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看到这里,眉头微蹙。符玉弦虽然说得隐晦,但他明白,这指的恐怕就是赵匡胤及其背后的势力。看来,自己在军粮案中得罪赵匡胤的事情,已经传回开封了?连深居简出的符玉弦都听到了风声,还特意写信来提醒自己。这份细心和关切,让他感动之余,也更加警惕。
信的末尾,符玉弦再次殷切叮嘱:“……塞外苦寒,战事凶险,万望君保重自身。衣食住行,皆需留意。妾身别无所求,唯愿君平安凯旋。随信附上一些京中点心与常用药材,虽不值什么,亦是妾身一片心意。纸短情长,言不尽意,望君珍重,早奏凯歌。”
落款是“玉弦手书”,旁边还画了一枝小小的、含苞待放的兰花,清雅脱俗,一如她本人。
陆明反复将这封厚厚的信看了两三遍,每一个字都细细品味,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在这远离故土、危机四伏的北伐前线,能收到这样一封充满深情和关切的信,无疑是最大的慰藉。
他将信纸小心翼翼地按原样折好,放回木匣,和那个香囊放在一起,贴身收藏。然后,他深吸一口气,铺开纸张,拿起笔,开始回信。
他首先要报平安。详细描述了自己在救护所的工作(省略了惊险部分),说自己一切都好,吃得好(昧着良心写的),睡得好,同僚友善(选择性忽略赵匡胤),陛下信任(这点是真的),让玉弦不必挂心。
接着,他笔锋一转,用轻松诙谐的语气,描述了一些军中的趣事,比如伤兵们为了抢“华莱士”肉夹馍而积极配合治疗,比如自己如何用“数据”法让后勤官员们目瞪口呆(隐去了具体案件),又比如今日巡逻,见识了塞外风光之壮阔(完全没提遭遇战和给折赛花缝针的事)……
他写道:“……塞外风光,确与中原大不相同,天高地阔,别有一番豪迈气概。今日与友军同袍巡逻,观鹰击长空,草浪起伏,心胸亦为之开阔。只是偶有宵小扰边,不足为虑,玉弦切勿担忧……”
他尽量将前线的生活描绘得积极向上,充满乐趣,以避免符玉弦过度忧虑。
关于她的提醒,陆明写道:“……玉弦所言,明已谨记于心。官场军中,自有其规则,明虽不才,亦知分寸,当以救治伤员、恪尽职守为本,余者,但求问心无愧而已。京中流言,不过是庸人自扰,玉弦不必放在心上……”
最后,他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京中一别,已近两月,思念之情,与日俱增。每每夜深人静,仰望北辰,便想起玉弦音容笑貌,恨不能肋生双翼,飞回开封。待他日北伐功成,四海升平,定当与玉弦携手,再游故地,看尽繁花……”
写到这里,陆明脸上也不自觉地露出了温柔的笑容。他检查了一遍回信,确认没有什么会让她担心的地方,然后仔细封好,准备明天托驿使带回开封。
做完这一切,他才感觉腹中饥饿难耐,重新拿起那块已经凉透、更加坚硬的胡饼,就着凉水,用力地啃了起来。这一次,他似乎觉得这饼……也没那么难吃了?或许是心情变好的缘故?
他一边啃着饼,一边想着符玉弦信中提到京城对北伐的议论,以及那些关于“新进之人”的流言。看来,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了。赵匡胤那边,恐怕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而北伐战事,看来也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陛下和王朴相公在后方运筹帷幄,前线将士用命,光靠常规战术,恐怕难以快速打开局面,尤其是在面对契丹坚城和骑兵优势的情况下。
“是时候,把一些‘大宝贝’提前拿出来了……”陆明咽下最后一口饼,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他之前忙于救护所和应付各种麻烦,一些“跨时代”的武器构想还停留在纸面和少数核心成员的小规模试验中。现在看来,必须加快进度了。
他想到了那个被命名为“震天雷”的黑火药武器试验,格物小组那边似乎已经有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就在陆明琢磨着如何推进他的“科技树”,以便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掌握更多主动权,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自己在乎的人时,帐篷外,王铁柱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兴奋:
“大人!格物小组的陈远先生派人从后方送来口信,说您之前吩咐他们加紧研制的那个‘大炮仗’,好像……好像有眉目了!问您什么时候有空,可以去看看效果!”
陆明眼睛一亮!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震天雷”有进展了?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他立刻起身,对帐外喊道:“告诉来人,我明天一早就过去!让他们做好准备!”
看来,明天的行程,又要排满了。不过,这一次,他充满了期待。
喜欢柴周神医:开局被退婚请大家收藏:(m.20xs.org)柴周神医:开局被退婚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