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工地的砖瓦木料堆成了小山,国营饭店的蓝色小卡车频繁进出卷起的尘土还未落定,周振华站在刚刚垒起半人高的砖墙旁,目光沉静地扫过这片日益繁忙的“战场”。
高大壮正指挥着几个汉子卸下新运来的杉木檩条,吆喝声震天响。高老汉戴着老花镜,蹲在砖垛旁,一丝不苟地核对着送货单。大黄在工地边缘溜达,小灰灰依旧在视野开阔的高处蹲守,苍穹在更高远的天空盘旋。
周振华的思绪却跳出了这片喧嚣。他想着:
建房用的砖瓦、水泥、预制板,靠村里那几辆破旧的三轮和手扶拖拉机,一趟趟蚂蚁搬家似的来回倒腾,效率太低,人也折腾。
屋后那片“翡翠”菜地,生机勃勃,产量惊人。国营饭店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光靠他们那辆小卡车,一次能拉走的量有限,而且总让人家往山里跑,也不是长久之计。西瓜、未来的其他山货,都需要更便捷的运输。
心中那份关于“度假村”的宏大蓝图,更需要强大的物流支撑——将来运送建材、接驳游客、运输物资……一辆可靠的大货车,是打通大山坳与外面世界的动脉,是将资源转化为财富的关键载体。
没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大货车,不行。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无比清晰、笃定。就像当初决定盖新房一样,是发展到这一步的必然需求。
他走到高老汉身边,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爹,材料这边您多费心看着。”
高老汉抬起头,推了推老花镜:“放心,我看着呢。有事?”
“嗯。” 周振华点点头,“我去趟县城。买辆车。”
“买…买车?” 高老汉愣了一下,以为自己听错了。村里买自行车都是大事,买汽车?那可是想都不敢想!
旁边正扛着木头的高大壮也听到了,差点把木头扔地上,眼睛瞪得溜圆:“啥?振华?买车?!买啥车?摩托车?”
“货车。” 周振华言简意赅,仿佛在说买把锄头,“拉材料,拉菜,方便。”
“货…货车?!” 高大壮和高老汉同时倒吸一口凉气!那可是个铁疙瘩!是真正的“大件”!在他们朴素的认知里,能买得起货车的人,那都是镇上的大老板!
高老汉咽了口唾沫,有些结巴:“振…振华啊,那…那玩意儿可不便宜啊!得好几千吧?这盖房子的钱…” 他担心女婿是不是被新房冲昏了头,步子迈得太大了。
周振华表情依旧平静,他拍了拍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语气沉稳:“钱,够。盖房的钱,不动。”
他从那个不离身的背包(空间转移)里,拿出一个鼓鼓囊囊的牛皮纸袋,递给高老汉:“这是刚收的菜钱,还有一部分稿费。爹,您收好,该结的料钱、工钱,您看着安排。”
高老汉接过那沉甸甸的袋子,感受着里面的分量,又看看女婿那张沉稳如山、没有丝毫玩笑意味的脸,心中翻江倒海。他这才真正意识到,自家这个闷葫芦女婿,手里的积蓄和赚钱的能力,恐怕远超他的想象!那书店老头给的“稿费”,还有这卖菜的钱,竟然丰厚到能在盖着“别墅”的同时,还能眼都不眨地买辆大货车?!
“好…好…” 高老汉用力点头,手紧紧攥着牛皮纸袋,仿佛捧着千斤重担,也捧着对女婿无条件的信任,“你放心去!工地有我!”
高大壮也回过神,激动地满脸通红,一拍大腿:“哎呀!买货车?!太好了!以后拉啥都方便!振华,我跟你去!我帮你挑!我会开拖拉机,货车应该也差不多!”
周振华看了他一眼,点点头:“嗯。你跟我去。”
当天下午,周振华就骑着那辆旧三轮,载着兴奋得坐不住的高大壮,突突突地驶向了县城。高大壮一路都在畅想着有了货车后的各种便利,激动得像个孩子。
县城的汽车交易市场不大,主要是一些农用车和轻型卡车。周振华目标明确,直奔几个大品牌经销点。他不需要花里胡哨的轿车,他要的是皮实耐造、能拉快跑的伙伴。
高大壮跟在后面,看着那些崭新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钢铁巨兽,眼睛都直了,摸摸这辆,看看那辆,嘴里啧啧有声。周振华却显得异常冷静,他绕着车走,看底盘,看轮胎,看货箱尺寸,听销售介绍发动机型号、马力、载重、油耗。
最终,他的目光停留在一辆深绿色的东风牌中型货车上。车身线条硬朗,底盘扎实,轮胎宽大,货箱尺寸正合适,既能拉建材,也能拉满一车蔬菜瓜果。柴油发动机,省油又有劲,适合跑山路。驾驶室虽然简陋,但视野开阔。
“这辆,多少钱?” 周振华指着那辆东风,声音平静地问销售。
销售一看周振华的穿着打扮(普通的旧衣服,沾着点工地灰土),高大壮那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心里先打了折扣,报了个价,语气带着点敷衍:“这辆啊,裸车八千二,落地得九千出头了。” 他觉得这俩山里人肯定买不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