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赶趟!”王大叔拍了拍麦种袋,“议事会说机场有民生绿色通道,农货优先装机,就是得赶上这趟车,下一趟要等俩小时,就误机了。”
陈默点点头,目光却不经意扫过站台尽头的调度亭——刚才他在候车大厅时,瞥见调度室的人匆匆跑过,手里还拿着“道岔检修”的单子,心里多了个心眼。他掏出手机刷新购票页面,上面依旧显示“检票口1/2,1站台候车”,可调度亭窗户上贴的临时通知,却隐约能看见“4站台”的字样。
十点半,距离发车还有半小时,李师傅终于从调度室跑回来,脸色发白——他跑到调度室才确认,1站台道岔的螺丝受潮生锈,虽然能临时使用,但为了安全,调度室决定把S次改到4站台停靠。可等他往回赶时,通讯线路彻底断了,连对讲机都没了信号。
“小张!快!让1站台的乘客去4站台!”李师傅冲进候车大厅,对着小张喊,可这时1、2号检票口已经关闭,大部分乘客都在1站台上。他来不及多想,抓起站台广播的麦克风,对着1站台的方向喊:“S次的乘客请注意!临时调整到4站台候车!快往4站台走!动作快点!”
可偏偏在这时,广播系统掉了链子——1站台的喇叭前几天清理时没接好线,音量只有平时的一半,加上1站台和4站台之间隔着两个站台,中间还有来往的工作人员和行李车,嘈杂声盖过了广播声。王大叔正低头整理麦种袋的绳结,只隐约听到有人喊“4站台”,还以为是其他车次的提示,没当回事;李姐抱着织机零件,正跟旁边的妇人说织坊的事,完全没察觉异常;阿依蹲在地上给教材盖章,连头都没抬。
只有陈默听到了——他常年跟列车打交道,对“站台调整”这类词格外敏感,加上之前看到的调度通知,立刻拎起工具包,朝着站台尽头的应急通道跑。“师傅,4站台怎么走?”他拉住一个保洁阿姨,阿姨指了指旁边的铁门:“从这应急通道穿过去,下两层台阶就是!快!列车要到了!”
陈默拔腿就跑,应急通道的门有点卡,他用肩膀顶开,顺着台阶往下冲,刚跑到4站台,就看见远处的列车头冒着白烟开了过来——那是苏省机车厂生产的“民生号”,车身上印着南河省的麦穗、苏省的织梭、川省的羊角,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11点整,列车准时停靠4站台,乘务员打开车门,开始检票。陈默喘着粗气,掏出车票递过去,顺利登车。他回头看了一眼1站台的方向,只见李师傅正站在1站台的护栏边,跳着脚大喊,可距离太远,声音根本传不过来。陈默想让乘务员等等,可列车发车时间早已定好,车门在他身后缓缓关闭。
11点05分,列车准时发车,陈默扒着车窗往后看,只见1站台上突然乱了起来:王大叔手里的麦种袋“啪”地掉在地上,麦粒撒了一地,他蹲下去捡,手都在抖;李姐抱着织机零件,急得眼圈发红,不停往4站台的方向跑,却被站台护栏拦住;阿依手里的教材散了一地,她蹲在地上捡,眼泪顺着脸颊滴在教材封面上,把“草药入门”的字样晕开了一片。
“我的麦种!”王大叔捡着麦粒,声音带着哭腔,“这可咋整?凉山的乡亲还等着种呢!”
李姐也急得搓手,嘴里念叨着:“俺们分厂几十号女工等着这零件开工,误了工,这个月的工钱都要少了!”
站台上的乘客围着李师傅,有的急得跺脚,有的掏出手机想联系家人,有的甚至开始抱怨。李师傅满头大汗,不停地道歉:“对不住大家!是我们的错!我们已经联系刑部交通司了,他们马上就到!肯定能给大家解决!”
这话让乘客们稍微安静了些,王大叔把撒了的麦粒小心地收进袋里,叹了口气:“俺信议事会,也信刑部交通司,就是希望能快点,麦种耽误不起。”
没过多久,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引擎声——三辆苏省机车厂生产的民生小型货车朝着车站驶来,车身上印着“刑部交通司·民生应急”的蓝色标识,车轮碾过站台前的石板路,溅起零星的水花。最前面那辆货车的车门打开,刑部交通司司长周明远快步跳下来,他穿着深灰色的官服,手里攥着还没合上的公文包,身后跟着四名下属:两人提着装满文件和登记表的帆布包,两人扛着检修工具包,显然是接到消息后直接从民生交通会议现场赶来的,连官服上都沾着赶路的泥点。
“各位乡亲,我是刑部交通司司长周明远!”周明远没等下属把车停稳,就快步走到乘客面前,双手微微下压示意大家安静,“这次漏乘事件完全是我们交通司的责任——调度信息更新不及时、车站设备维护不到位、应急响应慢,每一条错都在我们!我先给大家鞠个躬,恳请各位给我们一个弥补的机会!”
说着,他对着乘客们深深鞠了一躬,腰弯得几乎与地面平行。王大叔见状,赶紧上前扶他:“周司长,别这样,俺们知道你们不是故意的,只要能把事解决了,俺们不怪你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