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平三十年正月十七辰时,京北全国议事会大厅的铜铃比往日沉了三分——这是“重大议题”的信号,厅内的长桌没像往常那样堆着民生报表,反而铺着张展开的《学者兵训方案》,封皮上“全员参训、护民为纲”八个毛笔字,是朱静雯凌晨就着烛火写的,墨痕还透着润气。我走进厅时,朱悦薇正坐在角落的小凳上,手里捧着本卷边的《大明国宪典》,见我进来,立刻蹦起来拽我的袖子:“韵澜姑母!陛下说今天要议‘兵训’,咱们真的能穿训练服去兵营吗?裁缝阿姨昨晚说,我的小制服已经做好了!”
朱静雯笑着把悦薇拉到身边,不让她跑太急:“别闹,议事会要讲规矩。”她转向陆续到场的官员和藩王,声音穿过厅内的梁柱,带着几分郑重:“昨日盟省协商会定了民生协同的事,可没有能护民的人手,再好的公社、再全的百姓综合体,也守不住。今日召大家来,是要提‘学者兵训’——我、韵澜议事长、悦薇,还有所有皇家成员、议事会官员、各省藩王,都得按新兵标准,练满两个月。”
这话刚落,厅内就起了轻声议论。议事会的老官员陈敬之拄着拐杖站起来,他鬓角的白霜沾了点晨光,手里攥着老花镜:“陛下,臣无异议,但臣年近六十,米跑、单杠引体向上这些,怕是扛不住;还有负责公社文书的李姑娘们,细胳膊细腿的,战术训练里的匍匐前进,怕是要磨破膝盖,能不能放宽些标准?”
“不能放宽!”百姓卫队指挥使周磊立刻接话,他穿着深蓝色卫队制服,袖口还沾着训练场的草屑,“去年冬天安北雪灾,六十岁的老牧民帮着扛沙袋、清雪道,比年轻小伙还利索;李姑娘们在江南公社收桑蚕,一天能走二十里地,扛着蚕匾爬田埂,力气未必小。要是搞特殊,士兵们会想‘官员都怕苦,凭啥让我们拼命护百姓’——去年有个卫所就是因为给将领搞小灶,士兵闹了情绪,连护粮都没心思,最后还是议事会换了食堂师傅、加了饭菜,才稳住兵心,这教训不能忘!”
负责公社教育的女官李青也站了起来,她手里攥着本《公社实务手册》,封皮上画着桑蚕:“陈大人,臣不用放宽标准。去年在江南教桑农记账,俺们跟着公社的铁匠学过打铁,胳膊上有劲儿;战术训练的匍匐前进,俺们在田埂上爬着查苗情,早就练过——只要是为了护百姓,这点苦不算啥!”
次仁旺堆老人从角落慢慢站起来,怀里的青稞粉袋晃了晃,洒出几粒青黄色的麦粒,落在青砖地上:“陈大人,俺七十多了,还能在汝吉村的地里背粪筐、割青稞,一天能走三十里!你们常去公社查账,扛过粮袋、搬过账本,体能哪能差?兵训是为了护百姓,去年蒙古部落袭扰古蒙自治省,要是当时官员会开枪、能卧倒,百姓就不用躲在青稞垛里发抖了——俺支持兵训,还能去兵营给大家熬青稞粥!”
朱静雯等议论声小了些,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按议事会规矩,重大议题需投票决定。现在请韵澜议事长宣读《兵训方案》核心内容,再行投票。”
我走到厅中央,展开方案,指尖划过纸上的条目,每一个字都透着郑重:“《学者兵训方案》核心有四点:其一,参训人员——皇家(朕、韵澜议事长、朱悦薇公主、各省藩王)、全国议事会官员、百姓卫队骨干,无年龄、性别特殊待遇;其二,训练内容——基础体能含米跑、500米跑、俯卧撑、仰卧起坐、单杠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600米障碍翻越;队列训练含立正、稍息、齐步/跑步/正步走、敬礼、队列变换;战术基础含卧倒、匍匐前进(低姿/高姿/侧姿)、战术基础动作、战场防护(隐蔽、伪装);基础技能含武器操作(手枪/步枪分解结合、实弹射击)、卫生救护(止血、包扎、搬运)、战备基础(紧急集合、背囊整理);其三,思想教育——每日训练间隙穿插,讲授大明民主主义、韵澜思想、秀英思想、常静徽思想、朱静雯百姓思想,用民生案例讲透‘护民’初心;其四,后勤保障——兵营食堂食材从百姓公社供销社调运,走议事会军需拨款,全员免费就餐,确保三餐有荤有素、热饭热菜,绝不搞‘官员小灶’。”
“现在开始投票,同意此方案者请举手!”我话音刚落,朱静雯第一个举起手,她的袖口还沾着昨晚写方案的墨痕;朱悦薇踮着脚把胳膊举得老高,小拳头攥着《大明国宪典》,脸憋得通红;朱高炽、朱高燧没丝毫犹豫,朱高炽口袋里的《训练笔记》露了个角,是昨晚写的;次仁旺堆老人颤巍巍地举手,周磊赶紧扶了他一把,怕他站不稳;百姓卫队的代表们齐刷刷举手,深蓝色的制服袖子连成一片,像一片护民的屏障;陈敬之犹豫了片刻,也慢慢举起了手,嘴里念叨着“为了百姓,拼了”;李青和女官们也都举了手,眼里没半点怯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