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握住她的手,触到她掌心的薄茧——那是多年习练武艺留下的。在她的绣绷上,传统的花鸟纹里藏着极小的齿轮图案,这是我们心照不宣的暗号。当第一颗土豆在军屯试验田破土而出时,常氏突然指着远处的炊烟:“你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不是就像这样,每个灶台都能冒起自家的烟?”她不知道,“自由人”的概念正藏在她怀里的《内训》中,那页“妇功”篇的天头,我用米汤写着《共产党宣言》的片段,遇水即显。
是夜,我在军机处核对军粮调度数据,毛骧突然送来加急密报:秦王秘密会见帖木儿帝国使者,席间展示了西域商人绘制的《大明军屯布防图》。地图上,新设立的军田监理司驻地被标上骷髅头,旁边用波斯文写着“夺田者死”。密报的火漆印上,除了秦王的玄鸟纹,还有淡淡的麦穗压痕——那是哈密卫商人的暗记,表示他们已将《均田令》译本藏入茶砖。
“通知哈密卫的回回商队,启动‘丝路计划’。”我用朱砂在舆图上圈出三个点,“让他们将夹带的《均田令》译本藏在茶叶箱底,随茶马古道运往西域。记住,每箱茶砖刻上麦穗暗纹——这是给天下人看的,大明的田,不是某家某姓的私产,是耕者的命根。”毛骧领命前突然跪下,他的护心镜映出我身后的星图,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西北,那是军屯所在的方向。
毛骧领命前突然跪下:“长公主可知,御史台正在搜集您‘以术惑众’的证据?他们说您在天机工坊搞‘物值相抵’,是背离孔孟之道。”我望着窗外的北斗星,想起在苏维埃国际大学的最后一课:“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是让哲学从云端回到人间。”指尖划过案头的《大明律》,在“户律”新增的条文中,“永佃制”“累进税”等字迹尚未干透,“告诉那些御史,孔夫子当年在陈蔡被围,想的也是如何让百姓吃饱饭。若他们读不懂《孟子》里的‘有恒产者有恒心’,便去应天西市看看,那些佃农按手印时,眼里是害怕还是希望。”
更鼓敲过四更,我展开从22世纪带来的量子终端残片。虽然屏幕早已碎裂,但残留的数据库仍在运转,投射出卫所屯田的3D模型。代表戍卒的蓝色光点正在稳步增长,而藩王封地的红色区域逐渐被蚕食。当指尖触碰到“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德文残句时,残片突然发出蜂鸣,在虚空勾勒出朱元璋的脸——那是历史上他晚年多疑嗜杀的模样,却被数据流冲刷成模糊的轮廓。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我对着残片轻声说,这是《道德经》里的句子,却比任何量子公式都更适合此刻的大明。窗外,第一缕晨光穿透宫墙,照在新立的“耕者有其田”石碑上,石匠们正在基座雕刻麦穗与齿轮的图案——那是我亲手设计的纹样,用《考工记》的笔法,藏着22世纪的星火。石屑落在地上,与昨夜的积雪交融,形成一片斑驳的灰白,却在晨光中渐渐透亮。
雪越下越大,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敲的是我新定的“五更劝农歌”。当第一声鸡啼响起时,我知道,这漫长的寒夜终将过去,而土地上的种子,早已在冻土下听见了春天的脚步声。那些被我藏在《孟子》注疏里的辩证法,被我融进《考工记》里的唯物论,此刻正随着丈量土地的铁尺、随着纺织机的木轴、随着军屯的篝火,在这古老的土地上,悄然孕育着改变世界的力量。
喜欢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