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陈守义:“陈工,你来说。”
陈守义立刻站起身,走到投影仪前,屏幕上显示出各种复杂的数据流和扭曲的生物组织图像:“根据对回收数据的初步分析,可以确认以下几点:第一,孟教授关于‘群体意识器官’的推测可能性极高。生物熔炉在最后阶段,确实试图向一个遥远的、能量层级极高的源头发送求救信号和某种‘日志’信息,虽然信号因爆炸中断,但我们捕捉到了其指向性。”
他切换画面,指向一个模糊的星空坐标图:“信号指向西北方向,具体坐标正在计算,但距离极其遥远。”
众人神色一凛,这意味着母巢的真正核心,可能远在千里之外。
“第二,我们成功采集到了‘潜行者’(新型侦察单位)的完整生物副脑,以及部分尚未被完全污染的生物熔炉原生组织。这些样本,对于研究母巢的生物科技、信息传递模式,乃至寻找其弱点,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陈守义的声音带着科研人员特有的狂热:“尤其是韩冰队长带回来的、关于利用工业废气潜行的数据,以及雷烈队长最后引导能量冲击的实战记录,都为我们未来的战术和技术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凌风点了点头,看向孟教授:“教授,您这边?”
孟教授站起身,他的神情依旧沉重,但眼神中多了一丝使命感:“阵亡将士的名单和事迹,文教部门已经开始整理归档。我们将建立一座英烈祠,让后人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同时,我建议,将此次战役的经过、数据分析以及我们的反思,编撰成册,作为基地未来的重要教材。血的教训,不能遗忘。”
“同意。”凌风立刻批准,“这不仅是一场军事胜利,更是一次用巨大代价换来的、对敌人的深刻认知。我们必须从中学习,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他最后看向巴图:“巴图团长,地火佣兵团的牺牲,黎明壁垒铭记于心。阵亡弟兄的抚恤,将按照壁垒最高标准发放。对于幸存者,我正式邀请你们,加入黎明壁垒,成为我们的一份子。在这里,你们不再是孤军奋战的佣兵,而是有后方、有支援的战士。当然,选择权在你们。”
巴图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盯着凌风,看了足足十几秒,才沙哑地开口:“老子和兄弟们,这条命算是和你们绑一块了。以后,地火没有团长,只有利刃旗下的巴图大队长!但是,首领,攻打母巢老巢的时候,老子必须打头阵!”
“好!”凌风郑重承诺。
会议又就抚恤、防御休整、技术研究优先级等具体事务进行了讨论。虽然气氛依旧沉重,但一种凝聚的、化悲痛为力量的决心,在众人心中慢慢滋生。
韩冰站在陈守义面前,她的精神力消耗尚未完全恢复,脸色还有些苍白,但身姿依旧挺拔。她详细汇报了潜入和投放“混乱之源”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利用工业废气层和冰潜舱的细节。
“……综上所述,该路径具备一定的隐蔽性和可行性,但对执行者的异能控制力要求极高,且风险巨大。”韩冰最后总结道。
陈守义一边记录,一边连连点头:“天才的构想!韩队长,你提供的实战数据太宝贵了!这为我们未来设计专门的潜行载具或环境适应型装备提供了重要参考!你的冰系异能在这种特殊环境下的应用,也拓展了我们的思路!”
这时,那两名被关禁闭的年轻研究员李明和小张,正好被释放,垂头丧气地来到工坊向陈守义报到。
陈守义看到他们,原本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他指着韩冰带回来的、那些记录着能量紊乱数据的晶体存储单元,对两人说道:“看到没有?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基于实战需求,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你们那样胡来!”
两人看着那些闪烁着微光的存储单元,以及韩冰平静却带着煞气的面容,羞愧地低下了头。
“不过,”陈守义话锋一转,“你们关于源晶能量拓扑结构的想法,虽然冒险,但并非完全没有价值。禁闭结束后,去数据分析组报道,协助处理这次战斗回收的能量频谱数据。如果你们真的能从这混乱的数据中找出规律,将功补过。”
李明和小张猛地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激动地连连保证:“是!主任!我们一定好好干!”
在壁垒的角落,那片由苏婉和几个爱好者开辟的小小苗圃里,几株在温控棚内培育的变异土豆,竟然在战后第一天,悄然开出了淡紫色的小花。它们似乎并未受到远方惨烈战斗的影响,依旧顽强地展现着生命的活力。负责照料它们的那个曾经被苏婉安抚过的、精神受创的年轻战士,看着这些小花,呆滞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些许名为“希望”的神情。
而在壁垒最高的了望塔上,凌风负手而立,遥望着西北方向,那是母巢信号传来的方向。他的目光冰冷而坚定。
地穴工厂的火焰已经熄灭,但更大的阴影已然笼罩下来。他知道,短暂的休整后,更加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但此刻的黎明壁垒,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内部更加凝聚,方向也更加清晰。
伤痕需要时间愈合,但新的萌芽,已然在废墟和鲜血中,悄然滋生。他,以及所有幸存下来的人,都将为了守护这微弱的萌芽,继续战斗下去。
喜欢末日重启:炼狱狂枭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末日重启:炼狱狂枭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