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叛乱平定:广汉郑躬等人的党羽越来越多,势力扩展到四个县,人数近万人,州郡官府镇压不住。冬季,成帝任命河东都尉赵护为广汉太守,征调广汉本郡及蜀郡的军队共三万人围剿。同时宣布:叛军内部互相捕杀或自首者,可免罪。结果一个月内叛乱就被平定。成帝升赵护为执金吾(京师卫戍司令),赐黄金百斤。
本年:平阿安侯王谭去世。成帝后悔没有让王谭辅政就去世了,于是重新起用成都侯王商,让他以“特进”身份主管城门兵,并设置幕府(办公机构),可以像将军一样举荐官吏。
魏郡(今河北临漳)人杜邺当时担任郎官,一向与车骑将军王音关系好。他见王音以前与平阿侯王谭有矛盾,就劝王音说:“亲戚之间关系密切却没有得到特殊优待,谁能没有怨言呢!从前秦伯(秦景公)拥有千乘之国却不能容留自己的亲弟弟,《春秋》曾加以讥讽。周公、召公(周朝贤臣)则不然,忠心辅政,以义相扶,对待同族亲人,给予与自己同等的尊荣,不独自垄断国家恩宠,也不专享荣华富贵,分陕而治,同为辅佐,所以朝廷内部没有怨恨的裂痕,外部没有侵侮的羞耻,共同享受上天福佑,双双享有崇高名望,原因就在于此。我私下看到成都侯王商以特进身份主管城门兵,又有诏书允许他像五府(三公及将军府)一样举荐官吏,这显然是陛下要宠信他。将军您应该顺应圣意,比以前更加厚待他,凡遇议事,必定与他共同参与。只要发自至诚,那么谁不心悦诚服呢!”王音非常赞赏他的话,从此与成都侯王商亲密起来。二人都很器重杜邺。
汉成帝永始元年(乙巳年,公元前16年)
春季,正月,癸丑日:太官(掌管御膳)的冰室发生火灾。戊午日:戾太子(刘据)陵园南门发生火灾。
立赵飞燕为皇后:成帝想立赵婕妤(赵飞燕)为皇后,但皇太后(王政君)嫌她出身微贱(原为歌舞伎),感到为难。太后的姐姐之子淳于长担任侍中,多次往来于成帝与太后(东宫)之间传话疏通。过了一年多,才得到太后的旨意,同意了。
夏季,四月,乙亥日:成帝先封赵飞燕的父亲赵临为成阳侯。
谏大夫(谏官)河间人刘辅上书说:“往昔周武王、周公,顺应天地之心,才享有白鱼、赤乌(祥瑞)的吉兆。然而君臣仍然心怀恐惧,互相告诫。何况现在处于末世,陛下没有获得继承人的福气,却屡次遭到上天威严震怒的警告呢!即使日夜自责,改过易行,敬畏天命,思念祖宗基业,精选有德的家族,卜求贤淑的女子,以承续宗庙,顺应神意,满足天下人的期望,求得子孙的福祥,恐怕还嫌晚了!如今陛下却放纵情欲,倾心于卑贱女子,想让她母仪天下,既不畏天,又不愧人,没有比这更糊涂的了!俗话说:‘朽木不可为柱;婢女不可为主。’上天和人民都不赞许的事情,必然有祸无福,这是市井小民都知道的道理,朝廷上却无人肯说一句真话。我内心痛心,不敢不冒死进谏!”奏书呈上后,成帝派侍御史逮捕刘辅,囚禁在宫廷秘密监狱(掖庭秘狱),群臣都不知道原因。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右将军廉褒、光禄勋琅邪人师丹、太中大夫谷永一同上书说:“我们看到刘辅从前以县令身份求见陛下,被提拔为谏大夫,这说明他的话必有卓越过人、切中要害、合乎圣意之处,所以才能得到这样的提拔。可不到一个月,就被投入秘密监狱。我们愚见认为,刘辅有幸身为皇族宗亲(刘氏宗室),位列谏官,刚从地方上来,不熟悉朝廷体制,独自触犯了忌讳,不足以深究其过。小罪应隐忍宽容,如有大恶,也应交给司法官公开审判,让众人知晓。如今上天之心尚未愉悦,灾异屡降,水旱灾害接踵而至。这正是陛下应该广开言路,褒奖直臣,使下情上达的时候,却对谏诤之臣处以如此惨急的惩罚,使群臣震惊,丧失尽忠直言的勇气。假如刘辅的罪名并非因直言进谏,而是其他不为人知的罪行,那天下人就不可能知道。刘辅是同姓近臣,本因直言敢谏而显名,从维护宗亲、培养忠直之臣的道义来说,实在不该囚禁在宫廷监狱。公卿以下官员,看到陛下迅速提拔刘辅又粗暴摧折他,人人怀有恐惧之心,锐气消减,不敢尽节直言,这可不是显示圣明、弘扬德政的办法!我们为此深感痛心,恳请陛下留意明察!”成帝于是将刘辅转押到普通监狱(共工狱),减免死罪一等,判处“鬼薪”(为宗庙砍柴三年的劳役)。
王莽崭露头角:
当初,太后有兄弟八人,唯独弟弟王曼早死,未能封侯。太后怜悯他。王曼的遗孀渠供养在东宫(太后居所),儿子王莽幼年丧父,不能与其他堂兄弟相比。他的堂兄弟们都是将军、五侯之子,乘势奢侈靡费,竞相攀比车马、声色和游乐。王莽则屈己下人,谦恭节俭,勤奋好学,衣着像儒生一样朴素。他侍奉母亲和寡嫂,抚养亡兄的孤儿,行为非常谨慎检点。对外结交贤士,对内侍奉诸位叔伯,曲意尽礼。大将军王凤病重时,王莽在旁侍候,亲自尝药,蓬头垢面,一连几个月不解衣带。王凤临死前,把他托付给太后和成帝,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掌管特种部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20xs.org)白话文讲资治通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