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均平定武陵蛮:
谒者南阳人宗均(时任监军)在马援军中。马援死后,士兵因瘟疫死去大半,蛮兵也饥饿困乏。宗均就同将领们商议道:“如今路途遥远,士兵患病,无法作战,我想权且代表朝廷接受敌人投降,怎么样?”将领们都伏在地上不敢应声。宗均说:“忠臣远在境外,若有可以安定国家的办法,可以专断。”于是假传圣旨,调伏波将军司马吕种代理沅陵县长,命他带着诏书进入敌营,宣告朝廷的恩德信义,自己率军尾随其后。蛮人震惊恐惧。
冬季,十月: 蛮人一起杀死首领投降。于是宗均进入蛮兵大营,遣散部众,命他们各回本部,为当地设置官吏后班师,武陵蛮叛乱就此平定。宗均还未到京城,先弹劾自己假传圣旨之罪。光武帝嘉奖他的功劳,派人迎接,赏赐金帛,让他路过家乡时祭扫祖坟。
安置乌桓:
本年,辽西乌桓部落首领郝旦等率领部众归附汉朝。光武帝下诏封乌桓各级首领共八十一人为侯、王、君长,让他们定居塞内,分布在北部沿边各郡,命他们招揽本族人,官府供给衣食。于是他们成为汉朝侦察敌情的耳目,协助攻击匈奴、鲜卑。
当时司徒掾班彪上书说:“乌桓人天性轻狂狡黠,好做强盗,如果长期放纵而没有总管首领,必定会再次劫掠居民。只委派主持投降事务的低级官吏,恐怕不能控制他们。臣愚见认为应当重新设置乌桓校尉,这确实有益于招抚归附,减轻国家的边防忧虑。”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在上谷郡宁城恢复设置乌桓校尉,建立营府,并负责对鲜卑的赏赐、接送人质以及每年定时的双边贸易。
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庚戌年,公元50年)
正月: 下诏增加文武百官俸禄。千石以上的官员,俸禄低于西汉旧制;六百石以下的官员,俸禄高于旧制。
营建陵墓: 开始营建光武帝的陵墓(寿陵)。光武帝说:“古代帝王下葬,都用陶人、瓦器、木车、茅草扎的马,使后人不知道陵墓所在。太宗(汉文帝)懂得生死的真义,景帝能遵循孝道。虽然天下大乱,霸陵唯独完好无损享受其福,岂不美好吗!现在陵墓占地不过二、三顷,不起山陵,不修池塘,只求不积水而已。使改朝换代之后,能与丘陇融为一体。”
正式册封南单于:
光武帝派中郎将段郴、副校尉王郁出使南匈奴,在王庭(距五原郡西部边塞八十里)正式册立南单于。使者命单于伏拜接受诏书,单于犹豫了一下,才伏地称臣。跪拜完毕后,他让翻译告诉使者:“单于新近即位,在左右臣僚面前实在羞愧,希望使者不要在众人中使我屈节失礼。”光武帝下诏允许南单于进入云中郡居住,开始设置“使匈奴中郎将”,率军护卫南单于。
南匈奴内乱与汉朝安置:
夏季,南单于俘虏的原北匈奴薁鞬左贤王,率领他的部众以及南匈奴的五位骨都侯共三万多人叛变,北归到距北匈奴王庭三百多里的地方,自立为单于。一个多月后,叛军内部互相攻击,五位骨都侯全都死去,左贤王自杀,各骨都侯的儿子各自拥兵自守。
秋季,南单于派儿子到洛阳当人质。光武帝下诏赐给南单于冠帽、腰带、印玺、车马、金帛、武器、日用器物。又从河东郡调拨二万五千斛干肉、三万六千头牛羊供应南匈奴。命令中郎将率领解除枷锁的刑徒五十人,跟随南单于,参与处理诉讼案件,观察动静。南单于每年底就派人送奏章到洛阳,送王子入朝;汉朝则派谒者将上一年的人质送回单于王庭,赐给单于、王后、左右贤王及以下官员彩色丝绸一万匹,年年如此。
于是,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门、上谷、代郡等八郡流亡在外的百姓回归本土。朝廷派谒者分别率领解除枷锁的刑徒,修补整治城郭,遣返滞留内地的边民,让他们回到各县,都赐给治装费,供应粮食。
当时城郭已成废墟,需要重建。光武帝这才后悔当初迁徙边民内地的决定。
南匈奴移居美稷:
冬季,南匈奴五位骨都侯的儿子又率领部众三千人回归南匈奴。北单于派骑兵追击,将他们全部俘获。南单于派兵抵抗,交战不利。
于是光武帝再次下诏,让南单于移居到西河郡美稷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并派段郴、王郁留驻西河郡护卫。又命西河长史每年率领骑兵二千人、解除枷锁的刑徒五百人,协助中郎将护卫南单于,冬季屯驻,夏季撤回,从此成为常例。
南单于移居西河后,也分别设置各部首领,协助汉朝戍守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各部首领率领本部部众,为汉朝郡县充当侦察巡逻的耳目。北单于惊恐,交还了一些掠夺的汉朝百姓,以示善意。每当其突击部队南下骚扰,经过汉朝哨所时,总是道歉说:“我们只是追击逃亡的叛虏薁鞬日逐王罢了,不敢侵犯汉朝百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20xs.org)白话文讲资治通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