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又上奏建议推行市场没有两种价格(官定物价)、官府没有诉讼案件、城里没有盗贼、乡野没有饥民、路不拾遗、男女不同路行走的制度(男女异路);违犯者象征性地处罚(象刑,如穿特定衣服表示耻辱)。
王莽又上奏说:“共王母(傅太后)、丁姬(哀帝母),以前不守臣妾之道,她们的坟墓竟与元帝陵山一样高,还怀揣着帝太后、皇太太后的玺印下葬。请求发掘共王母和丁姬的坟墓,取出玺印;将共王母的棺椁迁回定陶,葬在共王陵墓的旁边。”太皇太后认为这是过去的事了,不必再发掘。王莽坚持争辩,太皇太后只好下诏按原来的棺椁改葬。王莽上奏:“共王母和丁姬的棺材都使用梓木棺(天子规格),穿着金缕玉衣,这都不是藩国姬妾应有的葬服。请求改用木棺代替,去掉金缕玉衣,将丁姬按姬妾的等级安葬。”奏章被批准。在位的公卿大臣都阿附王莽的意思,捐出钱帛,并派遣子弟以及儒生、四方夷人共十余万人,拿着工具,帮助将作大匠(工程官)挖掘铲平共王母和丁姬的旧坟;二十天间,全部铲平。王莽又在墓地周围种上荆棘,作为世人的鉴戒。又拆毁了共皇庙(傅太后、丁姬的祭庙),当初提议尊号的人泠褒、段犹等都被流放到合浦郡。征召师丹到公车署,赐爵关内侯,享用原来的封邑食禄。几个月后,改封师丹为义阳侯;一个多月后,师丹去世。
当初,哀帝时,马宫任光禄勋,与丞相、御史一同商议给傅太后的谥号为孝元傅皇后。等到王莽追查诛杀从前参与议定尊号的人时,马宫因为与王莽交好,唯独没有被追究。马宫内心惭愧恐惧,上书说:“我以前参与议定定陶共王母的谥号时,迎合上级旨意,随声附和,违反经典,发表邪僻的议论,以迷惑贻误主上,作为臣子太不忠了。幸蒙主上让我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实在无颜再看到宫门金殿,无心再居官任职,不应再享用封国食邑。谨上交太师、大司徒、扶德侯的印信绶带,避开贤才的进身之路。”秋天,八月,壬午日,王莽以太皇太后诏书赐予马宫策书说:“四辅(王莽所设官职)的职责,是国家的纲纪;三公的责任,像鼎的三足承托君王。没有鲜明的操守和坚定的立场,就不能居其位。你的言辞非常诚恳,不敢掩饰自己的过失,我很赞赏。不剥夺你的爵位和封邑,上交太师、大司徒印信绶带的使者,你以侯爵身份回家养老吧。”
王莽因为皇后有生育子孙的吉兆,就修通了子午道(从杜陵穿过南山直通汉中)。
泉陵侯刘庆上书说:“周成王年幼,称为孺子,由周公摄政。现在皇帝年纪还轻,应该让安汉公代行天子之职,如同周公一样。”群臣都说:“应该照刘庆的话办。”
这时汉平帝年龄渐长,因为母亲卫后家族的事,对王莽心怀怨恨,很不高兴。冬天,十二月,王莽趁着腊日(祭祀日)进献椒酒(椒实浸制的酒),在酒中下了毒。平帝中毒生病,王莽写了策书,到泰畤(祭天神坛)为平帝祈祷,表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代替平帝,把策书藏在金柜(金滕)中,放在前殿,告诫大臣们不准说出去。丙午日,平帝在未央宫驾崩。大赦天下。王莽命令全国俸禄六百石以上的官吏都要服丧三年。上奏尊奉孝成帝庙号为统宗;孝平帝庙号为元宗。收殓孝平帝,为他加戴成人冠冕,安葬在康陵。
班固评论(赞)说: 孝平帝在位期间,政令出自王莽之手。王莽褒扬善行,宣扬功德,用以抬高自己的权威。看他那些文辞,似乎境外所有的蛮夷部族没有不思念归服的,吉祥的征兆,颂扬的声音同时并起;然而当上天出现灾异,民间产生怨愤时,王莽也无法掩饰了。
任命长乐少府平晏为大司徒。
太皇太后与大臣们商议选立继承人。当时元帝的后代已断绝,而宣帝的曾孙在世的有五位亲王(淮阳王刘演等)、四十八位列侯。王莽厌恶他们年纪已大,说:“兄弟之间不能互相作为后嗣。”于是全部征召宣帝的玄孙,选择立为继承人。
这个月,前辉光谢嚣上奏,武功县县长孟通在挖井时得到一块白石,上圆下方,上面有朱红色的文字写着:“告安汉公莽为皇帝。”(通告安汉公王莽做皇帝)。符命(天降祥瑞预言)的兴起,从此开始了。
王莽让大臣们报告太皇太后。太皇太后说:“这是欺骗天下,不可施行!”太保王舜对太皇太后说:“事情已到这种地步,无可奈何了。想阻止他,我们的力量也做不到。况且王莽并非有别的野心,只是想摄政以加重自己的权力,镇服天下罢了。”太皇太后心里不赞成,但力量已不能控制,只好听从。王舜等人就一起让太皇太后下诏说:“孝平皇帝短命驾崩,已命主管官员征召孝宣皇帝玄孙二十三人,从中选择合适的人,作为孝平皇帝的继承人。玄孙们尚在襁褓之中,若没有至德的君子,谁能保护他们!安汉公王莽,辅佐过三代皇帝(成、哀、平),与周公虽不同时代却符应相同。如今前辉光谢嚣、武功县长孟通上报了丹石上的符命,我深思其意,说‘为皇帝’,是指代行皇帝之事。现命令安汉公登位摄政,仿效周公的旧例,制定礼仪上奏。”于是大臣们上奏说:“太后圣德昭然,深明天意,诏令安汉公摄政。我们请求安汉公登上皇位,穿戴天子的礼服冠冕,背靠画有斧形图案的屏风(斧扆)面朝南接受群臣朝拜,处理政事;出入乘坐皇帝的车马,沿途戒严(警跸),官吏百姓自称臣妾,都按照天子的制度行事。在郊外祭祀天地,在明堂祭祀祖宗,合祭宗庙,享祭群神,祭祀时赞礼人祝告称‘假皇帝’(代理皇帝),官吏百姓称他为‘摄皇帝’,他自称为‘予’。裁决朝廷事务,常用皇帝的名义下诏称‘制’。以顺应上天之心,辅助汉室,保护孝平皇帝的幼小继承人,完成托付的使命,实现太平治世的教化。他朝见太皇太后、皇帝皇后时,都恢复臣子的礼节。在他的封国、采邑、封地内,可以自行施行政教,按照诸侯王的礼仪旧例行事。”太皇太后下诏说:“可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20xs.org)白话文讲资治通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