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通的使者,名唤雷蒸。
没错,就是蒸煮的蒸。
程毅在招待他的时候,也是诧异他居然没有改名。
毕竟刘福通他们举事之后,但凡规格上来一点的大帅们,都会给自己起一个响当当的名号。
不然说出去不好听。
也很容易影响士气。
雷蒸这个名字,就比较那个了,不过也能用,反正这个时代的百姓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蒸也不好写,乍一看还挺像回事。
总之,雷蒸与程毅喝到最后,拉着程毅的手说:“程帅,方今天下,论英雄无出刘帅者。我敢相信,最后带领我们打进元大都的,必然是刘帅!嗝~总之,接下来程帅,我得在你这里逗留一段时间了……”
说道这里,雷蒸也不管程毅作何反应,自顾自的趴桌上去,像是醉倒了。
程毅表情也没变化,摇摇晃晃的靠近他说:“雷兄弟要在这里留多久,就留多久。都是自家兄弟!我……肯定不会亏待你的!正好我这里缺人,回头给你安排一个县尉当当。”
“嘿嘿……好……”
雷蒸迷迷糊糊的应着,然后就被各自亲卫带下去了。
程毅甚至直接坐马车离开。
而被搀扶到了大帐内的雷蒸,睁开了眼睛,从榻上爬起来,然后看了一眼双臂环抱的一个青年说:“如何?这程毅,可堪一用?”
青年微微摇头:“他的麾下,与布王三跟孟海马都不同。虽然他明面上喊自己是韩明王的从客,但他的身份特殊,他也没有避讳自己的出身。
其家为南阳豪强程氏,族人三百,现在悉数逃遁入了河南府路。
不过他也因为少年的一些意外,害了脑袋,丢魂痴呆了十余年,进而被驱逐离开了程氏。
但结合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以为他是装疯卖傻,想来程氏内部也不安分,有人想要他的族长位置。他使了假痴不癫计,才算是逃出生天。
否则就很难解释,他怎么才‘回魂’,就敢带着百名山匪偷袭郧乡县。
并且郧阳这边,我的人混进来,不用七日,就被编入了各个生产队,拉去了深山老林开荒。
这人有自己的计划。我们就算用了大帅的名义,都很难压迫他。
更何况,大帅那边的情况……”
雷蒸揉着喝得发木的脸,眼神也黯淡了几分。
他刚刚抵达南阳的时候,后方就传来了消息,大元朝中书省丞相脱脱,将他的弟弟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这个也先帖木儿,之前官职是御史大夫,现在已经成了知枢密院事,所以之后称呼为枢密也先帖木儿。)派下来了。
脱脱是搞钱的好手,但就是竭泽而渔的办法,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总之,元朝脱脱命其弟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为知枢密院事,及卫王宽彻哥总率十余万元军来镇压。
可以说,刘福通现在的处境,也不好言说。
雷蒸他是领命出来拉拢下边的“分公司”,既是使者纽带,也是希望能在有朝一日,利用上这些人。
刘福通支援布王三也是如此。
目的就是为了让布王三在南阳那边解围,然后替他挡住陕西过来的兵马。
不然等枢密也先帖木儿抵达了汴梁路,再配合卫王宽彻哥带兵打过来,他要是扛不住,他估计会考虑后撤南阳,到时候他过来是真的来挤占本地生态位的,不提前搞好关系,很容易出事。
这要是扛住了,元朝又从陕西调兵过来,那他这里就很被动了。
所以当刘福通那边得知了西南方向出现了三个红巾军势力,第一时间就过来“确权”了。
不过雷蒸是知道的,刘福通在打进颍州之后,杜遵道与之会师,现在上边的政局,其实是杜遵道与刘福通两人交涉解决的。
杜遵道是反对刘福通承认“西锁红巾大帅”这个身份的,因为在他看来,孟海马就是竹山县人,也就是郧阳地区、襄阳地区的扛把子。
你说你要拉拢南锁、北锁两股红巾军他能理解,但你要拉拢一个丁口不足,声名不显的西锁大帅,难道就不怕孟海马生气?
这可不利于团结。
但刘福通与麾下谋士商量之后,最终还是决定拉拢程毅,给他配了一个身份。
这就是现在杜遵道气得离开,淮北红巾军内部又出现分裂的原因。
同时也是雷蒸忧虑的原因。
十万朝廷大军很快就会打来,而自己来这里接触的三锁红巾大帅,各个都有问题,让他一时间也迷茫,如何利用这些势力,为淮北的兄弟们,减轻压力呢?
“先看看吧。然后想办法渗透进入郧阳的高层,对他们进行拉拢。还有保持与大帅那边的联系。”
雷蒸也没提出什么设想,他的人渗透不进来郧阳,本身就是一个天大问题,还是要好好看看,程毅到底有多少能耐才行。
……
另一边,程毅被扶进了卧房。
奚争渡也没睡,就披着一袭轻纱,在纳秋凉。
虽然现在粟收了,可这两日天还是热了起来,又有一堆政务,让她也没心思休息,就索性在灯下批阅章程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请大家收藏:(m.20xs.org)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