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盯着手机屏幕上跳动的直播数据,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桌沿。短视频平台首页推送的“家居设计直播”正在热榜挂着,镜头里的主播拿着激光笔对着设计图侃侃而谈,评论区里“求链接”“怎么收费”的留言刷得飞快。
“又在看这个?饭都要凉了。”丈夫陈默把盛着排骨汤的碗推到她面前,顺着她的目光扫了眼屏幕,“这不就是对着图纸瞎白话吗?有什么好看的。”
林晚没接话,脑子里像装了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工作室自从上次化解同行危机后,订单量虽有回升,但大多是小单,利润薄不说,还得跟一堆工作室抢客户。短视频她倒是做了快半年,粉丝量刚过五万,除了偶尔接些小广告,变现路子窄得很。可这直播不一样——直接对着潜在客户讲设计、解疑惑,要是能搞“1对1在线咨询”,岂不是能把流量直接变成订单?
“不是瞎白话,是商机。”林晚猛地抬头,眼睛亮得吓人,“我要开直播,做在线设计咨询!”
陈默刚舀起的一勺汤差点洒出来:“你?开直播?你上次拍个十五秒的短视频都紧张得忘词,还直播?”
这话戳中了林晚的痛处。上次为了拍“儿童房收纳技巧”的视频,她对着镜头录了不下二十遍,最后还是靠剪辑才勉强过关。可一想到工作室的发展,那点胆怯又被压了下去:“谁还没个第一次?再说了,我有真本事啊,设计方案摆出来,还怕没人信?”
说干就干。林晚连夜列了直播策划表:每周三、周五晚八点开播,每次一小时,前四十分钟讲设计案例,后二十分钟开放在线咨询,咨询费暂定九十九元一次。她还翻出工作室压箱底的设计图,挑了十几个最有代表性的亲子家居案例,又拉着陈默当“观众”,对着他练了整整两天话术。
周五晚上七点五十分,林晚坐在书桌前,身后架着补光灯,手机固定在支架上,屏幕里的自己穿着新买的米白色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陈默抱着刚哄睡的小女儿站在门口,冲她做了个“加油”的口型。
八点一到,林晚深吸一口气,点下“开始直播”按钮。
起初一切还算顺利。她按照提前准备的内容,讲解着一套“二胎家庭上下床设计”案例,手里的激光笔在图纸上划动,尽量让语气显得自然。可直播间里的人数始终在几十人徘徊,评论区稀稀拉拉几条留言,还大多是“主播好紧张”“图纸看得不清楚”之类的吐槽。
“接下来我们聊聊儿童房的色彩搭配……”林晚的声音渐渐有些发颤,目光不自觉地瞟向人数统计栏,就在这时,屏幕突然弹出一条系统提示:“用户‘设计圈老周’进入直播间。”
林晚心里一咯噔。“设计圈老周”是本地设计行业的资深前辈,也是上次帮她澄清抄袭谣言的行业协会成员。他怎么会来?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老周的评论就弹了出来:“小林啊,直播讲设计是好事,但你这图纸太模糊,观众看不清细节,白费力气。”
这条评论一出,原本冷清的评论区突然热闹起来:“原来是周老师!”“周老师说得对,主播赶紧换高清图啊!”“我还以为就我看不清呢。”
林晚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手忙脚乱地想去调图纸,结果不小心碰掉了桌上的马克笔,“哗啦”一声,笔撒了一地。她弯腰去捡,镜头里只露出个晃动的背影,评论区顿时笑成一片:“主播翻车现场”“太真实了,我妈做饭时也这样”。
“对不起对不起。”林晚捡完笔,额头上全是汗,说话都有些结巴,“我下次一定准备高清图纸……”
就在她尴尬得想关掉直播时,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前同事李娜发来的微信:“晚晚,我把你直播间分享到行业群了,大家都来给你撑场子!”
几乎是同时,直播间的人数开始飙升:一百、两百、五百……评论区里出现了不少熟悉的名字,都是之前合作过的客户和同行。老周又发了条评论:“年轻人敢尝试就值得鼓励,我连麦跟你聊聊设计直播的技巧?”
林晚又惊又喜,连忙点头:“好的好的,谢谢周老师!”
连麦接通后,老周的脸出现在屏幕右侧。他没有直接讲技巧,而是先肯定了林晚的设计理念,还主动说起自己当年创业时的糗事,逗得直播间里笑声不断。在老周的引导下,林晚渐渐放松下来,开始主动回答观众的问题,甚至还现场给一位观众提了两条“小户型收纳建议”。
眼看直播时间快到了,林晚想起自己策划的“1对1咨询”环节,鼓起勇气说道:“感谢大家今天的支持,后面二十分钟我开放在线咨询,有设计需求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预约……”
话还没说完,屏幕突然黑了。
“怎么回事?”林晚慌了神,伸手去摸手机,却发现充电宝已经没电了——她光顾着准备内容,忘了给充电宝充电。
陈默见状赶紧跑过来,递上自己的手机:“用我的!快重新开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二宝妈:逆袭开挂新人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二宝妈:逆袭开挂新人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