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日(二十二日): 敕令司隶校尉及冀州、并州两州刺史:“百姓因谣言互相惊扰,抛弃旧居,扶老携幼,奔波在道路上,穷困潦倒。应命令所辖各郡太守、县令(长)亲自开导晓谕:如果有人想返回原籍,所在地官府应为他们出具公文;不想回去的,不要勉强。”
十二月,乙卯日(十九日): 任命颍川太守张敏为司空。
下诏命令车骑将军邓骘、征西校尉任尚: 率领五营(北军五校)及各郡兵共五万人,驻扎汉阳郡以防备羌人。
本年: 十八个郡国发生地震;四十一个郡国发大水;二十八个郡国遭大风和冰雹袭击。
鲜卑首领燕荔阳: 到洛阳朝贺。邓太后赏赐燕荔阳王爵印信、赤色车驾、副车及驾车的马匹,让他定居在乌桓校尉所在的宁城(今河北万全)附近,开通与胡人的贸易,并为此在宁城修筑了南、北两个接待馆(质馆)。鲜卑一百二十个部落分别派遣人质到汉朝。
汉殇帝年号沿用:永初二年(戊申,公元108年)
春季,正月: 邓骘到达汉阳郡,各郡的军队尚未到达。钟羌部落数千人在冀县(汉阳郡治)以西击败邓骘军,杀死一千余人。梁慬从西域返回,抵达敦煌时,朝廷命令他留下作为各军的后援。梁慬到达张掖,击败羌军一万余人,逃脱的只有十分之二三。进军到姑臧(武威郡治),羌人三百多位首领向梁慬投降。梁慬对他们进行安抚开导,遣送他们返回故地。
御史中丞樊准: 因各地郡国连年遭受水旱灾害,百姓饥困,上书说:“请下令太官(御膳房)、尚方(御用手工作坊)、考功(考核官吏机构)、上林苑(皇家园林)等负责皇家事务的机构,切实削减不必要的用度;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等五府(泛指三公及高级武官府署)调整精简京城官吏和在京师服役的人员。此外,受灾各郡的百姓凋零残破,恐怕不是政府救济粮所能完全供养的,虽有救济之名,终无其实。可以依照武帝征和元年(前92年)的办法,派遣使者持符节前往灾区安抚,对特别困乏的百姓,将他们迁徙安置到荆州、扬州等富庶的郡县。如今虽然有西边屯兵的战事,也应先解救东州(中原地区)的危急。”邓太后采纳了他的建议。将国家所有的公田全部交给贫民耕种,并立即提升樊准和议郎吕仓同任光禄大夫。二月,乙丑日(三十日): 派遣樊准前往冀州、吕仓前往兖州赈济灾民,流亡的百姓全都得以复苏。
夏季: 发生旱灾。
五月,丙寅日(初二): 邓太后来到洛阳寺(官署名,或指监狱)及若卢狱(诏狱名)复审囚徒。洛阳有一名囚犯,实际上没有杀人却被拷打致自诬,身体瘦弱困顿,被人抬来见太后,他畏惧官吏不敢申冤,将要离去时,抬起头像要诉说的样子。太后察觉后叫他回来询问情况,完全查清了冤枉的实情。当即下令将洛阳令逮捕入狱抵罪。太后一行还未回到皇宫,及时雨就倾盆而下。
六月: 京城洛阳及四十个郡国发生大水、大风和冰雹灾害。
秋季,七月: 太白星(金星)进入北斗星座。
闰七月,辛丑日(初九): 广川王刘常保去世。没有子嗣,封国撤销。
癸未日(疑误,或为内附日): 蜀郡边境外的羌人献出土地归附汉朝。
冬季: 邓骘派任尚及从事中郎、河内郡人司马钧率领各郡郡兵,在平襄(属汉阳郡)与滇零等数万羌军交战。任尚军大败,八千余人战死。羌军势力从此大为强盛,朝廷无法控制。湟中(青海东北部)地区各县,谷价每石高达一万钱。百姓死亡不计其数,粮食运输极为艰难。
原左校令、河南郡人庞参: 先前因触犯法律被罚作苦工(输作若卢狱)。他让儿子庞俊上书说:“目前西州(凉州)流民动荡不安,而朝廷征发不绝,水灾不息,地力不能恢复,加上大军压境,百姓因远道服役而疲惫不堪,农业劳力消耗于运输,资财耗尽于征调,田地无法开垦,庄稼不得收割,百姓两手空空,困苦穷极,对来年秋天不再抱希望。百姓的力量耗尽,再也无法忍受了。臣愚见认为,与其万里转运粮饷,远赴羌戎之地作战,不如集中兵力休养生息,等待敌人疲惫。车骑将军邓骘应暂且班师,留下征西校尉任尚,让他督导凉州官民转居到三辅(京兆、左冯翊、右扶风)地区。停止徭役使百姓得以按时耕作,减免繁重的赋税以增加百姓的财富,让男子能够耕种,女子能够纺织。然后积蓄精锐部队,乘敌人懈怠沮丧之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那么边民的仇恨可以报复,战败的耻辱也可以洗雪了。”奏书呈上,恰逢樊准也上书保荐庞参。邓太后立即将庞参从刑徒中提拔出来,召见他并任命他为谒者,派他西去督导三辅各军屯驻事宜。
十一月,辛酉日(二十九日): 下诏命邓骘回师,留下任尚驻扎汉阳郡,负责各军的调度。朝廷派使臣隆重迎接邓骘,任命他为大将军。邓骘到达洛阳后,邓太后又派大鸿胪(掌管礼仪)亲自出迎,中常侍(宦官)到郊外慰劳。亲王、公主以下的群臣则在路旁等候。邓骘所得的恩宠荣耀极为显赫,声势震动京城内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20xs.org)白话文讲资治通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