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程毅起床喝粥,奚争渡也跟着吃着鸡蛋,不过吃得差不多了,奚争渡忽然开口说:“昨儿个你让程文梁动手抓了一批人?”
“嗯。”程毅随意的应了一声。
“那你打算怎么处理?明正典刑?还是轻拿轻放?”奚争渡看向程毅,眸中带着质询,“如今只是表面看起来局势稳定。但汉中已经发兵,四川与陕西两省都在加强防备。
光靠厉雨生他们仨,可不见得能扛得住两省的进攻。
你现在难道不该以战争为要?”
“对,就是以战争为要,才要弹压地主们。今年的春耕,下边多有反复,好几个地方没有按照规矩,提前育秧,而是选择传统农时。
我能调动的兵马,一下少了三成。”程毅喝了一口粥说。
“这是我应允的。”奚争渡解释道,“你应该清楚,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提前育秧下稻。”
“是。所以他们过几天会被提前勾军迁徙。”程毅不咸不淡的回答,“军令如山,你应允的那部分,只是民户的那部分。
军户用的是军令。但他们拿着民户的恩准套在军户事上,这件事你别说不清楚。”
“……”
奚争渡张了张嘴,最终嘀咕说:“谁让你允许民户与军户呆在一起的,还安排给同一个乡管理。再说了,这上的税,也是补充府衙财政的。”
随着人口的增加,大量东面迁徙进来的人口,开始落户之后,因为原先的军户开垦的地方已经被占了,后边想要开发就需要对山内进行大破土。
但这么搞需要时间。
于是新来的一批军户,其实是开垦城郊附近的土地。
也就是留给后来民户用过的土地份额。
这么一来,就需要统一管理他们,才能方便生产进行。
结果就是这么一搞,上边的乡长们,就盯上了军户开垦的土地未来成分问题了。
按照程毅的规划,这些军户开垦的土地,所有权仍然属于各个乡,而且征税方式也是按照民户的税走。
这么一来,早育秧抢种的稻作,就赚不到钱,还很容易减产。
于是本地这些乡头,也就是各个中小地主臣服程毅之后,被奚争渡招纳委任的乡贤们,动了歪心思。
既然地与税都是乡的,那么肯定要怎么赚钱怎么来。
而且,郧阳府上下难道不需要养家糊口了?
奚争渡这边也是为了府衙财政考量,这才默许了他们动脑筋。
然后还没收获呢,就让程毅一锅全端了。
现在郧乡县上下人心惶惶,奚争渡都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程毅喝完了粥,放下碗后说:“自古收税,都是收人头税、实物税,鲜少去动土地税的心思,为何?”
奚争渡撇撇嘴说:“还能为什么,不就是土地是各家的命根子呗。文武大臣,王公贵胄,都盯着土地呗。”
“对。所以你也是这么想的?”程毅再问一句。
奚争渡也不觉得有问题,微微颔首。
“所以我把你安排的人全部敲了。”程毅平静的回答,“因为你的方案,我不喜欢。至少现在不喜欢。”
“为什么?”奚争渡皱眉。
“因为我设计民户这个概念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过让他们持续依靠土地生存。而是要逼着民户将方向导向手工业。
经商的权力被军户控制了。但我对他们进行了限定,也就是一个生产队,只能容纳一百户。
多了,立刻拆。
看起来是为了填补开荒所需,但实际上我是在防止地方军户滋生出庞大的新地主。
所以,这两日你就筹措一下民户有手艺的人,开始整合他们手中的技艺,扶持他们去办厂。
砖瓦、纺织、锻造,都必须成规模、成体系,才能极大的降低生产成本。
你没钱,那么你就办厂。做好规划,一样能快速发展起来。
我这几日接管了郧阳之后,对你过往的政令洗了遍,已经为你之后开始筹备初级手工业集中做好准备了。”
“可这么做,粮食从哪里来?”
“帅府会给订单。”程毅看向奚争渡,语气平静,“但前提是,你得从军户手中,捞到生产用的原材料。又或者,你把县郊的土地利用起来。”
奚争渡只是略一思考,就知道程毅在盘算什么了,不免幽怨说:“你还是在平衡。”
“不,我在创造岗位。”程毅否认。
但他没有解释的心思。
该怎么说呢?
程毅接管政务之后一个月,发现了很多城市发展的桎梏。
以郧乡县为例,随着程毅军民分户之后,下边自行发展了快一年,结果走种地的路数。
明明民户这边的土地,还有大片富裕,甚至容纳得下程毅临时安置数千军户。
结果这边就是没有意识拓荒,更多还是小富即安。
当然这也跟程毅打击地主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没有需求。
帅府下的军户,每年都有抵税指标,因此会种棉麻,然后织造成布,接着由帅府收购抵税,这样就导致了城市发展的必须——工作岗位锐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请大家收藏:(m.20xs.org)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