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消息令上次落第的举子们欢欣鼓舞,承元帝在士林声望骤升。举人虽可候补官职,但缺额稀少仕途维艰。如今多了一次机会,既能历练又可争贡士之位——唯成贡士,方得面圣殿试!
林如海轻摇其首:今日圣旨来得突然,六部皆措手不及。观陛下神色,再结合藩王动向,侯爷或许多虑了。
纵使陛下另有谋划,侯爷亦非关键棋子。如今各地流言四起,皆指诸侯心怀不轨,尤以雍王与小越侯为甚。
贾颜点头。这数月间谣言纷飞,多传太上皇若崩,诸侯必反。他料定此乃太上皇与承元帝的计策,明眼人皆能看破。
如今较量的不止是时间,更是心智。雍王虽妻儿俱在京城,却在流言中首当其冲......
此刻承元帝突然加开恩科,常人只道是试探。但贾颜深知,这不仅是试探,更是逼诸侯出手的阳谋!
贾颜轻叹:果然不可小觑 ** 心术。此乃堂堂正正之策,令诸侯进退维谷!
待恩科消息传开,诸侯无法阻拦。他们再难静待太上皇驾崩,必须即刻抉择。
林如海捋须眯眼:正是。他们原想观望太上皇驾崩后的局势,如今天灾频仍,民心浮动......
此刻正是诸侯起事良机!待太上皇龙驭宾天,被旧臣清流束缚的陛下再难制衡他们。
“到时随便编个由头,不论是清君侧还是奉天靖难,只要调动麾下大军起兵,大乾百年的江山转眼就会分崩离析!”
“所以陛下这步棋就算被群臣诸侯看穿,他们也无可奈何,最终只能被迫选择——要么奉诏进京,要么……”
如今的承元帝根本无力强令诸侯入京。
诸侯们推脱的借口信手拈来:卧病在床、行动不便、属地动荡难以抽身,应有尽有!
况且先前已有流言四起,若此时急召诸侯返京,反倒显得承元帝心虚多疑。
不如主动放出风声,再以恩科相逼!
恩科一开,天下举子必定齐聚神京。
这些应试的举人里,谁知哪个会在京城散播流言,甚至击鼓鸣冤?
更何况,承元帝难道不能暗中指使几个学子状告诸侯?
到时一纸诏书命诸侯入京自辩,来还是不来?
若抗旨不遵,便是做贼心虚!
承元帝便可名正言顺派人暂代其职,待其“自证清白”。
若诸侯杀害钦差或奉诏进京,那更是正中下怀……
贾颜略带感慨地说道:
“雍王尚未物尽其用,陛下这招破釜沉舟之计,倒让我原先的谋划需重新调整。不过由此可见,太上皇确实时日无多……”
新政推行时,江南被雍王搅得天翻地覆,不少学子对其恨之入骨。
只需在这些热血学子中稍加 ** ……
如今诸侯进退两难:若放任举子进京,等于将把柄拱手让与皇帝。
因为这些年轻学子不比朝堂老狐狸,只要有人带头,必有千百人跟风“为民 ** ”!
可若阻拦举子赴考,便是公然抗旨不遵!
林如海含笑劝道:
“自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命才是最大的变数。你能以人力算计天机,已属难得,何必如此忧心?”
“陛下此举既要收服天下学子之心,也是要借机助你快速入仕。以你为纽带,让四大家族与开国勋贵重现朝堂,成为陛下手中的棋子。”
“此番诸侯必将重蹈当年开国勋贵的覆辙,或许结局更为凄惨。届时朝堂权力真空,这些没落却尚有余荫的勋贵世家,正是填补空缺的最佳人选!”
贾颜轻捻手指,低声自语:
“棋子么?”
(众姐妹齐聚贾颜院中,七嘴八舌议论着恩科之事。
贾颜无奈笑道:
“你们怎么比我还紧张?这次恩科与秋闱不同,定在九月举行,时日尚早。”
常规科举分童试、乡试、会试。童试暂且不提。
乡试乃秀才考举人,例在八月,故称秋闱。
次年春闱之际,各地举子汇聚京城参加会试。金榜题名者即为贡士,继而可入宫参加殿试。殿试只分等第不黜落,取中者分为进士及同进士两等。
今岁恩科与常例不同,各府先于八月举行乡试选拔新科举人,待三个月后齐聚神京参与会试,继而举行殿试。这般安排正是为偏远之地的举子预留赶考时日。如此算来,虽已近八月,整套科考流程却能在年内完成。
贾颜需先应乡试取中举人,再赴会试,终至殿试。
探春正色道:“统共不过月余光阴,岂能言早?虽知策哥哥才高八斗,先前亦闻因遇刺之事已内定三甲。然科场如战场,若存轻慢之心,恐遇劲敌。届时策论皆要张榜公示,还望慎之又慎。”
黛玉轻声道:我们反复思量,今年策论可能涉及三桩要事:安民、肃政、边防。大乾连年灾祸不断,能维持至今已属万幸。若要延续国运,安抚百姓自是首要。再者各地动荡不安,官民匪患交织,整顿内政亦是朝廷急务。末了边关吃紧,家父说异族有所异动,若恩科前未起战事,策论或与此相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