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很久,他的叔父成都侯王商上书,愿分出自己封邑的民户来封王莽。长乐少府(管理太后财务)戴崇、侍中金涉、中郎陈汤等当时名士,也都替王莽说话。成帝因此认为王莽贤能,太后又多次提起他。
五月,乙未日:成帝封王莽为新都侯,升任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皇帝近臣)。王莽在宫中值宿警卫,谨慎周到,爵位越尊贵,节操越谦恭。他分散车马衣服救济宾客,家中没有余财。他收罗赡养名士,结交很多将、相、卿、大夫。因此当权者更推荐他,社会上的游士也为他宣传,虚名远播,声望甚至超过了他的叔伯们。他敢于做出人意表的行为(如买婢赠人),但毫不惭愧。他曾私下买了一个侍婢,兄弟们有的知道了,王莽便说:“后将军朱博(字子元)没有儿子,我听说这个女子能生儿子,就替他买了。”当天就把婢女送给了朱博。他就是这样隐藏真情来博取名声!
六月,丙寅日:立赵飞燕为皇后,大赦天下。
赵飞燕当上皇后以后,成帝对她的宠爱稍有衰减。而她的妹妹赵合德(昭仪)则受到极度的宠幸,住在昭阳宫。昭阳宫中庭漆成朱红色,殿上漆成黑色;门限包铜,再涂上金粉;台阶用白玉砌成;壁带(墙壁横木)上往往装饰着黄金环,环中镶着蓝田玉、明珠、翠羽。其奢华程度是后宫从未有过的。
赵皇后住在别宫,与侍郎、宫奴中多子的男人私通。赵昭仪曾对成帝说:“我姐姐性格刚烈,如果被人陷害,我们赵家就要绝种了!”说着就哭泣起来,凄恻动人。成帝相信了她的话,以后凡有报告皇后奸情的人,成帝就把他杀了。从此赵皇后公开淫乱放纵,无人敢说,但始终没有孩子。
刘向着书进谏:光禄大夫刘向认为国家的教化应从宫廷内部开始,从皇帝身边的人开始。于是他摘录《诗经》、《书经》所记载的贤惠后妃、贞节烈女使国家振兴、家族显达的事迹,以及因宠妃孽妾使国家混乱、君主覆亡的故事,按次序编成《列女传》,共八篇。又摘录传记中的事迹,写成《新序》、《说苑》,共五十篇。书成后奏呈成帝,并多次上书议论政治得失,陈述法则和鉴戒。上书数十次,以帮助皇帝阅览,弥补遗漏的过失。成帝虽然不能全部采纳,但内心赞许他的言论,常常感慨不已。
针对昌陵工程:刘向上书说:“我听说君王必须明了‘三统’(夏商周三代不同的正统),懂得天命所授的人选是广泛的,并非只限于一姓。从古到今,没有不灭亡的王朝。孝文皇帝(汉文帝)曾赞美石椁(石制外棺)的坚固,张释之说:‘假如其中有能引起人们贪欲的东西,即使用金属浇灌南山(指封死陵墓)也还是有缝隙。’死亡是永无终结的,而国家却有兴有废,因此张释之的话是为文帝作长远的打算。孝文帝醒悟了,于是实行薄葬。棺椁的制作,始于黄帝。黄帝、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坟冢都很小,葬具极简单;他们的贤臣孝子也秉承遗命顺从心意实行薄葬。这才是真正忠诚孝顺地奉安君主和父亲。孔子把母亲安葬在防(今山东曲阜),坟高仅四尺。延陵季子(吴国公子季札)安葬儿子,只堆土掩盖墓穴,坟高仅能遮住手臂。所以孔子是孝子,季札是慈父,舜、禹是忠臣,周公深爱兄弟(指葬其兄周武王),他们安葬君王、父母、骨肉至亲都很微薄。并非故意节俭,实在是为死者着想啊!秦始皇葬在骊山旁,深到穿透三层泉水,坟冢高如山岭,墓中用汞造江河大海,黄金制野鸭大雁,珍宝的收藏,机械的巧妙,棺椁的华丽,宫馆的宏伟,不可胜数。天下百姓不堪劳役而造反,骊山墓尚未建成,周章(陈胜部将)的百万大军已打到骊山脚下了。项羽焚烧宫殿屋宇,牧童举火寻找丢失的羊只,失火烧毁了始皇的棺椁。从古到今,厚葬没有超过秦始皇的。然而几年之间,外遭项羽焚烧之灾,内受牧童失火之祸,岂不可悲!因此德行越深厚的人,埋葬越微薄;智慧越高深的人,埋葬越简约。无德寡智的人,埋葬越丰厚。坟墓越高大,宫庙越华丽,被发掘得必然越快。由此看来,明暗的不同效果,埋葬的吉祥凶险,昭然可见了!陛下即位之初,亲自推行节俭,最早营建初陵,规模很小,天下人无不称颂陛下贤明。后来改迁昌陵,把低处填高,堆土成山,挖掘百姓的坟墓,累计上万座,营建城邑,时间紧迫,耗费高达一百多亿。死者在地下怨恨,生者在地上愁苦,我深感痛心!如果认为死者有知,挖掘人家的坟墓,害处就多了;如果死者无知,又何必把陵墓修得那么大!与贤能智者商量此事,他们不会高兴;拿给百姓看,他们叫苦连天。如果只是为了取悦愚蠢奢侈之人,又何必呢!恳请陛下上观圣明君主制定的制度作为准则,下察秦朝灭亡的惨祸作为警戒,营建初陵的规模,应该听从公卿大臣们的建议,以安抚百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20xs.org)白话文讲资治通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