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报告里写着:“全国67所高校均已成立直属理论教学机构,四门课程理论占比达标率100%,学生能用理论解决民生问题的比例从38%提升至76%,其中工农代表参与评分的实践报告,通过率82%。”
那天晚上,朱静雯、赵麦围、朱悦薇、陈纺娘、马淑贤、林织娘坐在议事厅的角落,看着窗外京北的夜景——远处高铁站的护童核验点还亮着灯,近处织坊的窗户里透出织机的微光。赵麦围咬了口麦饼,说:“俺们搞理论课,不是为了让学生背条文,是为了让他们握着理论的‘镰刀’,能帮工农割掉‘难题’,种出‘好日子’。”
朱静雯点头,翻开《大明民主主义原理》,扉页上有工农代表们的签名,张大叔的字带着麦秆的糙气,李姐的字沾着云锦的墨香。“这就是大明的理论课,”她说,“根在工农,魂在民生,60%的理论是百姓的经验,40%的实践是百姓的需求——这才是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的样子,不是喊口号,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工农的‘帮手’,让每个理论都能长在民生的地里。”
夜风从铜门缝里吹进来,带着麦田的清香,议事厅里的灯光映着那本写满工农智慧的标准草案,也映着大明民生理论的未来——那是由麦农、织工、护童员和学生们一起,用理论和实践织就的,踏实又红火的日子。
喜欢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