍不得一个侍中职位吗!”裴炎害怕,禀报太后,密谋废黜中宗。二月初六,太后在乾元殿召集百官,裴炎与中书侍郎刘祎之、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勖率领军队入宫,宣布太后的命令,废黜中宗为庐陵王,搀扶他走下大殿。中宗说:“我有什么罪?”太后说:“你想把天下让给韦玄贞,怎么会没罪!”于是将他幽禁在别的地方。二月初七,册立雍州牧豫王李旦为皇帝。国家政事由太后决断,让睿宗住在别殿,不能参与政事。册立豫王妃刘氏为皇后。刘皇后是刘德威的孙女。有十多名飞骑士兵在街巷里饮酒,其中一人说:“早知道没有额外的功劳赏赐,不如拥戴庐陵王复位。”另一人起身,跑到北门告发了这件事。酒席还没散,这十多人就全被逮捕,关押在羽林监狱。说话的人被斩首,其余的人因知情不报被处以绞刑,告发者被授予五品官。告密的风气从此兴起。
二月二十七日,立永平郡王李成器为皇太子,他是睿宗的长子。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文明。
二月初八,废黜皇太孙李重照为平民,命令刘仁轨专门负责西京留守事务。将韦玄贞流放到钦州。
太后写信给刘仁轨说:“从前汉朝把关中的事务托付给萧何,现在我把西京的事务托付给你,也是一样的道理。”刘仁轨上书推辞,说自己年老体弱,无法胜任留守之职,同时陈述吕后祸乱败亡的事情,来委婉劝谏太后。太后派秘书监武承嗣携带加盖玉玺的诏书慰问他说:“现在皇帝正在守丧,不处理政事,我暂且代替他亲政;劳烦你远道而来劝谏,又以年老多病推辞。你还说‘吕氏被后代嘲笑,吕禄、吕产给汉朝带来灾祸’,引用的比喻很深刻,我既惭愧又欣慰。你的忠贞操守,始终不变,刚正不阿的作风,古今少有。起初听到你的话,我怎能不迷茫;冷静思考后,觉得这是很好的借鉴。况且你是先朝的元老,天下人都敬仰你,希望你以匡扶国家为念,不要以晚年为由请求退休。”
二月初九,太后命令左金吾将军丘神积前往巴州,检查原太子李贤的住宅,防备意外情况,实际上是暗中指使他杀死李贤。丘神积是丘行恭的儿子。
二月十二日,太后亲临武成殿,皇帝率领王公以下官员为太后上尊号。二月十五日,太后亲临殿前平台,派礼部尚书武承嗣册封继位的皇帝。从此太后经常在紫宸殿临朝听政,悬挂深紫色的帐幕。
二月二十五日,任命太常卿、检校豫王府长史王德真为侍中;中书侍郎、检校豫王府司马刘祎之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三月初五,改封杞王李上金为毕王,鄱阳王李素节为葛王。
丘神积抵达巴州,将原太子李贤幽禁在别的房间,逼迫他自杀。太后于是把罪责推到丘神积身上,三月十六日,在显福门为李贤举哀,将丘神积贬为叠州刺史。三月十七日,追封李贤为雍王。不久,丘神积又被召回京城,担任左金吾将军。
夏季四月,开府仪同三司、梁州都督滕王李元婴去世。
四月十一日,改封毕王李上金为泽王,任命为苏州刺史;葛王李素节为许王,任命为绛州刺史。
四月二十三日,将庐陵王迁移到房州;四月二十七日,又迁移到均州原濮王的住宅。
五月十五日,高宗的灵柩向西返回长安。
闰五月,任命礼部尚书武承嗣为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
秋季七月初四,广州都督路元睿被昆仑人杀死。路元睿昏庸懦弱,下属官员肆意横行。有商船到达后,下属官员不断侵吞掠夺财物。外国商人向路元睿投诉,路元睿却索要枷锁,想关押处置他们。众商人愤怒,有一名昆仑人袖藏宝剑,径直闯入厅堂,杀死路元睿和他身边的十多个人后离去,没人敢靠近。他们登上船只驶入大海,追兵没能追上。
温州发生大水灾,冲走四千多家百姓。
突厥阿史那骨笃禄等人入侵朔州。八月初七,将天皇大帝安葬在乾陵,庙号高宗。
起初,尚书左丞冯元常受到高宗的信任,高宗晚年多病,各部门上奏事务时,他常常说:“我身体不舒服,可以和冯元常商量后再上报。”冯元常曾秘密进言:“皇后的权势太重,应该稍加抑制。”高宗虽然没有采纳,但深深认可他的话。等到太后临朝称制,天下人争相上报吉祥的征兆;嵩阳县令樊文进献吉祥的石头,太后命令在朝堂上展示给百官看,冯元常上奏说:“这看起来是谄媚欺诈之举,不能欺骗天下人。”太后不高兴,将他外放为陇州刺史。冯元常是冯子琮的曾孙。
八月二十三日,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武承嗣被罢官,改任礼部尚书。
括州发生大水灾,冲走两千多家百姓。
九月初一,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光宅。旗帜都改用金色。八品以下官员,原来穿青色官服的,改穿碧色官服。将东都洛阳改为神都,宫殿命名为太初宫。又将尚书省改为文昌台,左、右仆射改为左、右相,六部改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门下省改为鸾台,中书省改为凤阁,侍中改为纳言,中书令改为内史;御史台改为左肃政台,增设右肃政台;其他省、寺、监、率的名称,都按照相关的意义进行更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