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并排放着两件静默的“纪念品”。左边,是一个恒温恒湿的透明小展示瓶,瓶底铺着一小撮细腻的灰白色粉末——象征性的月壤样本。在柔和的灯光下,它呈现出一种内敛的、仿佛吸收了所有喧嚣的宁静,只在某个特定角度,才泛出一点极其微弱的、如同遥远星辰般的灰白光泽。右边,则是一块未经打磨、棱角分明的黝黑岩石碎片,表面布满了奇异的孔洞——来自万米深渊的“深蓝之吻”。它沉默地吸收着光线,通体幽暗,却在灯光的直射下,于某个深邃的孔洞边缘,反射出一点冷冽、神秘、如同极地寒冰般的微芒。
九天之上,九渊之下。两束微光,一灰白,一幽蓝,在寂静的书桌上无声交汇,仿佛宇宙间两粒尘埃跨越时空的对话。它们承载着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与荣光,也映照着脚下这颗蓝色星球的无尽奥秘。李玄策的目光在这两束微光之间流连,深邃的眼底,仿佛也倒映着星辰大海的壮阔与人类星途的漫长。
“笃、笃笃。”
极轻、极谨慎的敲门声,如同羽毛拂过寂静的湖面。
李玄策从沉思中惊醒,望向厚重的书房木门:“进来。”
门被小心翼翼地推开一条缝,先探进来的是李天枢沉静而带着一丝期冀的脸庞。少年的身形已经拔高了不少,介于青涩与沉稳之间。他双手捧着一卷画纸,侧着身子,几乎是踮着脚尖走了进来,生怕惊扰了书房里沉淀的时光。
“爷爷,”天枢的声音很轻,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朗,“我…画完了。” 他走到书桌前,将手中卷着的画纸轻轻放在那幅墨迹未干的“岁末感言”旁边。
李玄策的目光温和地落在孙子身上,又移向那卷画纸:“哦?给爷爷看看。”
天枢点点头,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认真,小心地将画纸在书桌空余处缓缓展开。
画纸不大,用的是水彩。背景是深邃的、仿佛能吸走目光的靛蓝色夜空,如同天鹅绒的幕布。在这片深蓝之上,用浓淡不一的金黄和银白色颜料,点染、勾勒出无数大大小小的星辰。这些星星画得并不规则,有的边缘甚至有些晕染,带着明显的、属于孩子的稚拙笔触,却也因此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它们密集地簇拥着,旋转着,构成了一条璀璨夺目、横贯画面的星河。
而在这条瑰丽星河的中央,被无数星辰温柔环绕的,是一颗用蓝色和绿色精心涂抹的星球——那是地球。海洋是深邃的蓝,陆地是充满生机的绿,白色的云气缭绕其间,虽然笔法简单,却抓住了神韵。最动人的,是环绕着这颗蓝色星球的一圈小小的人影。他们手牵着手,线条简单得只有轮廓,却用了不同的颜色来涂抹:黄色、白色、棕色、黑色……不同肤色的小人儿,紧密相连,形成一个象征着“人类”的圆环。他们仰着头,望向头顶那条浩瀚的星河,每一个小小身影的姿态,都充满了纯粹的向往和联结的力量。
整幅画,色彩明亮而温暖,笔触稚嫩却饱含深情。那星河的光芒,仿佛要穿透纸面,照亮整个书房;那手牵手的小人儿,传递着一种无声却撼动人心的信念。
李玄策久久地凝视着这幅画。
台灯温暖的光晕,温柔地笼罩着这幅稚气未脱却意境深远的画作,也笼罩着天枢等待评判时微微屏息的脸庞。窗外,漆黑的夜空中,不知是谁家燃放的第一簇迎新烟花骤然升腾,“嘭”的一声闷响传来,随即,绚烂的金色光芒瞬间在玻璃窗上炸开、流淌,如同为这幅名为《星途》的画作,献上了一场无声而盛大的加冕礼。
那璀璨的流光短暂地映亮了书房,也映亮了李玄策眼中瞬间涌起的、比星河更加深邃的感动与期冀。他伸出手,不是去触碰那价值连城的月壤或深海岩石,而是极其轻柔地,用指腹拂过画纸上那条由稚拙星辰组成的灿烂银河,拂过那些手牵手仰望星空的小小人儿。
冰冷的月壤微光,幽深的岩石反光,窗外烟花的流光,还有眼前画纸上稚嫩却璀璨的星河光芒,在这一刻,在岁末的书房里,在李玄策深邃的眼底,无声地交织、共鸣,汇聚成一股足以驱散一切严寒、照亮漫漫长路的——人心之光。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金兰厌胜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